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青新闻网讯 秀林郁郁、淀水粼粼。泛舟白洋淀上,碧波千顷水势连天,湖风吹过苇海摇曳,送来阵阵清新荷香。
作为当地的核心水系,7年来,雄安新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重要指示,多管齐下、精准治理,开展了“科学补水、清淤疏浚、百淀连通、退耕还淀、严密防洪”五大工程,协同推进城镇、农业、农村污染管控,淀区水质大幅提升并连续三年保持在Ⅲ类标准(良好),这颗“华北明珠”再现了昔日的“荷塘苇海、鸟类天堂”胜景。
如今的白洋淀,逐绿而行,近岸水草葳蕤、淀阔水清,已经真正成为一片涵养雄安新区绿色发展的“生态之湖”。
安新县锅里口村附近淀区再现荷塘苇海胜景
》》一条鱼
“自从水质好了之后,前些年基本见不着的鳑鲏鱼又重新在淀里出现,还有嘎鱼、银鱼也都回来了。”
曾经的污染,让常见的鱼儿逐渐消失
今年63岁的朱阁花和老伴儿,是雄安新区安新县大淀头村土生土长的渔民,淀边村里像他们这个年纪的很多人都是“靠水吃水”。“小时候,我们村里的姑娘七八岁就开始跟着母亲学织网、编篓,男孩子们从小就跟着父亲到淀里撒网捕鱼,家家户户都有一手‘绝活’”。
说起从小到大的淀边生活,朱阁花大姐打开了话匣子,“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淀边儿,对这片水的感情很深。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儿,就是跟着父母去收网,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鱼有二十几种,黑鱼、嘎鱼、小银鱼和俗称的‘屎包’鳑鲏鱼”……每种我们都能叫上名字。
在朱大姐的记忆中,小时候每次收网,父母都会挑出几条肥鱼,然后从淀里打一锅清水、撒一把盐开炖,那个鲜美的味道回味至今。
然而,由于白洋淀曾经的污染,这些渔民耳熟能详的“常客”,逐渐在淀边村民的餐桌上消失。
水质提升,淀区重现水上人家的身影
水质蝶变,鱼类生物多样性达到高级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白洋淀连续多年干旱,导致湖水干涸,淀里不仅能跑马车,还能开拖拉机,基本变成了旱路。
同时,受流域内工业发展、人口增加等因素影响,各种点源、面源污染不断增加,一些淀区出现“垃圾围湖、污水横流”的现象,“华北之肾”水质不断恶化。“前些年水都是酱油色的,还有一股特别刺鼻的味道,别说舀水煮鱼,淀里连常见的鱼好多都见不着了。”今年48岁的渔民田翠琴说。
而随着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一个“苇绿荷红、水清鱼肥”的魅力新水乡正逐步呈现。
7年多来,雄安新区下大力气退出淀内水产养殖741处;治理污染鱼塘567个;完成城市建成区雨污分流改造79.3公里;取缔非法入河入淀排污口1.1万多个;全面消除城镇黑臭水体;实施淀中淀边村污水、垃圾、厕所综合治理,非临淀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农村污水治理率超96%……
久久为功,伴随着白洋淀环境和水质迎来“蝶变”,从小陪伴渔民的鱼儿又游回了淀里。目前白洋淀鱼类已恢复至46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19种,淀内鱼类生物多样性已达到高级别水平,初步恢复了‘河—淀—草—鱼—鸟’的生态链。
》》一首诗
“记得河湾里灯火聚集,记得渔船上话语亲密,记得你们款待我的老酒,还记得你们讲起的风暴与遭遇……”
——芒克《致渔家兄弟》
淀边水乡曾孕育出“白洋淀诗歌群落”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芒克、多多、根子等一批北京知青到大淀头村插队生活,在这个民风淳朴的淀边水乡,他们和安新县端村镇大淀头村支部副书记赵艾乐以及村子里一大批年龄相仿的小伙伴,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那个时候,一有时间我们就带着他们到淀里游泳抓鱼、去芦苇丛里找野鸭子摸鸭蛋,他们也教我们打篮球、乒乓球,还教我们诗歌。”这片苍茫、辽阔的清澈湖水,不仅使赵艾乐和这群诗人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也孕育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著名流派“白洋淀诗歌群落”,他们以白洋淀为背景创作的大量诗歌作品,对于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跟随赵艾乐的脚步,乘舟深入这个四面环水的淀边水村,芦苇婆娑、几十亩野生荷花开得肆意鲜艳,不时掠过水面的水鸟和芦苇丛中游弋的野鸭,映照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景。
随着生态综合治理的推进,大淀头村再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秀美画卷
湖水变清,让尘封的记忆又鲜活起来
赵艾乐向记者介绍,这些年,大淀头村建起了污水处理站,村里每天产生的380吨生活污水,都要经过这里和周边村的污水处理站“全收集、全达标”净化,此举不仅大幅提高了污水回用率,也让村子和河道都变得干干净净。
同时,村里还设了5名保洁员,将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做到“日产日清”。经过治理后,村里曾经的垃圾坑塘变身秀丽花园,碧水池塘开满荷花,夏夜的喷泉边,孩童们追逐嬉戏,村民们休憩纳凉,一派宜人景象。
“白洋淀78个淀中村、淀边村都开展了污水处理和垃圾集中清运工作,经过处理之后的污水,排至各村公园湿地做观赏用水,或用于村庄清洁绿化,有效解决了农村污水无处排的难题。”雄安栗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监张维班说。
“这些年里,好多插队生活过的知青时不时会回来看看,2020年,多多还回来过一次,看着再次变得清澈的湖水,他感叹道,‘尘封的记忆又鲜活了,仿佛又找回了那些在无涯的水光月色中畅谈人生理想的青春岁月。’”赵艾乐说。
》》一只鸟
到今年1月份,“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已同步调查观测到378只,是历年来观测数量的最高值。
青头潜鸭安家白洋淀,佐证水质改善
2023年7月19日,晨光熹微。凌晨4点进入淀区的张学农和其他几名摄影爱好者,静静守候在芦苇丛中。
“快看!青头潜鸭!”
