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盛夏我和几位保定市文联的朋友受定州市文联的邀请,做了一次寻访定州古城文脉、文学采风之旅。
我们的车驶入定州时天刚放亮,于是我们首先来到了张寒晖广场。晨色熹微中,广场上已有不少晨练的人们,更有几个蘸着清水写“地书”的书法爱好者。其中一个6岁小男孩,在妈妈陪伴下,信手拈来,挥毫疾书。他妈妈告诉我们,这孩子从3岁就对《新华字典》情有独衷,抄起笔来就能写字。我们同行的保定书法家张治生顿觉遇到了一个小知音,对男童的地书频频颔首。张老师也不怠慢,当场表演了倒书、侧书,令人叫绝,引来了一片掌声。定州人爱文化的浓浓情结,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
按照安排,上午我们先参拜了文庙,接着走进贡院,并在近中午时寻访了“藏”在武警医院内套院的苏东坡“雪浪石”。文庙就是孔子庙,我爬过泰山,去过那里的孔子庙,但觉得定州文庙从气派上比山东曲阜的著名孔庙也并不差;贡院是乡间学子们考取功名的“大考堂”,我去过北京雍和宫对面的京城贡院——国子监,相比之下定州贡院规模虽小,但栩栩如生的“文曲星”雕像、巨幅的木制“状元”匾、大考堂的庄严、监考台居高临下的威仪,一应彰显著“为国举贤”的郑重与不苟;而苏轼当年留下的“雪浪石”更是历经千百年风雨沧桑,纹理依然清晰,且光滑明亮,仿佛仍向后人吟唱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中国文人豪情。
常言道:不登开元塔,枉来定州逛。上午10点半,我们登上了开元寺塔的顶层。透过塔窗俯瞰全定州,古城新貌尽收眼底,似有“把酒临风,飘然欲仙”之感。保定电视台的蜚哥、书法家张老师早已按捺不住,沉吟片刻,口占诗联,众人赞不绝口。我也不失时机拿出了我的“书法作品”:料敌塔。有人大呼:你写错了,应该是了望的“了”!到底谁是“老外”呢?奉命陪我们采风的定州文联的小李狡黠地笑了:“张翔老师写得对。开元塔兼有军事功能,当时防御周边敌国进攻,那个‘料’字,是指料事如神,对敌情清楚掌控在我们意料之中的意思。”我得到了褒奖,得意得不行。
“砍尽嘉山木,修成定州塔”。建于北宋咸平4年(公元1001年)的这座古塔,在我国乃至世界久负盛名:设计之精巧,建造之精湛,形象之大气,至今无与伦比。上世纪倒塌的前半壁,近年在地方政府的精心组织下由能工巧匠修复如初,巍峨耸立。我们在赞叹她的同时,也由衷地赞美定州人民珍爱古迹的种种壮举;更为我们保定沃土上矗立着这样一座闻名遐迩的地标性古塔而倍感自豪。
此行遗憾的是,晏阳初故居正在修缮中,我们没能前去凭吊和瞻仰,我对这位我国近代史上著名平民教育家的思想与学说也是仰慕已久的。不过没关系,这也给我们今后更多地到定州留下了“念想”,埋下了伏笔。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