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三门课 改革当先锋。”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年轻干部教育引领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会提出,广大年轻干部要修好理论学习、党性锻炼、基层实践这三门课,争当青年学习典型、改革攻关能手、奉献基层先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当先、建功立业。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接班人,但也面临着理论基础薄弱、党性修养不足、实践经验缺乏等问题,当以坚定的信念、昂扬的状态、扎实的作风,修好理论学习、党性锻炼、基层实践三门课,以实际行动交出合格成绩单。
修好理论学习课,筑牢思想根基。理论学习是提高年轻干部知识层次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年轻干部信念是否坚定、思路是否开阔、工作能力是否胜任取决于理论水平的高低。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保持定力,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作为年轻干部,理应走在前、作表率,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自觉的行动、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科学的方法,将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把握科学内涵上下功夫、在吃透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领会精髓要义上下功夫,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把稳思想之舵。应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弘扬勤奋学习的良好风气,挤时间学、下苦功学,少一些应酬多一些学习,少一些空谈多一些思考,让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成为一种自觉。
修好党性锻炼课,锻造过硬品格。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从被通报的违纪违法年轻干部典型案例中可以看到,一些年轻干部党性不纯、底线失守,不仅断送前途,甚至身陷囹圄。年轻干部只有把党性原则要求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意志和行为,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党性锻炼才能达到应有的目标。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要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检视自身,校准偏差,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要善于在党内生活中成长,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报告工作,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接受组织的监督约束。加强党性锻炼是一个艰苦磨炼、长期积淀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积极进取的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经受住考验,才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反之则会被时代所抛弃。
修好基层实践课,书写为民答卷。基层是最好的课堂,能看到最真实的风雨;实践是最好的教材,能练就最强硬的筋骨。一个干部在基层积淀的厚度往往影响其未来发展的高度。年轻干部要把“向下扎根”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理想追求,锐意进取、扎实苦干,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要做深入实际的表率,多走出机关大院,多深入基层,既真心和群众做朋友,又学会和群众交朋友,找到和群众交流的共同语言,和群众打成一片,扑下身来,到矛盾和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地方,亲手解决问题,把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要做真心为民的表率,经常站在群众的立场看待问题、考虑问题,把自己当成老百姓,关注群众的现实感受,在做决策、定规划、谋发展中,在与群众面对面、打交道时,真正想着群众、真心为了群众,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为群众谋利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