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持续推进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在河北省,一批废弃矿山蝶变成为“城市后花园”,山体“披”上了绿装。同时我省各地将矿山生态修复与特色产业有机结合,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多赢的良好局面。全媒系列报道《高质量发展的河北力量》今天请看《废弃矿山重生记》。
尧山的绿色蝶变
尧山位于邢台隆尧县山口村的南北两侧,初夏时节,山光水色交相辉映,游客纷至沓来。尧山青石壁立,盛产优质的建筑材料。这里曾一度建起近200家采石场、水泥厂、石灰窑和石料厂,过度开采造成地质环境破坏问题严重。
近年来,当地持续推动尧山生态修复绿化工程,拆除尧山周边废弃的水泥厂和石灰窑等,整治出2500多亩土地,尧山东麓、南麓农田综合灌溉和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已基本完工。
绿树成荫的新尧山
今年2月,隆尧县又发起“我在尧山有棵树”公益活动。近三年来,每年春季植树时节,人们通过捐资金、捐苗木、义务植树、认建认养等方式为尧山生态修复贡献力量。一批亲子林、爱心林、教育林、企业林等快速形成。昔日的废弃矿山变成了平整的绿地,翠色怡人;受损的山体渐次生绿,焕发生机;野生动植物追逐回归,生机盎然;河渠绿水欢快流淌,尧山的自然生态系统逐渐得到恢复。
从“靠山吃山”到“依山富民”
紫山坐落于邯郸市丛台区西北,矿产资源丰富,20世纪80年代初期,紫山核心区内先后开办了41家煤矿,因粗放式开采,山体被挖得千疮百孔。
2014年起,邯郸市丛台区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流转土地7300亩,持续对紫山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实现治理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路、景、村”九位一体化推进。累计修复矿坑面积近6000亩,修复治理率达到100%,林草覆盖率从2014年的16%提升到如今的96%。初步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错落有致、色彩多变的生态景观,引自滏阳河的源头活水充盈覆盖了整个紫山区域,激活了整个生态涵养区。
紫山生态修复后林木葱茏,环境幽雅
邯郸市还通过挖掘紫山历史、民俗等文化资源,让附近村民吃上了“生态旅游饭”。数据显示,2023年紫山景区接待游客80万人次,带动周边9个村1500余户村民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实现了从“靠山吃山”到“依山富民”的转变。紫山矿山修复案例还入选全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名单,并在全国推广修复经验。
紫山的网红打卡景观粉黛花海
去年河北省修复历史遗留矿山5万亩
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先后开展矿山综合治理攻坚、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等专项行动,矿山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矿山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邯郸市丛台区紫山核心景区
2023年,省自然资源厅持续推进生态修复治理,修复历史遗留矿山5万亩、滨海湿地1005公顷。67家矿山列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秦皇岛七里海潟湖湿地、沧州南大港湿地、邯郸紫山矿山等生态修复经验在全国推广。截至2023年底,通过工程治理、自然恢复、转型利用等措施,河北完成历史遗留矿山修复5700余处,总面积达40余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