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新闻>>

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时间:2024-09-24 15:10:33  来源:  作者:赖先进 黄玥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新征程上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科学把握改革方向、改革价值、改革方式方法,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新征程上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变为现实,根本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也是改革开放。新征程上,要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也必然要继续改革开放,推进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紧扣中国式现代化重大主题进行了系统部署,《决定》全文15个部分除去开头总论外的14个部分中,每一个部分开头都分别直接明确了各领域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等。这些论断和定位明确了各领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表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改革举措,都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而展开。

把牢改革的道路和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系统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中国式现代化定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并总结了其本质要求,其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核心要义,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调整和完善的持续过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划分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三个层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和巩固。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让拥有14亿多人口的国家整体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不能也无法依靠外部力量,必须有一个有权威、有担当、有能力、有凝聚力的政党来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能够保证以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偏离航向、不犯颠覆性错误;能够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人民参与国家建设和国家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集中全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六大基本原则,首要原则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决定》对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进行了系统部署。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定盘星,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协同发力、系统集成,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把准改革的价值和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波澜壮阔的复兴航程上,标注出又一个崭新的奋斗坐标。在宏大的历史新征程中,如何把居于战略制高点的奋斗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工作实际,如何把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落地为老百姓可知可触可感的生活场景,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用实践来回答且回答好的新考题、新答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人民网关于2024年全国两会十大热词的投票结果中,“就业”“医疗”“养老”“教育强国”“社区治理”等涉及民生领域热词位列其中,不仅体现出老百姓在社会生活中有哪些关注,一定程度上也是民生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折射,表明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民生问题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具体反映,是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等等,这就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进一步强化了“以人民为中心”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擘画了让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美好蓝图。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要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让实践来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各地区各部门在改革组织实施、谋划本地区本部门改革过程中,要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愁所盼,不断推进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文化建设、基层治理等领域改革,不断以实际举措更好回应人民群众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不断增强群众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握改革的方式和方法,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结合,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问题倒逼改革,目标引领改革,从问题导向到目标导向,是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的重要体现。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开创了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把全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汇聚到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中心任务这个目标方向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总目标基础上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总目标基础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阶段性目标,即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还明确了分领域改革的重点目标,即“七个聚焦”: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

改革是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统一体。推进改革,需要对改革有正确的认识、有科学的改革措施,也要有科学的改革方式方法。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全面深化改革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清单”亦是“改革清单”,在纷繁复杂的事物现象中发现问题、找准问题,成为坚持问题导向的首要任务。问题从何而来?从调查研究来、从问需于民来,只有先把问题搞清楚,才能为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奠定基础,坚持问题导向能够快速找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从而确保全面深化改革能够针对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解决问题是推进改革的题中之义。在部署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要秉持强烈的问题意识,不论是制定改革方案,还是部署推动、督促落实,都要把切实解决问题作为改革措施的指向。问题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同一个问题的产生原因、影响范围有可能不同,若干个问题的产生也可能是基于同一类的原因,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现象,要认真研究分析,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准特殊性,洞悉一般性。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发现了问题就等于抓住了事物的矛盾,继而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重点论”和“两点论”,坚持用理论回答并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把解决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赖先进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治理教研部教授;黄玥系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党校综合教研室主任讲师。)

责任编辑: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