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记者 刘 澜 王 黛 李 卡 通 讯 员 郑 红
4月22日6时,晨光初现,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派驻涞水县医联体执行院长贾同乐早早出门。从保定市区的家中出发到涞水县医院,75公里的路程,他每周往返。
7时30分,车驶入涞水县医院大门,门诊综合楼上“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涞水医院”的牌匾被阳光照亮。
(一)
简单布置工作后,贾同乐与涞水县医院心电中心主任、心内科副主任赵丹踏上下乡的路,走访因高空坠落导致多发严重外伤术后患者刘兴良,以及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张庆山。
都说最美人间四月天,他们这一趟却无心看沿路风景,而是挂念这两位病人。
“患者来院时肝、脾、肠管破裂严重,已出现失血性休克。”贾同乐说,当时如果转到上级医院,患者的病情很可能在途中急剧恶化,后果不可估量,因此当即决定在涞水治疗。随即,贾同乐带着在涞水县医院帮扶的一中心医院外科医生和县医院外科医生们迅速赶往手术室,紧张的4个小时后,患者转危为安。
一个半小时车程赶到刘兴良家。看到病人术后恢复不错,还能在屋里屋外溜几圈,贾同乐满脸笑意,一句“闯过来了,真好”说给患者,也说给自己。
“这场成功的救治,得益于市级三甲医院与县、乡、村医疗机构建立的四级联动医改新路径。”涞水县医院业务副院长高海雷的一番话道出原委。
梁青在涞水县赵各庄镇卫生院为村医培训急救知识。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供图。
2023年5月18日,涞水县人民政府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签订共建医联体合作协议,后者派出原副院长贾同乐带领的专家团队入驻涞水县医院,从技术指导、管理提升、人才培养、科研帮扶以及医疗资源等多方面整体平移,帮助涞水县医疗卫生集团步入发展快车道,共同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整合的医疗卫生服务。
实际上,一中心医院与涞水县医院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10年,双方早就是对口帮扶单位。
“到目前为止,一中心医院已向我院派驻业务骨干近200人,‘师傅带徒弟’‘团队带团队’,帮助拓展服务范围,增加诊疗科目,开展新业务和新技术,最大限度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留在县内,满足县域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涞水县医院党委书记张金存说。
从刘兴良家出来,贾同乐一行来到王村镇戴家庄村了解村卫生室建设情况:“我们常说的市级三甲医院与县、乡、村四级联动,推动分级诊疗,就是要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能力,兜住医疗救治和生命保障的底线。”
说话间,村民张庆山来复查心电图。2月22日,他在地里干活时感觉胸闷气短,就赶紧来到村卫生室做了心电图检查,并将结果通过心电网络系统传到涞水县医院心电中心。
接到系统提示,心电中心医生立即点开电脑图像——“异常波型、窦性心律,考虑心梗,保存审核”,仅用一分多钟完成了检查报告回传,而后立即联系村医,指导其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置,并转诊到县医院胸痛中心,开通绿色通道,进行介入手术。由于发现及时,张庆山逃过一劫,如今照常生活。
2023年,涞水县医院将市卫健委组织捐赠的180台心电图机安装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完成县域心电中心建设。组建5个月来,完成基层心电图诊断303人次,阳性160人,报告两例急性心梗患者。此外,一中心医院还通过市卫健委调配移动方舱CT,以及移动式DR-X射线机1台、除颤监护仪2台、移动超声2台,分别分配到赵各庄卫生院、三坡卫生院和县医院,并对县医院设备进行梳理,重新调配使用,发挥最大效益。
(二)
同一天,一中心医院院前急救科医生梁青和同事们赶往赵各庄镇卫生院,培训村医急救知识。
从县城出发,经环北京高速、108国道,一路上,次第开放的山花点缀着一道道青翠的山脊。蜿蜒驶入大山深处的涞水县赵各庄镇中心卫生院,只见院里整齐停放着两辆救护车,车头朝外。
院长庞海军早已等候在这里,他和梁青是多年的老朋友。
2017年,梁青主动向医院提出申请,到涞水开展对口帮扶和健康扶贫,帮助县医院组建了规范的急诊科。七年来,他不仅坚持到院指导、培训急诊医务人员,还在得知两家医院共建医联体后,再次主动申请到涞水帮助提升急诊急救能力。
涞水县地处山区,地形狭长,对于当地百姓来说,急救的时间尤为可贵。“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这是梁青的初心与目标。
多方努力下,县医院积极推进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牵头建设县急救中心,设立两个急救站,安排3台急救车执行山前院前急救任务;在赵各庄镇、三坡镇、九龙镇设立3个急救点,实现统一调度指挥。2023年,院内救护车队伍急救接诊5424人次,转诊、接送、保障共1680次。
