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雪浪斋>>

一个继父的担当

时间:2018-05-11 09:18:15  来源:  作者:

                                                  刘瑞芹
01、杨大新是个苦命人。他生于五十年代,当时家里非常穷,他是家里的第五个孩子。家徒四壁的父母,看着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再看看比脸还干净的米缸、面缸,不得不含着眼泪把刚刚出生的杨大新送人。这样可以换来一些粮食,养活一家人。
    杨大新被送到了邻村一个家境一般无儿无女的家庭。
    杨大新八、九岁的时候,养父去世。他和养母相依为命。十四、五岁的时候,养母又因病去世。杨大新成了彻彻底底的孤儿。
    后来,他认识了同村比他大三岁的男孩钟小树。
    钟小树母亲死得早,两个同病相怜的男孩子成了最好的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
    钟小树二十岁娶妻生子,二十八岁得了尿毒症。后来撒手人寰。留下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钟小树去世以后,作为好朋友,杨大新看到钟小树的老婆李杏儿带着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很辛苦,就主动帮着做一些地里的重活儿。面对这个憨厚朴实的小伙子,李杏儿觉得很感激,有的时候就留他在家里吃饭。
    邻居大婶看到李杏儿孤儿寡母,杨大新又忠厚老实。而且杨大新跟钟小树以前也是朋友,所以就给他们提亲。两个人都没什么意见,就结婚了。因为当时村里计划生育抓得紧,李杏儿生完第三个孩子以后,就做了绝育手术,所以,她跟杨大新结婚以后,也没给他生过孩子。
    为这事,李杏儿觉得对不起杨大新。杨大新倒是很看得开。
    “这三个孩子都是咱们一手带大,不是跟我自己的孩子一样吗?”
02、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
李杏儿的两个女儿陆续出嫁。儿子也结婚了,按说,好日子终于到来了。
    有一天,李杏儿在北京打工的儿子小力,在工作的时候,突然晕倒了。
    送到医院以后,医生给做了检查,也没查出什么毛病。在医院养了几日,就出院了。可是出院以后,脑子却出现了异常,不能正常工作。后来只能回了老家。
    李杏儿和杨大新带着小力四处求医,北京、石家庄等地都跑遍了,都查不出任何毛病。只能住在本地的医院里,保守治疗。由于家里积蓄也不多,杨大新和李杏儿不得不四处借钱。
    首先是小力的两个姐姐,一个人拿出8万,一个人拿出5万,后又借了小力姑姑家2万。
    后来,小力出现了精神问题,住在医院里的时候,早上五点来钟,小力的媳妇上厕所的空档,小力就从医院里跑了出来。亲戚朋友还有医院出动几辆车,到处找他,也没找到。傍晚,在一个很偏僻的路段发现了奄奄一息的他。他全身是血,应该是遭遇了车祸。可是肇事车辆早已逃逸。
    过了几天,伤势太重的小力,终因抢救无效,死了。当时他才二十五岁。刚刚结婚两年,孩子才几个月。李杏儿哭得肝肠寸断。
    “你爹命短,活到了二十八,你连你爹的年纪也没活过,活了二十五年。老天爷为什么这么对我啊……”
03、
    小力走后,两个姐姐和亲戚们都觉得,钱虽然花了不少,但是人也走了。钱也不指望着要了,何况也不是外人。剩下老的老、小的小,能生活下去就不错了。
    小力的媳妇还年轻,小力走后不久,她就把几个月大的孩子留下,回到打工的城市。半年以后,她谈了对象,回了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家。
    开始,小力的孩子由杨大新和李杏儿抚养。一年后,已经改嫁后的小力媳妇,由于太想孩子,就要回了孩子的抚养权。
    杨大新和李杏儿虽然万般不舍,但是他们尊重孩子妈妈的意见。他们就坐着火车,含泪把孩子送了过去。并让村委会开了证明,给孩子办了户口等手续。
    过了两年,小力改嫁以后的媳妇,又打来了电话。说是她再婚以后,又生了一个孩子,加上现任丈夫跟前妻的两个孩子,自己跟小力的孩子,一共有4个孩子了,实在照顾不过来。能不能再把她跟小力的孩子送回来。
    杨大新说:“没问题。你想养他,我们给你送过去。你没能力养了,我们再去接回来。”
    杨大新老俩坐了十七、八个小时的火车,又从远在千里之外的南方,把孙子接了回来。
    一路上,老俩口为了省钱,连包泡面也舍不得买。实在饿了,就啃几口从家里带去的凉馒头。从火车上接点热水喝。
    村里也有人问杨大新:“你现在快六十了。这个孩子跟你一点血源关系也没有,由他妈抚养是应该的。你干嘛带回来,自己找累受?”
    杨大新说:“我不管什么血源不血源的。孩子没人管,总得有人管吧。况且,一个家里有个孩子,日子也有个奔头。等再过十几年,我有幸能活着的话,我有个头疼脑热的躺在床上了,小孙子能给我端碗热水,我就挺知足了。总比死在床上,多少天了也没人知道强吧?”
04、
    杨大新让李杏儿在家看孩子,自己托着近六十岁的身体,或者去村里盖房子的工地上打工,在农闲的时候,还跟小伙子一样,去离家很远的外地。几年下来,他辛苦打工,再加上地里的收成,一共攒了15万。
    杨大新早有这个打算,他要把之前小力看病借的钱,全部还上。
    小力的姐姐们听了杨大新的话,泪流满面。
    “爸,小力也走了,这钱我们也不要了。你不用这么辛苦,这些钱,你拿着跟妈一起过日子用吧。小力的孩子还没长大,也需要钱。”
    “不用,现在我还能挣。这些钱,虽然是为小力治病借的,可是他是我跟你妈的儿子,是我们借你们的,这钱就得还。你们上有老下有小的,挣个钱也不容易。不能因为这个,让你们在婆家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还小力姑姑家2万块钱的时候,小力的姑姑和姑父说什么也不要。
    “孩子都走了,你们现在人财两空。留下这点钱,抚养小孙子吧。”小力的姑父说。
    “不行,你们的心意我跟杏儿领了。这钱就得还。我谁的钱也不能欠。当初你们帮了我们,我们很感激。可是,这钱不能让你们打了水漂。”
    后来,在执意的坚持下,小力的姑父又退给杨大新5000,杨大新满怀感激地走了。
    杨大新一生,没有自己的亲孩子。他把三个孩子视如己出。在毫无血源关系的儿子得了病以后,举债全力为他医治。孩子医治无果走后,欠债15万,而且还都是亲戚的钱。这些钱,如果不还,别人也说不了什么。
    毕竟,现在一家就剩下了两位近六十岁的老人,还有一个才几岁的小孩子。
    欠的钱,是为跟自己没有血源关系的继子治病借的。杨大新辛苦挣来了十几万,也是还给跟继子有血源关系的至亲的钱。作为一个“局外人”,在还钱这件事上,他非要“掺和”进来,承担本可以不必承担的债务。
    杨大新身材并不高大,为人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是他骨子里却有一种信念: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个朴实农民作为继父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
下一篇: 城市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