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提高治理能力,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公路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这一使命和要求,汲取先进地区经验,查找差距、精准发力,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更好保障。
如今,行走在张家口的大地上,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宛如一条条舞动的彩带,串线成珠,联网成片,纵横交错,畅通了城乡路网,缩短了城乡距离,扩大了对外交往,带旺了百业发展。
织路网,修筑通衢大道
一场雨后,夏季的怀来一片碧绿。步入省道S241宝平线水毁公路重建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挥汗如雨地工作着,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受去年暴雨和洪水影响,我市国道G109京拉线、国道G112京环线、国道G110京青线、省道S353滦赤线、省道S505蒋京线5条国省干线公路和多条农村公路受损,涿鹿县、怀来县、下花园区、蔚县、赤城县5个县(区)人民群众出行受到较大影响。
为尽快恢复水毁路段正常通行,我市结合每个项目特点,因地制宜制定详细的施工总体计划,做到“一图一表一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同时,根据现场实际进度情况,及时做好动态调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开展比、学、赶、超竞赛,以及“六比一创”擂台赛活动。对施工中遇到的方案调整、技术问题、设计变更等,及时调整及时处理,为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严把原材料质量、工序验收等关口,确保重建道路和桥梁安全可靠、质量过硬。
据介绍,今年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改造目标任务736公里(其中灾后重建338公里),其中上半年计划建设改造目标任务370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685.26公里,占半年目标任务建设里程率的185.2%,其中完成农村公路增发国债资金灾后重建项目348.62公里。所有灾后重建项目6月底全部完成。
水毁公路恢复重建项目只是今年我市加快建设农村公路的真实写照。
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有出路。“近年来,我市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科学谋划农村公路项目,着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村庄为网点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进一步织密、织好农村公路网,农村公路覆盖范围、通达深度、管养水平、服务能力和质量安全显著提高。”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我市累计完成投资100亿元,新建改建“四好农村路”10132公里,全部乡镇实现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建制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车、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2000人以上建制村通双车道。
县道沟通城乡、乡道往来交织、村道阡陌纵横,一张“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农村交通网络已然织就。目前,我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94万公里,位居全省第二,有力保障了农村群众安全畅通出行。
强管理,提升通行能力
在万全区安家堡乡新羊屯村村头,一块牌子格外醒目,白底黑字标明村路里程、等级、路长、路管员等村路管理信息。
“这个牌子是路长信息公示牌,通过公示牌村民对村路情况可一目了然,便于村民的监督。”新羊屯村村支书说。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行政区域与公路行政等级,我市设立县、乡、村三级路长。县(区)级总路长由县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县(区)政府分管交通负责人任县级路长,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辖区内乡(镇)级路长、村级路长。各级路长为辖区内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和路域环境整治的负责人,督促辖区内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落实,协调解决突出问题。路段管理人员在路长的统一领导下,对责任路段的公路(含隧道、桥梁)、附属设施、路容路貌、交通秩序、绿化和环境卫生等实施全面综合管理,各级路长对总路长负责、下级路长对上级路长负责。
县长领衔的三级“路长制”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互推互促格局,各级路长活跃在一条条农村公路上,成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得力管家。“路长制”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夯实农村公路管理基层基础工作,还会进一步明确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由总路长、路长负责整治资金筹措,有效提升隐患排查治理能力,防止道路排查后无人管、无资金治理等问题。
目前,全市210个乡(镇)全部建立县、乡、村三级“路长制”管理机构,由行业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切实做到“有路必管、管必到位”。
