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满脸胶原蛋白般地青春永驻;去除塑化剂残留,破解环境污染难题;攻克癌症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常规方法得不到的材料会变得唾手可得......天马行空的愿景得以落地生根,这是合成生物学的魅力和生物制造的潜力,也是河北纳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的领域。本台全媒策划《生物医药向“新”行》,今天关注《“抢滩”生物制造》。
“这边是种子间,所有工程菌种都在零下80度冰箱里存放。科研人员用的时候会把种子拿出来,在种子间进行接种,接种完成再投入到发酵罐发酵,让它生产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纳科生物综合部主任杜志娟饶有兴致地跟记者介绍。
河北纳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在纳科生物偌大的生产车间,布满了几米高的大型发酵罐和密密麻麻的管道,但却很难看到工作人员。杜志娟说:“这个生产过程经过发酵、离心、破碎、纯化和冻干,出来就是我们的胶原蛋白原料。”
胶原蛋白像“支架”或者“弹簧”一样支撑着人体整个表皮组织,让皮肤看起来更加饱满、年轻。杜志娟口中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基础结构跟人体一模一样,能有效加快皮肤再生,加速伤口愈合,在生物医用材料、美容化妆品、食品保健等领域应用广泛。
纳科生物总经理徐兰举接受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
纳科生物总经理徐兰举从2013年就专注于用生物方法合成胶原蛋白,“传统动物方法提取胶原,生产环境涉及环境污染,另外还有动物病毒污染,并且提取出来的胶原跟人体胶原是不一样的,用生物方法合成胶原。到目前发现人体有28种胶原,生物的方法是想获得哪种胶原都可以。在这个材料上我们国家是领先于全球的。”
工作中的纳科生物科研人员
纳科生物做了包括Ⅲ型、XVII型等七八种胶原蛋白,可用于皮肤抗衰老、骨科软骨修复、人工角膜修复、防止脱发等领域。目前,纳科生物是河北省唯一一家能够实现重组胶原蛋白量产的企业,而具备这种能力的企业在全国只有三家。作为行业先行者,其还参与了国家胶原蛋白行业标准的制定。
纳科生物另一个“拳头”型研发项目是如何将秸秆、果渣等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替代塑料解决白色污染侵蚀人类生活环境问题?2023年,企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南开大学,一起参与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可降解塑料研发项目。
“公司研发的生物降解材料安全、无污染。”徐兰举表示,“医疗上可以做可降解缝合线,民用上可以做成一次性水杯,解决塑化剂问题。完全可降解塑料即便口服,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降解完以后是二氧化碳和水。”
纳科生物技术人员调整技术参数
规模化生产人源化胶原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生物可降解新型材料等,纳科生物拥有多项前沿生物制造技术。作为管理者,徐兰举很清楚企业自身定位,“对于我们这种科技型中小企业,我们的优势在于能把实验室技术,中试放大,产业化,推向市场,知道市场需要什么,知道怎么进行技术优化。”
由于企业处于成长期,对于不能做的复杂实验设计和自身暂时不具备但又需要借助大型测试平台的项目,公司积极推行“走出去”策略,努力扩大合作“朋友圈”,为纳科生物研发注入澎湃新动能。
徐兰举说:“我们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南开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进行合作;我们也参与了一些政府主导的项目——京津冀的合作基金,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天津口腔医院和南开大学(合作),基金就是支持三地进行交流和合作;除了京津冀之外,还和厦门大学做一些生物转化方面的合作。”
纳科生物专利和研发成果
作为一家拥有23件国家专利的新锐企业,公司40多名员工中,一半以上是科研人员。成立公司之前,徐兰举在研发一线摸爬滚打多年,他深知创新的重要性,这也是企业抢占生物医药新赛道的先决条件。
纳科生物外景
徐兰举介绍,“创新背后是研发,我们在研发上投入是无上限的。他要想创新的话,你就得有研发的一些投入,创新根本是人。招到符合我们企业发展的人,我本身是河北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的专硕导师,从实验室阶段,就能发现一些优秀的人才。同时引进一些高校的老师,把他聘为我们的首席科学家,相当于为我们企业提供智库。”
去年,河北省出台了《关于支持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为向纳科生物这样的公司送来了东风。对于未来的布局,纳科生物总经理徐兰举表示,行业前景无限,他们将从最熟悉的领域出发,在医药、健康、食品、农业和环保等相关材料研发上,横向不断扩展,纵向不断延伸。
记者|寇霞
实习记者|王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