随着一声惊呼,在芦苇荡中“潜伏了”5天的张学农,端起早就准备好的相机,对准芦苇丛中的青头潜鸭快速按下了快门,为其在白洋淀安家育雏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没枉费每天蹲守的六个小时,值!”
“青头潜鸭对水质和生态环境极为挑剔,他们来白洋淀‘安家’是水质改善的有力佐证。”这两年,在淀里拍摄鸟儿的时候,张学农经常会在淀里灌一瓶水随身带着,“现在的淀区水质非常好,跟超市里买的矿泉水看不出什么区别,十分清冽。”
“这是白鹭、这是天鹅、这是灰鹤、震旦鸦雀,这是青头潜鸭……”15年的摄影生涯,已让今年54岁的张学农成了半个野生鸟类专家,说起各种鸟类的习性更是“如数家珍”。他相机中记录的100多种鸟类,不少是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而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青头潜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自2018年在白洋淀首次观测到其踪迹后,到今年1月份,已同步调查观测到378只,是历年来青头潜鸭观测数量的最高值。
生态改善,白洋淀成了鸟类的天堂
种类增至286种,淀区成“鸟类天堂”
在拍摄过程中,张学农也时常发现受困鸟类,每当此时,他都会和鸟类保护志愿者们想办法救助。
“经常会看到走散或受伤的小鸟,我们都会带回来,喂养一段时间后再放归大自然。”说起白洋淀的鸟儿,安新县自然资源局鸟类监测站巡查员赵克俭语气格外轻快,“每天我和同事们都会进淀对各类鸟儿的情况进行识别、检测、记录、救助。但我们的力量毕竟有限,所以这些年也发动各乡镇近2000名志愿者加入巡检队伍,形成了‘政府+民间协会+志愿者’的管理模式,对捕鸟猎鸟、受伤鸟类救护等行为进行巡护。”
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白洋淀野生鸟类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达到13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达到51种,“三有”保护鸟类和其他鸟类达到222种。鸟种类从新区设立之初的206种,增加到286种,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
每天沿着雄安新区在白洋淀划定的大阳鸟岛、木栈道、十里荷香、庆洋鸟岛、沙洲鸟岛等9个鸟类重要栖息地巡查,“看着越来越多的鸟儿在淀区育雏、安家,那种感觉,没法用语言形容。”赵克俭说。
》》一道堤
白洋淀北部的燕南堤是雄安新区实施生态清淤的重要成果。如今,改造建好的燕南堤公园水清岸绿。
新区实施生态清淤,燕南堤美景重现
鸟儿来了、鱼儿来了,游人也来了。
仲夏时节,漫步在白洋淀岸畔,芳草茵茵、湖水澄澈,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络绎不绝。天津的游客宋春梅和家人在码头上不时举起手机拍照,“湖水清澈、风景优美,还品尝了特色全鱼宴,这趟来白洋淀,太尽兴了!”
