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伟平
为充分利用唐河生态资源优势,我市持续推进唐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实施“揽河入城”工程,积极构建“以水润城、蓝绿交织”的城市景观。
在唐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土地退还工作中,砖路镇上下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稳步推进,400余户占用河滩地农户全部签订协议,仅用一天时间便完成唐河河道障碍物清理工作,为唐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造福子孙
河滩土地退还势在必行
俯瞰定州,蜿蜒唐河犹如精美“玉带”穿流而过。
唐河,作为滋养一代代定州人的“母亲河”,曾经因为河道干涸而黄沙漫天,而近几年夏季降水量比往年多三至五成,行洪压力增大,砖路镇丁村与庞村镇苏泉村交界处存在险工险段,如遇洪水,直接威胁开发区和城区群众、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唐河疏浚整治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唐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被列入2022年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位于唐河定州段上游,全长约29公里,项目包括生态水系工程和生态治理工程,是集“引、排、蓄、供”及生态、景观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益工程。其中生态水系工程分为引水段、过水段和显水段,主要通过河槽疏浚、生态槽开挖及生态潜坝的设置,解决河道淤积问题,有效减少洪涝灾害,提供防洪安全保障。
“这几年,唐河防汛形势严峻,我们村与苏泉村交界处丁字坝存在极大的行洪安全隐患。”丁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党增恩感慨万千,“尤其是遇到极端天气的时候,水流加大,严重危及我们村和下游村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唐河进行整治,不仅能消除这个隐患,还能提升人们的居住环境,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实事。”
担当作为
干事创业聚合力
算好时间账,挂出作战图。唐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生态水系工程启动后,砖路镇迅速成立唐河流域综合治理土地退还工作指挥部,下设政策解释组、入户走访组、土地丈量组、后勤保障组,履行“421”工作法,依法依规研究制定土地退还政策并完善修改工作方案,列出问题清单,将任务一一细化,分解到部门和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用心用情用力妥善处理好土地退还工作。
众人同心,其利断金。砖路镇强化要素保障、部门联动,与市发展改革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联合办公、通力协作,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现场解决土地退还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困难,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需退还河滩土地涉及丁村、王村、李村,共400余户961.3036亩,在市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镇上下夜以继日、合力攻坚,涉及的占用河滩地农户全部签订退还协议,仅一天时间便完成唐河河道障碍物清理任务……一个个土地退还工作的任务像“集结号”的片尾曲,再一次昭示了砖路镇唐河流域综合治理土地退还战场的艰辛历程。
倾心讲政策
干群共守“母亲河”
“不仅能提升唐河行洪能力,还将大大改善生态环境,住的环境也美了,这是福泽子孙后代的大好事”。自砖路镇唐河流域综合治理土地退还工作启动以来,这句话成了当地干部动员村民签订土地退还协议的“家常话”。
而对多年来耕作在河滩地上的农户来说,动员他们交回土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刚开始动员的时候,村民们不理解,我们只能挨家挨户上门解释,告诉他们唐河流域综合治理是为了给‘母亲河’一个更好的治理,更美的环境,只有生态好了,我们居住的环境才会更好。”砖路镇党委书记秦鹏告诉记者,“凭着这种共识,每一名干部将责任扛在肩上,想尽办法克服各种困难。村里的‘两委’干部和党员都非常支持工作,他们先从身边亲属的思想工作做起,一趟不行就两趟,两趟不行就再解释,不厌其烦将政策给群众说明白、讲清楚”。
群众的支持是顺利完成土地退还工作的关键。砖路镇把各村喇叭循环广播与微信群、朋友圈、明白纸等宣传形式相结合,全面深入讲解唐河流域综合治理的紧迫性和合法性,宣传到村到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出齐心协力守护“母亲河”的良好氛围。
“为加快工作进度,全体工作人员紧盯时间节点,七八月份的时候正值雨季,工作人员冒着大雨进村入户走访群众、解释政策,晚上十二点回到指挥部再汇总工作,分析研判白天的走访情况,直到凌晨一两点才结束当天的工作。”砖路镇党委副书记张姣介绍。在他们的努力下,让依靠河滩地为生的群众逐渐明白退还河滩地的重要性,得到了群众的广泛理解、支持和配合。
“一想到唐河环境会更加漂亮,我们就巴不得这一天早点到来,以后家人朋友们一起出门溜达,别提多开心了!”村民们纷纷表示,对唐河的明天充满期待。
随着唐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加紧施工,承载着无数定州人记忆的“母亲河”必然焕然一新,一幅天蓝水清岸绿生态美、宜居宜业宜游养人地的“七彩唐河”生态景观廊道画卷将在世人眼前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