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思政课建设取得的成绩,对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思政课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思政课要达到铸魂育人、启智润心的作用,就要提升其“厚度”、延伸其“广度”、增强其“力度”,听得进去、学得深入才能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叫好又叫座”才能“入脑又入心”。
善于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提升思政课的“厚度”。思政课要摆脱“照本宣科”的桎梏,撕下“枯燥乏味”的标签,提高听课人的“抬头率”“入耳率”,就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把课程“讲出新意”,改变“师本位”教学模式,利用情景展示、现场模拟、课堂辩论等教学方式,用学生能“快速吸收”的话语和生动案例,增加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把有意义的思政课上得更有意思,让学生“唱主角”。同时,还要善于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平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同现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构建符合数字化时代的教学体系,让书本上的历史故事、文化底蕴都“活起来”,推动跨时空的思政讲授与学习,发挥出“1+1>2”的效应。
不断拓宽授课边界和教学空间,延伸思政课的“广度”。思政课空有理论不拓展、不实践,就难以接地气,容易形成高屋建瓴的畸形成长。要利用好历史文化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科研院所等“第二课堂”,多让学生走出教室,现场感受“热血沸腾”的伟大事迹,达到“身临其境”接受文化洗礼的良好效果,用眼用心去接触历史、赓续精神。同时,还要组织学生进乡镇、进社区、进工厂,让思政教学多“晒晒太阳”“沾沾泥土”,带动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耳朵倾听群众诉求,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将课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增强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染、熏陶中启迪心智、塑造品格,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善于联系社会实践和人物典型,增强思政课的“力度”。思政课不能仅仅停留在宣传和灌输的层面,还要具有实效性,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要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邀请知名的科学家、企业家、行业劳模站上讲台,把抽象的理论融入到具体的实践中,让学生向榜样看齐,对标对表优秀做法和典型模范,打造含金量高、获得感强的思政课。同时,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调查研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社会问题、思考解决方案、提出创新建议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从而让学生深刻领悟到思政课的真谛和价值所在。
办好思政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期待各地打造出更多让学生听起来能“解渴”、看起来能“共鸣”、品起来能“回味”的精品课,培养出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