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新闻>>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从“半年报”看邯郸经济新动能⑤

时间:2024-08-07 16:29:20  来源:邯郸日报  作者:佘志娟/文 范文平/摄

在邯宝钢铁、东郊热电两家企业,邯郸市率先开展全流程“零排放”试点建设,大宗物料和产品清洁运输比例已达90%以上;持续开展道路积尘负荷走航监测,实行“日通报、周考核”,1—6月份全市走航监测优良率达到83.2%;大力推进工业企业全面创A创优,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分步有序推进4284家工业企业创A创优……

蓝天白云,树木葱茏,生态和谐之美尽在眼前。

“绿色生态之于邯郸,是发展根基,也是亮丽底色。”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清龙表示,为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今年以来,邯郸市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精抓细管,只为“蓝天”常伴

“围绕巩固‘退后十’成果,今年邯郸市制定了‘退后十’巩固提升攻坚行动方案,以降低PM_2.5和PM_10为主线,推动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以科学的举措、创新的手段、精细化的管理,系统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李清龙表示。

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邯郸市高位推动,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减排。严格实施工业企业排放总量和污染物浓度“双控”制度,按照“单位污染物排放量税收贡献”和“环保绩效等级”确定减排比例,今年上半年三项污染物日均排放量60.98吨,较省定基准值下降23.87%。在两家钢铁企业试点开展CO治理,五个涉钢县(市、区)开展煤气平衡能力评估,推进厂界监测站点建设,提升管控水平。大力推行城区道路“冲洗+洗扫+清扫”三步作业法,持续开展道路积尘负荷走航监测。制定《邯郸市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标准化工地标准》,在重点区域351个工地开展标准化创建,目前已创建333个,占比94.9%。

创A驱动,推进重点工程。邯郸市将钢铁、焦化等重点企业环保绩效创A作为推进污染减排的重要手段,分类分批推进、精准靶向施策。“一企一策”制定帮扶方案,成立工作专班,配备专业力量,帮助企业解决创A难题。今年初,邯郸市制定《邯郸市推进工业企业环保绩效创A创优实施方案》,将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纳入经济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总体部署,以创A培育行业支柱企业,以实现超低排放为引领,促进企业产品结构特色化、多样化、低碳化。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分步有序推进4284家工业企业创A创优。

低碳转型,能源先行。在能源领域,今年上半年,全市71台燃气锅炉、5台燃油(醇基燃料)、48台燃生物质锅炉完成新能源替代或关停拆除,909家农业生产经营户散煤清零。把新能源重型货车推广作为重要突破口,积极打造全省新能源重型货车推广试点、省级绿色交通示范区试点。截至目前,全市新能源重型货车保有量4282辆。在邯宝钢铁、东郊热电两家企业,率先开展全流程“零排放”试点建设。打造永年区全域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化示范区。

截至7月22日,邯郸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803,全国排名倒18,阶段性完成空气质量“退后十”目标;PM_2.5年均浓度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33%;优良天数106天,同比持平;重污染天数7天,同比减少2天。

全域治水,共绘水美画卷

近年来,峰峰矿区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滏阳河生态修复污染防治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等行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吸引众多鸟类前来繁衍栖息,白鹭由在此“做客”变成每年来“定居”,正是峰峰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好例证。

开河马头是磁县滏阳河水系的主要景点,荣获全国“网红乡村旅游目的地奖”。夜幕降临,开河马头在灯光下错落有致,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像一条金黄的丝绸,静静地飘落在滏阳河畔,桥下时有游客乘兴泛舟,船与桥的交织之中,再现大宋漕运盛景。

