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由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出品的《运河人家》特刊,入藏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这真是一份特别的礼物,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的这份特刊设计精美,内容丰富,详细介绍了关于各地大运河的动人故事,非常感谢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对大运河的宣传,我们会好好珍藏。”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讲解员吴蕾说。(6月25日河北新闻网)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留下的许多历史遗存,诉说着它昔日的辉煌。曾经,民众依航运谋生,运河两岸景点星布,文人墨客书画诗咏,运河文化也在岸边纤夫一声声的号子中绵延不断……而今,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6月22日在江苏扬州启动,这是一次对运河保护成绩的深情致敬,也是对运河非遗文化活动价值的精彩展示。
千年大运河贯穿南北,联通沿线8省(市)30余个城市,贯通吴越、两淮、齐鲁、燕赵等多个文化区域,带动了大半个中国的文化交流,织就出一条连接历史与未来、传承与发展的文化纽带。大运河河北段全长530公里,上连京津、下接鲁豫,流经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及雄安新区等地21个县(市、区),遗址完整、遗产资源丰富,是中国大运河中颇具北方特色的文化瑰宝。十年来,河北各地各部门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着力打造燕赵文化新高地。
水波动,文化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软实力,而大运河是一条线性文化带,是流动的文化,流淌着的不仅是奔流不息的河水,更延续着流淌千年的历史文脉。十年来,保护、传承、利用带来的变与不变,在大运河河北段接续上演、交替呈现,古老大运河焕发出时代新风貌。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京津冀三地坚持“一盘棋”,共同治理运河生态、推动旅游通航、修缮文物遗存,昔日运河繁华盛景正一步步穿越千年时空,更多地呈现出“渔唱樵讴听不辨,人声半在水声中”的文化盛景。
“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燕赵大地,大运河沿岸的一条条古街,一座座村镇,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盛。为了更好地保护运河文化遗产,河北省制定了《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与运河村镇共生的民俗非遗,诸如香河吹歌、景县铜胎画珐琅技艺、沧州木板大鼓、临西乱弹,以及八极拳、舞狮、夯歌等,共同组成了丰富生动的大运河非遗长卷,展示着大运河文化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蓬勃生命力,犹如珍珠散发着耀眼的光彩,风光更胜从前。
置诸全球视野,大运河是世界独有的仍在使用的活态线性文化遗产,必须坚守世界遗产关于“原真性、完整性”的保护标准和大运河活态遗产的特点,加强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让大运河成为能够润泽万世的一条生命之河。近年来,河北省深入挖掘大运河及沿岸的本地文化内涵,以“文旅融合+”的模式,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漕运文化、水利文化、船舶文化、非遗技艺等多元文化,在各个区段呈现出“和而不同”的文化风貌,让大运河真正“活”起来、“火”起来,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