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一响 好戏开场
河北梆子《宝莲灯》剧照。(资料片)
河北,是中国戏曲发祥地之一
河北人爱戏、懂戏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戏曲的热土
2024年河北春节戏曲晚会上,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吴桂云与徒弟郝士超同台演出经典大戏《钟馗》,引来众多喝彩。(资料片)
辉煌灿烂的燕赵文化中
戏曲,堪称华彩一章
石家庄市丝弦剧团的演员们表演《杨门女将》。(资料片)梁子栋摄
河北省内的国家级非遗项目
传统戏剧有36项
石家庄丝弦艺术陈列馆内展示的老戏服。(资料片)通讯员任思摄
河北梆子、评剧、石家庄丝弦……
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剧种
在燕赵大地上传唱不息
演绎着人生百态、时代变迁
河北梆子
2024年河北春节戏曲晚会上,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吴桂云与徒弟郝士超同台演出经典大戏《钟馗》,引来众多喝彩。(资料片)
一方水土养一方戏
河北梆子音乐唱腔高亢激昂、直抒胸臆
武戏比重大,武打技巧高超
一出河北梆子
唱尽了燕赵的“慷慨悲歌”
4月7日晚,新传奇演义河北梆子《万里江山》在石家庄大剧院首演,图为演出现场。(资料片)通讯员杜船摄
河北梆子分为生、旦、净、丑四行
与京剧相比
演出风格更为夸张奔放
每一个转音都像是直接敲击在观众的心坎上
1月26日,“十台大戏贺新春”系列戏曲演出在河北梆子剧院拉开帷幕。(资料片)记者张昊摄
相传,河北梆子脱胎于秦腔
形成于清道光年间
在晚清鼎盛时期
北至黑龙江,南到珠江
大半个中国都有河北梆子班社的演出活动
河北梆子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形式
对京剧、评剧等其他剧种产生了一定影响
石家庄市长安公园内,票友韩笑演唱河北梆子《杜十娘》选段。(资料片)记者曹铮摄
2006年
河北梆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石家庄丝弦
石家庄市丝弦剧团的演员表演丝弦剧目《调寇》。(资料片)新华社发
“沾”这个字
已经成为河北最出圈的方言之一
“沾不沾”就是行不行的意思
那这“沾”的到底是啥呢?
这就与戏曲曲种丝弦有关了
石家庄市丝弦剧团演员在表演剧目《杨门女将》。(资料片)图源人民日报客户端(陈其保摄)
听丝弦讲究闭着眼享受
听觉里,春雨如丝叮叮过
一派秋高月满弦
倘若失了韵味,跑了声腔
行话谓之“不沾弦”
石家庄市丝弦剧团演员在表演剧目《杨门女将》。(资料片)图源人民日报客户端(陈其保摄)
从戏曲术语演变为流行方言
可见丝弦在石家庄民众中的地位
在石家庄晋州市赵兰庄文化广场,赵兰庄丝弦剧团演员表演《铡判官》。(资料片)梁子栋摄
吼秦腔,咧丝弦
石家庄丝弦唱腔独特
真声吐字,假声拖腔,激越悠扬
其朴实、热情、大方的韵味
也像极了石家庄人的性格
石家庄丝弦是石家庄特有的古老剧种
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市民在石家庄丝弦艺术陈列馆参观。(资料片)新华社发
从明清之际的“弦索腔”
到如今的“石家庄丝弦”
500多年的演变过程中
太行山腔、滹沱方言融入丝弦唱词
石家庄市丝弦剧团演员在石家庄丝弦剧院化妆。(资料片)图源人民日报客户端(陈其保摄)
余韵悠长的弦曲甩腔浅吟低唱
被誉为“冀中平原的艺术奇葩”
评剧
5月11日,新编历史评剧《东垣大医》在石家庄大剧院演出,图为演出现场。(资料片)记者田恬摄
请用普通话读出这几句
↓↓↓
“我做的是
爆肚儿炒肉熘鱼片
醋熘腰子炸排骨
松花变蛋白菱藕
海蜇拌肚儿滋味足”
是不是不由自主就唱了起来?
赵丽蓉老师在小品中的这段经典唱词
原是来自评剧《马寡妇开店》
移植到现代小品中却毫无违和感
评剧《花为媒》演出现场。(资料片)记者史晟全摄
正是因为唱词浅显易懂、平易近人
表演者吐字清楚、接地气儿
戏剧内容善于表现人民生活
从而造就了评剧多年来的广受欢迎
演员在石家庄市鹿泉区南甘子村文化广场舞台演出评剧《状元与乞丐》。(资料片)新华社发
评剧起源于清末的河北滦县一带
由当地的小曲“对口莲花落”
逐渐演变而来
2006年
评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保定老调
保定老调《潘杨讼》剧照。(资料片)
“做饭离不开锅灶
听戏离不开老调”
一句俗语道出了保定老调
在保定人心中的分量
在保定市河北小学,学生表演保定老调。(资料片)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保定老调起源于白洋淀一带的
民歌俗曲河西调
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2008年,保定老调被列入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扎根于民间的老调
融汇了保定特有的风土民情
唱腔质朴健朗、粗犷豪放、高亢激越
剧目多群戏、袍带戏
尤其擅长表现燕赵大地
忠臣良将、慷慨悲歌的风骨传奇
唐山皮影戏
“一口述说千古事,
双手舞动百万兵”
小小的剪影经一双双巧手摆弄
在方寸之间演绎出人生百态
在唐山市丰润区文化馆,皮影艺人指导小朋友表演皮影戏。(资料片)新华社发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
融绘画、刻纸、说唱、戏曲于一体
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皮影。图源视觉中国
唐山皮影戏
以唐山地区滦州、乐亭一带的
语言音韵为音乐特色
唱腔吸纳了地道的老呔儿话
甚至民间歌曲、小调、叫卖声等也渗透其中
曲调婉转
地域特色浓厚
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
7月5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欣赏唐山皮影戏。记者史晓多摄
2006年
唐山皮影戏入选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唐山皮影艺人李绍民(中)与孙女、村民一起表演皮影戏。朱大勇摄(图源中新网)
戏,似乎就在河北人的生活中
近年来,河北不断出招
大力促进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燕赵大地
“声声不息”
河北
越来越“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