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养殖户正在喂养奶牛。记者杜宪摄□本报记者贾旭鸿
“自从奶牛住进了‘公寓’,环境好,管理好,防疫好,产奶哗哗的,收入也直线上升,大伙儿甭提多高兴啦!”7月18日,站在现代化的“奶牛公寓”里,东亭镇土厚村村民王增绪乐得合不拢嘴儿,“以前在自家院子里拴养个三五头,技术没保障,卖奶成问题,牛粪一院子,气味难闻,总觉得身上有股洗不去的‘牛’味,怕人嫌都不敢凑人群近喽,现在每天喂完牛就穿得干干净净出去唠会儿嗑,这日子才算真的‘牛’气呢!”
这个“奶牛公寓”就是鲜丰养殖技术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奶牛养殖场。
2009年,在村党支部的积极引导下,土厚村依托毗邻大辛庄镇苗木专业乡的优势,大力发展苗木花卉种植业,全村80%以上的农民开始从事起苗木种植、销售及相关产业,苗木花卉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但是苗木产业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一村一品的种植模式还不能完全保障农民稳步快速增收。如何为农民广开增收渠道,成为村“两委”班子谋划的新课题。
“在深入调研走访中我们发现,村民对奶牛养殖很感兴趣,村里的散养户也迫切需要一个现代化的‘托牛所’,帮他们解决卖奶难、防疫难、环境差等问题。”村党支部书记王志永说,“散养户由于受防疫技术、管理水平、卫生条件等因素制约,生产出的牛奶往往卖不上好价钱,影响着农户增收。”
为了尽快帮农民拓宽致富渠道,2010年定州市鲜丰养殖技术专业合作社成立了。该合作社投资140多万元,完成了占地60亩的现代化挤奶大厅、高标准养殖区、生活区、办公区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多万元,安装了现代化挤奶设备。
2011年6月,村里的奶牛们相继入驻“奶牛公寓”,奶农们工作生活的环境彻底改变了。来自东北的养殖户孙计辉高兴地说:“我以前在黑龙江散养奶牛,听说这儿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就过来看看,结果令我非常满意,当时就决定长住下来,一下就买了40多头奶牛入驻。这种统一管理的生产模式有利于奶牛防病防疫,保证了奶牛健康和牛奶质量,解决了单家独户饲养的消毒、排污等困难,还解决了牛奶销路问题,让养殖户舒心、放心!”
要想进入这个被农户称作“奶牛公寓”的地方,必须先要经过一个消毒间,然后才能进入。在这个标准化的“奶牛公寓”里,有奶牛觅食散步的运动场,有设备齐全的喂食区,有机器挤奶间……“你看,这儿几乎看不到养殖户的身影,他们喂完牛就都回生活区休息了!”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
据介绍,该合作社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制定了规范的合作社章程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成立了监督机构并进行独立会计核算。合作社按照“能人带动、同业组合、互利合作、民主管理”的原则,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实行合同养殖,由合作社负责奶牛饲料供应、饲养管理技术指导、兽医诊治和疾病防疫及鲜奶收购等,农户仅负责奶牛饲养。目前,该合作社奶牛存栏560头,日产鲜奶4.2吨,并与光明奶业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为养殖户提供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服务,彻底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让农民增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养殖技术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让奶牛住进“奶牛公寓”改善了环境,改变了农户的养殖生产方式,增加了农民收入。下一步,我们打算实施合作社的二期工程,建设牧场式养殖小区,真正实现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让养殖户享受到更大的实惠!”村党支部书记王志永信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