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雪浪斋>>

父亲的哲学

时间:2020-07-07 09:49:11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父亲是在过了七十大寿的那年冬天去世的,至今已经有二十三年了。直到现在,方圆百里的乡亲们还经常念叨他,远在北京的我还会常常梦见他。

  苦难是父亲人生最好的学校。爷爷去世得早,作为长子的父亲很早就承担起了大家庭的重任。父亲不仅在苦难中变得坚强,更学会了许多常用的本领。父亲不仅干各种农活是把好手,而且耕地用的犁、耙等农用器具都是他自己做的。父亲还会打猎,杀猪宰羊,能编竹篓竹筐。父亲编打的棕绳不仅粗细均匀,还结实耐用。家里人上山干活穿的草鞋也都是父亲编织的。父亲从来没学过木工,可我上小学时的学校就是父亲领着几个小兄弟用木头盖起来的。这些技能一般都得专门拜师学习好几年,可父亲从来没拜过师,典型的自学成才,还是多专多能。

  父亲把子女的教育看得比自己的荣耀还重。父亲曾经担任过副乡长、民兵总队长和县人大代表,可父亲却在自己年富力强的时候把三个职务推荐给三个不同的人担任,那三个人后来都成了离休老干部,唯独我父亲去世时的身份还是个农民。我曾经问过父亲为什么当年不接着当领导?父亲说:当年当领导虽然很风光,可拿的补助很少,很难保证你的三个哥哥同时上学。好在我的三个哥哥还算都有些出息,也算是没有辜负父亲的一片良苦用心。

  我当时所在学校,一到五年级加起来才十个学生,就我一个老师。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所有的课都是我一个教。虽说只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在当时偏僻的农村也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了,能当个民办教师也算是有了比较体面的工作。在农村未成年就定亲甚至结婚的非常普遍。母亲去世后,父亲就一直逼着我相亲,而我一门心思想考大学。有个星期天我和父亲一起下地干活,父亲一会儿跟我提张家姑娘,一会儿跟我提李家闺女,我都置之不理。父亲非常恼火,说你不答应相亲就别在地里干活了。我说不干就不干,扛着锄头就回家了。

  自那以后,父亲知道我是铁了心想考大学,就再也没在我面前提过相亲订婚之类的事情。反而默默地创造各种条件支持我。特别是发现我有懈怠和放纵自己的时候,他比任何人都着急。记得暑假的一个下午,父亲一个人到农田干活了,由于阴雨天停电,我便点上蜡烛在家里看书。一位邻居到家里来串门,原本在看书的我,就和邻居下起了象棋。父亲回家看见我居然点着蜡烛在下象棋,气得一把拔掉蜡烛顺手就扔到了家门前的水稻田里。奇怪的是,当时的我除了恐惧,竟然没有一丝怨恨。从那以后,特别是在考上大学之前的日子里,我更加珍惜每一寸时光,没再敢其实也没再想有一丝的懈怠。父亲气愤拔蜡烛的那一幕至今还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直到现在还心存对父亲的敬畏和感激。

  现如今,我常常以哲人的口气对年轻人说:人不但要有梦想,更要有让梦想变成现实的行动,行为要和目标高度统一。虽然父亲说不出我现在这么有哲理的话,但我从内心感激他,敬仰他。父亲是伟大的行为哲学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我终于考上大学了,成了当地第一个考出来的本科生。父亲比谁都高兴,比谁都骄傲。虽然大学是自己考出来的,但父亲付出的不比我少。上了大学以后,我有事没事就给父亲写信,就是想让父亲一个生活孤独的老人精神不再太孤独。有趣的是,每当父亲收到我的信,就会迫不及待地借故自己年老眼花去找别人帮忙读信,同一封信找完张三念,又找李四念,还专门挑人多的时候,唯恐别人不知道他有个儿子在上大学。父亲还在家里专门腾出一个抽屉,收拾得干干净净,存放我寄给家里的每一封信。每封信都叠得整整齐齐,看得比什么都珍贵。

  父亲七十岁生日的时候,也是他一生过的最后一个生日,不巧赶上生病,家里来了很多亲戚朋友为他祝寿,寿宴都开席了,父亲还躺在床上。那时候我已经正式在北京工作了,事先也没告诉父亲他生日我能赶回去。当父亲见我突然出现在面前时,别提有多激动,父亲二话没说就起床了,随后热情地到每桌去敬酒。我一直坚信,人的精神力量是无比巨大的。

  父亲常说的两句话让我终生受益。一句是“千日烧香一时保佑”,另一句是“宁愿给能人背包裹,也不要帮孬人打官司”。农村人遇到难事、急事时会很无助就会去烧香拜佛。很多人往往是临时遇事才去抱佛脚,显得特别功利。父亲说的是求佛,实际上说的是做人。求佛和求人实际是一个理。做人不能因为一点点的付出马上就想有回报,或者想要有回报才去付出。更不能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宁愿给能人背包裹,也不要帮孬人打官司”指的是,只有经常和比自己出息的人相处,才能学到他人的长处,才能使自己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出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见贤才能思齐。如果总是和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表面上可以获得成就感,但也容易让人不思进取,裹足不前。父亲的话简洁明了,但深富哲理。

  父亲已经走了那么多年了,可是我还是经常会梦见他,特别是在我迷茫和懈怠的时候,好像冥冥之中父亲一直在给我某些警示。(笑石)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