“假期我们一家专门从安阳来磁县开河马头游玩,划船赏景,仿佛置身于‘清明上河图’中,真是不虚此行!”来自安阳的游客王女士说。

磁县在高标准打造滏阳河的同时,把生态修复工程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建成了开河马头、如意湖生态湿地公园以及开河遗韵、观澜小筑、花间水径等景区和景观节点,不仅形成完整景观序列的滏阳河滨水风貌片区,集文化、旅游、购物、民宿等多元化业态于一体,让沿岸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同时具有防汛、生态、休闲、游憩、健身等功能,滏阳河生态修复工程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多赢。

水环境持续改善的背后,是全市齐心协力狠抓治理的结果。今年以来,为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邯郸市建立“加密监测—分析预警—响应处置—月度考核”“受纳水体—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单位”全过程监督管理等机制,积极推进水生态修复。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排查入河排污口1224个,依法封堵取缔5个,邯郸市曲周县支漳河及其支流缓冲带建设、北湖北部表流湿地建设及生态修复等4个项目通过省级项目评审。

源头防控,守护一方净土

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农产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邯郸市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原则,强化土壤污染管控治理措施,深入开展耕地土壤、重点行业企业重金属污染排查,对全市建设用地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监管,督促相关责任单位严格落实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保护责任,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深入打好净土保卫站,防范土壤污染风险,让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巩固提升。

今年上半年,邯郸市开展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开展原滏阳化工厂厂区遗留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共排查涉重金属企业39家,完成25家企业优先监管地块管控,占年度任务76%。开展考核点位周边污染源排查,对峰峰矿区等6个县区化工园区进行溯源断源,全市11个国考点位水质全部达到考核要求。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选择科学有效治理模式技术,今年上半年完成149个村庄治理,全市累计完成2938个村庄治理,治理率达到54.4%。全面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5月份成功获得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获得中央支持资金1亿元。在全市范围内排查农村坑塘(沟渠)3364处,核实黑臭水体122处,已整治15处,剩余107处纳入试点治理项目,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对面积较大水体,谋划实施EOD项目,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从根本上解决黑臭问题。

“绿色动力”不断浸润,“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制定永年紧固件“飞地经济”产业园区绿色发展建设方案,为园区发展和项目入驻做好绿色建设指引。

启动企业和企业间排污权二级市场交易,今年上半年,邯郸市74家企业通过市场交易取得排污权,交易金额420.07万元。

在全省率先开展ESG评价。以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及钢铁行业企业为重点,选定43家企业作为评价样本,从E、S、G三个维度开展问卷调查,制定适合邯郸市产业特点的ESG评价体系,打造一批示范标杆企业。

“为了将绿水青山中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变现’,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让人民群众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邯郸市一直在努力。”李清龙说,邯郸市印发《邯郸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方案》,系统推进全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

推动碳汇开发。目前,市级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项目18个,可纳入碳汇开发林木面积约40万亩,以涉县作为碳汇开发试点,预计2025年碳汇量18.2万吨,2030年碳汇监测量30.48万吨。第一批期货预售10万吨,预计收益800万元。

研究建设邯郸市生态产品交易服务中心。引导相关机构及社会资本参与,开展生态产品项目对接。探索公共绿地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打造具有邯郸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开展CCUS调研。与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到太行钢铁、新兴铸管产业园区等地开展现场调研,摸清碳捕集潜力,初步剖析碳应用场景,试点推动CCUS建设。

强化绿色金融赋能。建设邯郸市数字环保综合服务平台,搭建技术库、项目库、金融产品库,打通邯郸市信用平台数据,利用企业经营财务数据生成经营画像,利用环保数据生成绿色画像,对绿色表现好的企业,信贷额度适度放大,鼓励企业绿色发展。截至6月底,平台已完成激活测额1023家,完成名单客户激活测额率100%,实现大中型企业投放8户,总投金额7.7亿元,小微企业投放52户,投放金额6306万元。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化。如今,邯郸市上下正奋力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绿色动力”不断浸润到各个领域,“生态红利”持续释放的同时,民生福祉也在不断增强。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佘志娟/文 范文平/摄

责任编辑: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