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是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连日来,各地各部门聚焦宣传主题,持续深入开展丰富多样的线上线下普法活动,帮助人们了解熟悉这本“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习主席指出,民法典实施得好,人民群众权益就会得到法律保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就会更加有序,社会就会更加和谐。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保护法。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学好用好民法典,意义重大。
欲茂其枝,必深其根。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建议,民法典诞生就是充分尊重民意的过程。遵循同样的逻辑,贯彻落实好民法典,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因此,有关部门要以“民法典宣传月”为契机,全方位推进关于民法典的知识普及和理论阐释,引导教育干部群众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能力。只有这样,民法典的根基才能更加稳固,其威严才能更加深入人心,其效力也才能不断显现,方能保证全社会缘法而行,实现法盛人和。
人民军队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应当自觉学好用好民法典。民法典颁布4年来,全军部队紧贴自身实际,灵活开展具有“军味、兵味”的普法活动,运用形式多样的普法载体,推动民法典宣传教育走深走实,不断增强官兵学法用法自觉性。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专业性越来越强、分工越来越细,军事系统运行复杂性显著上升,特别是在国防工程建设、军事设施保护、军用土地利用、军队资产管理和遂行重大军事任务等方面,涉及的物权、合同、侵权责任等民事法律关系更加直接,产生的法律后果更加重大,更需要运用法治方式提高军事治理水平。
明法于心,守法于行。对军队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既要做带兵打仗的“高手”,也要做依法办事的“能手”,不断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官兵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部队安全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对广大官兵来说,要自觉做民法典的躬身践行者,学深悟透民法典的条文规定和精神实质,学会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民事纠纷,按照民法典的规定维护自身合法民事权益。
民法典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常抓不懈。军地有关职能部门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开展工作,不仅要熟悉运用民法典,还要熟悉运用同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与此同时,要支持司法机关依法开展民事司法工作,对司法机关执法办案活动给予积极配合,对官兵通过诉讼渠道解决矛盾纠纷给予理解支持,为官兵及其亲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有力帮助。
大国治理,机杼万端,法治始终是令人瞩目的关键词。让民法典的规章与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日常生活,必将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