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客户端讯(河北日报记者金卫卫)近年来,唐山市抢抓发展机遇,持续将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作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和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抓手。9月21日,记者走进唐山市高新区机器人体验展示中心,实地感受机器人技术与产品在各行业中的普及应用。据悉,目前唐山市已累计发展机器人企业100家,营业收入达42.15亿元,形成了以工业机器人为支撑、特种机器人为特色的“机器人+”产业体系。
拓展应用领域 优化产业生态
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冶炼巡检机器人、侦察子母机器人……一个由特种机器人组成的“机器人兵团”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智慧矿山、石油石化、电力、地铁、城市综合管廊等众多领域。这些车身涂成黄色,看起来体积不太大的机器人在火灾现场、地下矿井等“人不能及、人不能为”的特殊环境中发挥巨大作用,可有效提高救援安全性,减少人员伤亡风险。此外,“机器人+”在制造业、农业、医疗等应用领域的广泛推广,亦可有效吸引更多产业项目在唐山扎根布局。
加大支持力度 厚植创新土壤
近年来,唐山市高新区聚焦机器人产业蓝海,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厚植创新土壤,推进创新型企业平台化、网络化、高端化发展。唐山市高新区正着力打造活力规范的市场环境、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支持有潜力的人才及团队开发机器人应用场景产品,协助企业申报国家、省、市机器人领域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并对入选市级“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且项目投资额不低于100万元的,每项分别给予机器人相关企业和用户单位各20万元奖励,每家企业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企业点菜、政府买单” 更好发挥人才效能
科技人才是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唐山市高新区出台“智慧高新”人才政策20条,加快吸引高校毕业生、京津优质人才智力向高新区流动。对全职新引进到高新区用人单位工作的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省级领军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科研经费补贴和100万元安家费,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柔性引进机器人产业领军人才;采用“企业点菜、政府买单”方式,用人单位根据自身发展提出人才需求,政府负责统筹实施,对符合条件的,按“订单”为企业提供人才招聘、培训、上岗“一条龙”服务,并承担全部费用;支持高技能人才柔性流动,打破岗位、身份、地域等界限,通过兼职、服务、技术攻关、项目合作等方式,更好发挥人才效能。
精准精细 实施品牌塑造提升行动
品牌塑造是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质量品牌标准一体化建设。截至目前,唐山市高新区机器人企业拥有发明专利125项,实用新型专利536项,软件著作权541项,参与制定15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有力塑造了“唐山智造”品牌。
如今,机器人产业正成为唐山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唐山市把发展以壮大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突破口,强化拓展“机器人+”在各行业领域应用,助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从工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