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 | 记者 田明 陈宝云 剪辑 | 记者 田明
9月5日,海拔1900多米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顶,七级左右的大风吹得人站立不稳。俯瞰四周陡峭山坡,只见一棵棵一米多高的樟子松迎风而立,如同守护坝上生态的“绿色军团”。
巡查隔离网、查看有无鼠害、逐棵查看幼树长势……林场技术员王雪萌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9月5日,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三代”王雪萌查看树木长势。 河北日报记者 田 明摄
“2017年以来,林场向坡度25度以上、土壤贫瘠、岩石裸露的10.6万亩石质山地展开攻坚。目前,攻坚造林任务全部完成,经过实地调查,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分别达98.9%和92.2%。”王雪萌兴奋地说,这标志着塞罕坝彻底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90后”王雪萌以前听过不少关于林场创业的感人故事,但加入这支队伍后,才切身体会“从一棵松到一片海”的艰辛和不易。
2019年参加工作后,石质山地造林成了王雪萌职业生涯要翻越的第一座“山”。
“塞罕坝已经够绿了,原本我想工作应该会比前几代人轻松很多。参加攻坚造林的经历,让我对塞罕坝精神有了新认识。”王雪萌说,当时,攻坚造林已完成大部分任务,剩下的都是难中之难、艰中之艰的硬骨头。
由于造林地块位置偏僻,王雪萌和同事要步行数公里才能到达地块所在的山脚下。还没上山,看着陡峭的山坡双腿就发软。“土层只有两三厘米厚,下面都是大小不一的石块,咱们费这劲儿干啥?”她曾发过牢骚。
“建场之初,‘林一代’从天南海北来到黄沙漫天的塞罕坝,为了啥?”“造林屡战屡败,一场雨凇灾害毁林20万亩,面对再大的困难塞罕坝人都不退缩,为了啥?”……
林场老职工语重心长的话,让王雪萌意识到,自己如同一棵幼苗,想扎根坝上,还需经历雨雪风霜。
“山上挖树穴就像在凿石头,个个手上磨出血泡、生出老茧。运送物资,机械上不去,只能靠骡马驮运,或者靠肩扛手抬。”王雪萌说,石质山地造林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
为了让树苗在山上“安家”,塞罕坝人经过摸索总结,采用挖出石块、深坑整地、人工客土回填等超常规措施,使用“矮胖子、大胡子”的壮苗,栽植后采取覆膜、覆土等保墒手段,逐一攻克土层薄、水分少等难题。
“好的技术规范,只有落地落实,才能让塞罕坝不断添新绿。”王雪萌说,作为技术员,检查每个树穴大小是否合规、观察树苗后续长势等,是她肩负的责任。“即使树穴超出规范1厘米,也必须返工。如果不较真,种下的树就会跟我们‘较真’。”王雪萌说这话时一脸严肃。
和同龄女孩子一样爱美的王雪萌,购买最多的不是护肤品,而是帽子、手套、长筒袜等防护用品。经常深入密林,极易被树枝划伤、被蚊虫叮咬。“我一般要戴三层手套,有一次只戴了一层,手上被叮了20多个包。”王雪萌说,如今大家都夸她和石质山地上的樟子松一样,已在塞罕坝真正扎下了根。
接受采访时,王雪萌不时揉揉右腿膝盖。几天前,她在上山勘查抚育盲区时不小心滑倒扭伤了,自己回去涂抹些药膏,又继续投入了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林场考察时叮嘱我们,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王雪萌说,为走好“二次创业”路,塞罕坝人正在向着经营好、守护好森林,再动员、再聚焦、再发力。
由于山高林密,塞罕坝仍有偏、远、难区域林地从未进行过抚育。林分密度大、通风透光性差等问题,不仅影响林木生长,还不利于防火、防治病虫害。
目前,林场正全面开展“盲区清零”行动,在全国率先开展自然保护区人工林生态抚育试点建设。2021年以来,已抚育森林32万亩,单位面积蓄积量是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林分质量愈发优良。
百万亩林海年年吐新绿,塞罕坝年年在创新。为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林场大面积推广栽植阔叶乔木,推动人工纯林、低质低效林向异龄复层混交林转变;为筑牢防护网,林场建强防灭火队伍、完善物防保障、提升技防支撑,形成空、天、地一体化预警监测体系……
“我们决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一定会传承好塞罕坝精神,守护好、建设好这片林海!”王雪萌说,这是所有塞罕坝人的心声。(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