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曼)我市为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积极助力夏秋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将“千万工程”的宝贵经验运用到爱国卫生工作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持续加强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不断破解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卫生城镇创建、健康城镇建设、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等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各项工作持续深入。
积极打造整洁有序的健康环境。紧密结合汛期强降雨洪涝灾害实际,广泛动员、迅速行动,全面组织开展灾后环境清理整治,全面清理淤泥、垃圾等,及时规范开展环境消毒消杀,加强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普及,严防灾后传染病发生。即日起至10月底,组织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聚焦学校、医院、车站等人员聚集场所和公厕、农贸市场、建筑工地、食品“三小”和公共场所“四小”行业等重点场所,持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紧盯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村庄和铁路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常态化开展清脏治乱大扫除,全面清理垃圾杂物,整治坑塘、填平坑洼地和积污地,彻底清除卫生死角,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设施和长效管理机制,努力提升薄弱环节卫生面貌。健全卫生保洁制度,落实“门前三包”规定,常态化开展周五清扫日活动,整治“十乱”现象,维护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卫生环境。广泛动员群众自己动手,积极开展家庭环境卫生大扫除,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居住环境。
科学有效降低病媒生物传播疾病风险。组织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和治理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以地下室、地下车库、民防工程、垃圾中转站等地下积水环境和商场超市、农贸市场、车站等人群集中活动场所,以及建筑(拆迁)工地、闲杂院落、老旧庭院、停车场、汽修厂、废品收购站等管理薄弱区域为重点,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栖息地,增加或整修防蝇防鼠设施,从源头上降低病媒生物孳生。本着环境治理为主、药物防制为辅的原则,广泛组织动员全社会,持续开展清理垃圾杂物等卫生治理活动,疏通沟渠、清除积水。通过群防群控、群策群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虫媒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广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农村大喇叭、宣传海报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视频号等各类新媒体,加强肠道传染病和乙脑、疟疾、流行性出血热等虫媒传染病,以及汛后卫生防疫及食品、饮用水卫生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升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卫生防病意识,进一步提高防病能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健康主题宣传,多角度、多渠道倡导群众坚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健康生活方式和办公理念,树牢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着力培育健康人群,涵养健康文化,形成人人讲卫生、重健康的浓厚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