鱼跃鸟翔、林木繁盛的自然之美,是越来越多游客青睐白洋淀的重要原因。从沼泽坑塘到绿意涌动,燕南堤见证了白洋淀的生态之变。
位于白洋淀北部的燕南堤,是雄安新区实施生态清淤的重要成果。燕南堤在提升改造过程中,将淀区内原有的阻水道路用三座桥梁进行连通,结合从2021年开始的第三期、四期清淤工程,生态化改造形成三座相连堤岛,在清淤试点的基础上,清除污染底泥1194万立方米,累计疏浚水流通道约27公里,拆除围堤围埝约280公里。
“以前这里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沼泽荒地,一到夏天蚊蝇乱飞,水体臭不可闻,周边百姓都避而远之。如今,改造建好的燕南堤公园水清岸绿,我没事儿就来转一趟,用照片记录一下家乡的新变化,心情美得很。”安新县三台镇的张素革不时按动相机快门,将夏日的淀泊美景摄入镜头。
从昔日的沼泽坑塘到如今的绿意涌动,燕南堤见证了白洋淀的生态蝶变
7000多亩沼泽改造成为“荷塘苇海”
“我们的四期生态清淤工程,是全国首个在保障Ⅲ类水质的前提下顺利完成的清淤工程。”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公司燕南堤项目负责人张强介绍,创新实施的生态清淤方式,有效解决了清淤后产生水下“荒漠”、破坏底泥原生态系统等问题。
经过改造后的7000多亩沼泽,变成了让游人流连忘返的“荷塘苇海”,清理出的淤泥也被用来打造台田、填筑岛屿,用作肥料和绿化用途,没一点儿浪费。
作为展现生态景观的白洋淀滨水岸线,如今的燕南堤,栽植乔木数万株,绿地面积超百公顷,沿线生态绿廊成为白洋淀的生态屏障和雄安新区的一张新名片。
“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是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永恒课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持续加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高质量建设雄安湾和中央双谷,打造城淀相望、水城共融的景观典范,为新区建设发展打好蓝绿交织的生态底色。”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说。
家门口水清、景美,好生态也能富口袋。今年“五一”、端午假期,雄安新区接待游客110余万人次,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
》》一片湖
白洋淀是冀中人民的“母亲湖”,通过科学治淀,构建起了“城水林田淀”生命共同体,推进了城淀共生共融;通过淀区互联互通,治理区域水体交换能力明显提升,有效提升了白洋淀的水环境。
通过区域试点,摸索出科学治淀方式
“上承九河、下流入海”,白洋淀历来是冀中人民心中的“母亲湖”,承载着无数淀边儿女的乡愁。然而近年来,因连续遭遇干涸、污染等威胁,一度水质堪忧。
雄安新区设立后,决定针对白洋淀生态环境展开治理。“如此大规模的治理在历史上是首次,因此我们在制定方案时极为谨慎,由于没有经验可借鉴,在前期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张强告诉记者。
接到任务后,张强和团队工作人员,先是在白洋淀南刘庄、采蒲台分别选取了0.95平方公里、0.44平方公里区域,在国内外权威科研院所、生态环境和湿地治理专家全程指导下,组织实施内源污染治理试点。
通过在典型区域开展的试验性工作,他们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治理淀泊方式,从而构建起了“城水林田淀”的生命共同体,推进了城淀共生共融。
几年来,淀区蓄水容量累计增加约3107万立方米,实现了烧车淀、捞王淀、杜家淀、小白洋淀、弯蒌淀等淀区互联互通,治理区域水体交换能力明显提升,局部小气候得到改善,有效提升了白洋淀的水环境。
环境变美,白洋淀成夏日旅游好去处
五位一体治理,白洋淀达到Ⅲ类水质
除了开展区域试点,新区还转变过去单向治理的思路,一体化推进“补水、清淤、治污、防洪、排涝”五位一体的治污方式,不让一滴污水入淀。
治理过程中,先后建设完成约6.34平方公里府河、孝义河等河口截污湿地工程,对上游城市工业、生活中水进行净化。建设完成南拒马河气盾坝、白沟引河蓄水坝等,有效存蓄上游来水,保障持续有水入淀。
“2019年2月1日,随着白洋淀引黄泵站陆续启动,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开始向淀区内输水,截至目前累计引黄河补水6.0亿立方米。”雄安集团生态公司新盖房枢纽和新盖房分洪道项目负责人罗启华告诉记者。
“经过治理后的白洋淀,湖内水草清晰可见,肉眼能看到五六米深水区。”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水环境管理组组长周立志介绍说。科学补水、清淤疏浚、百淀连通、退耕还淀、严密防洪等一套组合拳下来,“母亲湖”变得健康了。
7年来,白洋淀实现“一年一个台阶”跨越式突破,从2017年的劣Ⅴ类水提升到2021年底的全域Ⅲ类水,创1988年有监测以来最好水平,跻身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如今,这颗璀璨的“华北明珠”与“千年之城”相依共生,交相辉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势头愈加强劲,更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雄安画卷”注入澎湃动能。
》》记者手记
“绿色留白”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
沿着燕南堤步道行走,两侧鲜花繁盛、草木葱茏。时值暑期,不少游人和本地百姓在燕南堤公园散步赏景,寻一方清凉。
雄安新区设立之后,下大力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性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累计造林47.8万亩,郊野公园、悦容公园、燕南堤成为百姓和游客休闲娱乐的打卡地……一项项“令人瞩目”的生态成绩单,汇聚成一张“城绿融合、宜居宜游”的生态名片。
采访中记者感受最深的,不仅是水清了、树绿了、鸟多了,还有环境改善给本地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幸福感。生态改善为新区积蓄的绿色动能,成为吸引无数优秀人才来雄安发展落户和支撑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源泉。
蓝绿是“未来之城”的底色,在这片热土上,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城市“绿色留白”,正为新区的可持续发展腾挪出巨大空间。一个树绿、淀蓝的美丽雄安,也正在从蓝图走向现实。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王明空
供图/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