精养护,保障百姓安全
6月20日一大早,沽源县长梁乡村民李大爷又开始了日复一日地巡路。2019年村里的公路竣工,李大爷有了一个“职务”-道路巡查员。
“道路清扫,整修路肩,清障除杂,排除安全隐患。”对于村路的日常养护,李大爷像照顾自家孩子一样精心。绿意满满、整洁干净的村路成了村里最靓的风景线。
三分建、七分养。针对农村公路分布广、线路长、管理难度大的特点,我市不断探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发展新规律,全面深化农村公路日常养护体制改革,构建起政府主导有力、行业管理得力、市场运作高效、群众积极参与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新模式。
为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我市紧扣“畅、洁、绿、美、安”标准,实行了县乡公路专业化养护、村级公路承包养护的模式。在县乡道路设置专业养护队伍,其他乡村级道路由乡村指定专人承包专业养护,基本达到了“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养护内容也由原来的简单路面清扫逐步扩大到路面修补、行道树栽植修建、路肩边坡整修、路基排水防护、桥涵一般性修缮等,不仅使路容路貌得到较大改观、路产路权得到有效保护,而且农村公路运营效益也得到明显提高。
如今,全市各县区、乡、村公路管护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坚持日常养护和重点养护相结合,基本形成了“公益岗”养护、“公司化”经营、“专业队伍”管理等多种养路护路模式。
全市1.94万公里农村公路全部列养,好路率达95%以上,路面干净整洁、路肩平整结实、边坡修整齐整、安全设施齐全、驾车视线良好,绘就了一路一景靓丽“风景线”。另外,怀来县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入选全省典型经验案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经验做法已向全市其他县区推广。
重运营,带动产业发展
“路通,一通百通。游客天天来,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西滩村村支书说。作为土生土长的西滩村人,回想起过去的日子,他直摆手:“致富奔小康想也不敢想。”
谈起目前的生活,村支书的幸福洋溢在脸上。“这几年,借助草原天路的优势,老百姓销售土特产品、开农家乐,日子过得好多了。”他说。
如今的幸福生活,源于2016年西滩村两条通往草原天路的连接线贯通。
近年来,随着草原天路旅游品牌日益叫响,游客也不断增多。村民们纷纷做起了旅游生意,利用农闲时节到草原天路上做些小买卖,出售自家出产的土豆、莜麦、亚麻等农产品;有些村民还在村里建起了农家乐,餐饮住宿一条龙服务,红红火火地发展起了乡村旅游。
不仅仅是西滩村,草原天路的旅游资源带动沿线及周边成千上万的农民增收致富,可谓是一条路带动了万家富。
今年,交通运输部门还完成了县道XT08草原天路张北段2024年改造提升(主线大中修)工程,进一步提升了草原天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旅游体验感。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四好农村路”带动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作用。怀来县以“四好农村路”为轴,以葡萄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平台,联动41家国际酒庄,打造中国最大葡萄酒庄集聚区,带动近10万农户增收致富。
“四好农村路”是盘活经济发展重要纽带。近年来,我市积极拓展农村公路运营模式,打造美丽路建设和“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点面结合,全面推进交旅融合发展,着力打造路衍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围绕“南有桑洋水路,北有草原天路”交旅融合战略,我市依托京藏、宣大高速以及张大、张呼、京张高铁和国省干线公路主动脉功能,充分发挥农村道路“毛细血管”作用,进一步加快“桑洋水路”风景大道建设,注重自然山水、历史文化以及人文资源相结合,连通更多产业园区项目,全面提升桑洋水路风景道的核心吸引力。持续推进草原天路品质提升改造,促进农村公路“行与畅,通与美”相得益彰。草原天路张北段年均接待游客约300万人次、车辆约86万辆次,旅游旺季每日接待自驾游车辆达6000多辆次;依托草原天路,先后发展了油篓沟镇喜顺沟、台路沟乡后大营滩等民宿旅游特色村,草原天路路网的旅游红利充分释放,直接受益群众达10万余元。还将农村公路建设与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等相结合,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怀来县以“四好农村路”为轴,以葡萄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平台,联动41家国际酒庄,打造中国最大葡萄酒庄集聚区,带动近10万农户增收致富,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服务保障。
另外,我市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客运物流融合运营,建立起以县城为中心、镇为中转、建制村为支点的三级农村客运衔接体系,实现公交线路与农村客运班线,通村客运的无缝衔接,真正实现了老百姓“出门走好路,抬脚上公交”的良好愿望。
如今,这些四通八达纵横在乡间的水泥道路,犹如一条条毛细血管,与国省干道、高速公路连在了一起。曾几何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令农村群众脚下生出多少无奈和辛酸。而现如今,柏油路、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路通了不仅方便了群众,更为人们打开了致富的窗口。(河山新闻记者孙晓亮 马明明 田宇翔 图片由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