“平峪村有人从房顶跌落,头肩着地!”12时50分,培训即将结束,一个急救电话通过120打到赵各庄镇卫生院,几分钟后,救护车疾驰而去。
贾同乐在涞水县王村镇戴家庄村了解村卫生室建设情况。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供图
途中,医护人员对伤者进行止血等基本操作。到达县医院,医生查看病情,迅速启动创伤中心绿色通道,紧急救治。
共建带来诊疗水平大踏步提升——
2023年8月,涞水县医院卒中中心通过河北省验收,畅通了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当年,接诊卒中患者849例,溶栓80例,脑出血手术43例,DNT中位数44分钟,实现24小时随时急诊治疗。
同年11月,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认证,全年接诊胸痛患者1047例,溶栓67例,冠脉介入546台,其中急诊冠脉介入治疗45例。
同年12月,创伤中心通过初级评审,全年接收创伤患者840例,其中严重创伤患者45例,均得到及时救治。
此外,2023年8月通过呼吸科能力提升市级验收,升级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独立设置呼吸内镜室、肺功能室,开展呼吸内镜诊疗技术及CT、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肺功能检测。
“三大中心建设及呼吸科能力提升,构建起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有效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张金存说。
(三)
在心内二科,一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敬祥正在出专家门诊。接过患者的检查结果,他对身边县医院心内一科医生赵民良说:“考虑什么情况?有几种诊断……”
听着赵民良给患者解释病情,王敬祥频频点头,补充道:“数值偏高异常,考虑心功能、心血管问题,需要定时监测。”叫号下一位患者前,王敬祥又低声嘱咐:“还要关注心率数值,排除其他可能性。”
正在看诊,救护车呼啸而来,患者疑似心肌梗死。院前急救大夫会诊,请求开通胸痛中心绿色通道。王敬祥接到通知,快速了解各项检查结果后,认为患者需要急诊介入手术治疗,立即指挥将病人推进导管室,准备造影。
王敬祥会同县医院心内二科医生宋会娟,对患者情况再一次碰头,一边穿上10多公斤的铅衣,一边梳理手术要点。
红色“手术中”指示灯亮起。穿刺开始,王敬祥紧盯宋会娟拿的穿刺针,提醒调整角度和方位。穿刺一次成功,导丝送入,整个操作一气呵成。仅仅十几分钟,微创手术顺利结束。“老师在身边手把手指点,原来觉得缠手的病情如今也得心应手了。”宋会娟打心底里感谢王敬祥。
的确,在一中心医院帮助下,涞水县医院2023年各项指标提升明显。相较2022年,门诊量增长12.78%,出院患者增长29.38%,微创手术增长85.14%,三级手术量增长62.15%;医保基金县域内使用率48.3%,比2022年增长2个百分点。
医联体之“通”,解基层群众就医之“痛”。走上发展壮大之路的涞水县医院将“能力”不断传导下去。
——采用“科室共建”等形式,选派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乡镇卫生院拓展业务范围,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中医门诊、康复科;
——与赵各庄中心卫生院共建口腔科、血透室、神经内科,其血透室通过省级“特色科室”验收;
——全年共派驻1206人次下沉至赵各庄、龙门、其中口、王村、义安、明义、永阳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坐诊、会诊、查房、培训、手术。
一组组数据直观反映出医联体建设的成果,“联体”又“联心”走出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医改新路径,也努力实现着基层群众不再“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期盼。
记者手记:跟随贾同乐院长下乡回访的路上,无意间看到他随手记下的当天“备忘录”,大到项目推进,小到指示牌更换,密密麻麻十几条。问他:“一院之长,何必操这么‘碎’的心?”他说:“我来,就是干这个的。”不单贾同乐,包括梁青在内的一中心帮扶涞水县医院医护队伍,都主动、积极担起了自己的职责,甚至更多。
医联体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其核心是让患者最大程度受益。一中心和涞水县医院,一个用心帮,一个真心学,这才实现了行政管理、科研教学、医疗质量、人才培养、后勤管理等全方位提升,也换来了越来越多基层群众的信任和依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
如今,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努力实现“资源一盘棋”“信息一网联”“服务一条心”。“联体”又“联心”,让县区里的“大医院”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