老刘是刘瑞君,小刘叫刘森,父子俩是容城县白塔村人,和雄安各有一段特殊的情缘。
12月16日是周六,记者找到了正在单位值班的刘森。小伙子不到30岁,精神、干练。翻出一张照片,他讲起了自己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这是我代表公司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领奖时的照片。”一个多月前,雄安集团智慧运营综合管理平台在那次峰会上获得“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元宇宙优秀成果奖。作为雄安集团数字城市公司的项目经理,刘森走上领奖台,在羡慕的眼光中捧起奖杯。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在雄安新区播种的梦想开出了绚丽的花朵。
和小刘一样,老刘也有自己的梦想,但他的梦想却是从一次依依不舍的告别开始的。
2017年,就在河北雄安新区设立消息公布后不久,刘瑞君接到了通知:白塔村的耕地计划被征收,用于建设雄安新区第一座大型市民服务设施——市民服务中心。
“说实话,告别侍弄了多年的耕地,心里真有些不舍。”刘瑞君家有5亩多地,种些麦子、玉米等,手上厚厚的老茧印证着这位耕种半生的农民对土地的眷恋。
乡镇、村干部接连登门,在他们春风化雨般的讲解中,老刘听明白了:这是国家的大事,当然更是家乡的好事。但那几天,他依然睡不好。小刘得知消息后,专门从北京回到家乡陪伴父亲。
一天早晨,父子迎着朝阳走进麦田。老刘问儿子:“你说这块麦田将来会变成什么样?”
“会长出漂亮的楼房、小区和四通八达的公路,会长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小刘的回答让他眼前一亮,“爸爸,我们不种麦子了,就当种下一个梦想,将来一定会收获一个更美好的家乡。”
对,种下一个梦想!老刘用手机把眼前的麦田拍成视频,发在朋友圈里,既当作一次告别,也留作永远的记忆。他还在朋友圈里配上了一句话:“翘首期盼美丽雄安!”很快,老刘在全村率先在土地征收协议上签了字。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塔吊,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楼房,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新鲜事!”老刘看到,这块土地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让老刘感到惊喜的是,2021年3月,在北京工作的小刘回到了家乡,应聘成为雄安集团数字城市公司的一名职工。
放下行囊,小刘对老刘说:“我是带着梦想和期待回来的,我要在这里找到用武之地,用双手建设雄安,与雄安共同成长。”
“人们常说,雄安新区建设了三座城,地下一座城、地上一座城、云上一座城。”小刘介绍,他所在的数字城市公司,在雄安新区“云上一座城”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工作很有价值。
回到家乡,让小刘感到自豪的远不止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领奖。他是学计算机的,参与了新区“多表集抄”系统的研发运营,方便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小刘所在的数字城市公司还参与建设了雄安新建片区首个“城市大脑”——容东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建成了雄安新区的地标性建筑——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小刘成为雄安新区“云上之城”的建设者,他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如今,老刘的梦想也在一天天变成现实。原来村里的庄稼地上建起了现代化的市民服务中心,一个个漂亮的小区、公园让家乡越来越有现代化城市的味道,家乡还开通了到北京的城际高铁……那个让他翘首期盼的美丽雄安越来越近。(河北日报记者 许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