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承德网讯(记者陈瑞平,通讯员李浩南)2024年以来,承德坚持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为统领,紧盯目标,抢抓机遇,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扩优势,推动全市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效,创新基础不断夯实,创新活力加快释放,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300家以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预计总量达730家,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126亿元。
创新示范区示范引领效应日益凸显。围绕“水源涵养能力提升”等五大行动,实施17项重大工程、50个重点项目,“塞罕坝生态治理提升区域防风固沙和水源涵养功能”被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享推介。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心和研究中心高效运行,坝上生态综合试验站暨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监测研究站主体完工。联合中科院高标准编制《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承德市地方自愿陈述报告》和可持续发展典型案例集。在科技部综合评价中承德工作推进专项位居第二名。
京津冀协同创新连续突破。“京津两个中心”落地承德,创新应用场景取得良好反响。“适老化智能机器人应用”纳入省场景专项,获省资金支持100万元。促成与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项目36项。柔性引进京津冀专家32名,组建申报省级产业创新团队4个。
平台载体建设提档升级。加快推动高新区创新发展,承德高新区文物创意产业园和工信中通创新基地启动实施,与河北工大联合建立科技服务中心;滦平高新区与北京密云经开区、承德县高新区与天津滨海新区营城工业集聚区共建园区取得初步合作意向。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试点通过省级验收,全市创建申报省级技术创新中心9家。
科技生态环境加快优化。建设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工作室29家,选派国家、省、市科技特派员849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科技特派团全覆盖。进一步推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精准落实。县域科技跃升实现大幅突破,滦平、宽城、双桥和双滦四个县区在全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中实现由C类跃升到B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