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更淳朴 乡风更文明
峰峰矿区奏响文明实践幸福曲
近年来,峰峰矿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为有力抓手,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积极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乡风文明体系,描绘出一幅幅人和村美的新图景。
峰峰矿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常态开展文艺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四个教育”
奏响文明培育最强音
峰峰矿区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导航”,以红色基因教育“溯源”,以优秀文化教育“增信”,以村规民约教育“正气”,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高擎精神之炬,汇聚文明力量。
去年以来,该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分众开展文艺宣讲、流动宣讲、互动宣讲等1000余场,打造“心播”“红‘峰’筝”等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品牌12个,受教育群众10余万人(次)。依托峰峰博物馆、山底地道遗址、跃峰渠纪念馆等历史展览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开展红色基因教育活动100余次。积极用好文化资源,发挥滋养作用,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广泛开展民俗展演、元宵灯谜、清明祭英烈、端午诵经典等活动250余场。以抗战胜利日、国庆日等为节点,开展主题升旗、文艺汇演等活动300余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全区普遍开展“寻找最美村规”“村规民约我践行”主题活动,手绘文化墙550米,制作宣传栏260块,开展主题宣讲150余场,评选出“最美村规民约”33个,“约”出了新气象,引领了新风尚。
“三个提档”
谱出文明实践幸福曲
“在手机上一点,就能看到家教课堂、好人故事会等多种内容,既方便又实用。”大社镇西小屯村退休教师王秀荣说。
峰峰矿区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定位,注重整合资源,紧盯常态长效,努力推动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特色活动、志愿服务提档升级。在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覆盖基础上,以博物馆、农家书屋、名家工作室等为重点,延伸触角,构建“15分钟文明实践圈”;以滏河源景区、响堂山博物馆、磁州窑遗址等景区游园和精品文明实践站为亮点,串珠成链,打造滏水河畔文明实践带;以“文明直播间”“文明实践在峰峰”视频号和智慧管理云平台为着力点,统筹活动“菜单”,缩短服务路径,降低“参与成本”,不断推动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提质增效。村晚、村运、村BA,浓郁“村味儿”点亮村民幸福生活;“广场舞大赛”“咱村有戏”“书画笔会”,特色文化绽放群众活力风采。“理‘响’峰峰”“‘剪’爱峰峰”“普法大篷车”“中医摆摊”等十类品牌服务全域铺开,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去年以来,该区与“双争”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大家唱、大家跳、大家赛等群众文化活动200余场,开展健康义诊、公益理发、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1000余场次,营造了从“指尖”到“身边”,从“文明实践”到“实践文明”的新生态。
“三美融合”
绘就文明创建新画卷
峰峰矿区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以移风易俗为抓手,以典型选树为引擎,奋力描绘村美、人美、风尚美“三美融合”的农村发展新画卷。
该区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厕所革命、垃圾治理等专项行动,通过全域统筹、分类施策、梯次推进,建成水冲式公厕329座,农家书屋157家,美丽庭院6100户,全面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有效管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户厕粪污无害化处理。各村普遍成立红白理事会,按照婚丧事宜一切从简、文明理事的原则,修订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从天数、餐标、桌数、车辆“四个上限”入手,严格控制红白事标准。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带头签定移风易俗承诺书,执行事前报告、办理登记等各项制度。各乡镇组建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常态开展公益相亲、入户宣讲等活动,积极提供全程监管帮办的“一条龙”服务。去年以来,累计开展移风易俗教育活动200余场,帮办红白事500余件,评选优秀红白理事会20个。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背景,身边典型为原型创作拍摄的微电影《风华正茂》《文明实践的春天》,获评邯郸市优秀影视作品,在央媒“文明1号”展播,营造了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弘扬了道德正能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深化文明培育、优化文明实践、强化文明创建”的目标征程上,峰峰矿区民风更淳朴、乡风更文明,文明实践建设之花更加娇艳芬芳。
通讯员 李海霞/文 孟翠枝/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