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文化>>

耿耿忠心之臣,谆谆教诲之师

时间:2013-07-05 09:51:57  来源:  作者:

───读东坡知定州临行前状文

高纯林
摘要:高太后死后,哲宗亲政,王安石新党人物重上台,苏东坡被外放知定州。行前,哲宗拒绝陛辞。东坡上《朝辞赴定州论事状》,批评小皇帝不遵祖法、无理拒绝大臣陛辞;告诫其执政初要注意“下情之通塞”,自己应“自强不息”“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不急不躁。作为大臣,他忠心耿耿;作为老师,他谆谆教诲。本文结合当时形势,剖析状文内容,说明东坡为臣之忠心、为师之爱心与耐心。
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东坡被召离开黄州。第二年三月,神宗去世,年仅十岁的哲宗继位,高太后听政。一向喜读东坡诗文的高太后,根据神宗皇帝遗诏,十分器重东坡,时时保护他。此后,他过了五年高官生活───官至翰林学士兼侍读。此间,王安石新法的反对派首领司马光、吕公着相继去世,范纯仁又出知颍州。朝内形势,正如东坡词中说的“高处不胜寒”,群小们又千方百计继续找他的麻烦,要迫害他,但过不了太后这一关。东坡连章请求外放,终于在元四年(1089)三月被批准出知杭州。在杭州任上,他治运河、开六井、浚西湖、筑苏堤、设“安乐坊”(医院)、惩治****头目,政绩斐然。两年后被召回京城,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不久,又遭洛党攻击,出知颍州。一如既往,他为地方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如整治境内沟渠,疏浚颍州西湖。第二年二月改知扬州。八月,又以兵部尚书诏还。十一月复兼侍读。
哲宗元八年(1093)秋天,东坡遭遇两件不幸的事:八月,妻子王闰之病逝;九月,高太后寿终正寝。这两个女人是他一内一外的守护神。她们的去世预示着苏东坡的恶运又将到来。
高太后去世,十八岁的小皇帝亲政。新党人物立即围着他,出谋划策。高太后活着时,小皇帝就对祖母信任、重用的大臣不满;现在,他在新党骨干人物教唆下,整治反对王安石新法的人物了。第一个就是他的老师苏东坡。当月,皇帝就命东坡出知河北边境定州,而且拒绝其陛辞(当面向皇帝辞行)。本来老师有许多知心话要对他说,包括执政要点、个人言行等方面,却没有机会了。东坡临行前写了一篇状文:《朝辞赴定州论事状》。这时他还是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左朝奉郎。他顾不得皇帝对自己不满,仍以大臣兼老师的身份真心实意、有理有据、认真而又深情地对小皇帝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希望他亲政后,首先注意什么,先做些什么,后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不急于做什么。
文章重点阐述的是“下情之通塞”问题。东坡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天下治乱,出于下情之通塞”。国家治理得好与不好,关键在于下情能否上达,就是说,国家要治理得好,君与臣、官员与百姓,上下沟通,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使接近皇帝的人,也是对上阳逢阴违,相互猜忌,勾心斗角,违法乱纪,只为私利。这就必然危害朝廷,危害国家,危害百姓。
《周易》是“五经”之一,小皇帝肯定读过,所以东坡首先引用《易》作论据:“天地交,泰。”“上下交而其志同”。天与地,也可以说是上与下,交往沟通,同心同德,就会带来团结、安定。假如做不到这一点,就要坏事,甚至亡国:“天地不交,否。”“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无邦者,亡国之谓也。”老师很不客气地警告小皇帝:不明下情,危及国家。这不是危言耸听,有历史教训。“……唐明皇,中兴刑措之君也,而天宝之末,小人在位,下情不通。则鲜于仲通以二十万人全军陷没于泸南,明皇不知,驯至起事,至安禄山,兵已过河,而明皇犹以为忠臣。此无他,下情不通,耳目壅蔽,则其渐至于此也。”历史教训有了,回到现实来看:陛下你为政九年,“除执政台谏外,未尝与群臣接。”这种不正常现象,因有太后听政,上下没有人说你不对;现在太后仙逝,皇帝亲自执政掌权了,“当以通下情、除壅蔽为急务。”
作为相处五年之久的老师,应该是亲近的人了吧(“臣备位讲读,日侍惟幄,前后五年可为亲近。”),他情不自禁地联系自己说:我马上就要离开京城远去河北边境。肩上担子很重。这是头等大事,我有什么想法,一定及时向你奏明。你也应当“垂意听纳”至于临别前,不肯“陛辞”,苏老师说:“祖宗之法,边帅当上殿面辞,而陛下独以本任阙官迎接为词,降旨拒臣不令上殿,是何义也?”就是说,你这样做,从君臣关系看,祖宗订的法规,你不执行,影响上下沟通,有违祖训,是大不敬;从师生关系看,你拒师面辞,太无情义。“有识之士,皆谓陛下厌闻人言,意轻边事。”这可不是好兆头啊!一席教训,可说是无私无畏,大胆直言,为国亦为君。这里给小皇帝一点压力,希望他亲政之初,别走上斜路;真是苦口婆心,仁至义尽。既含忠心,又具爱心。这是第二点。
老师还要讲第三点。他引《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帝出乎震,相见乎离。”天体有规律地运行,永不停息。君子效法天道,也要自强不息,不依赖外力推动。君与臣、官与民相聚,光明正大,和谐美丽。此为大治。他又批评说:“今陛下听政之初,不行乘干出震见离之道……此朝廷有识所以惊疑而忧虑也。”
苏老师怕这个不专心的学生还接受不了,又将笔宕开,讲“古之圣人”为要有所为,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身在晦暗不明之地,观察明白畅亮之处,也可以说,处在对事物还不甚清楚的时候要多观察,以明事理;处在事物平静之时,观察周围动态变化。这样不要几年,必然能“知厉害之真,识邪正之实”。然后,“应物而作,故作而无不成。”
意见提出后,老师又以两个小故事作比,说明事理。第一、船上掌舵的人常担心“水道之曲折”,而岸上旁观者常常看得比较清楚。为什么?因为前者处于不断变动之中,注意力分散;而后者则在较固定的地方静静地注意力集中。第二、下棋的双方没有步步走对、盘盘取胜的,因为他们在不断地运动,而他们的注意力又全部集中在一心取胜上。而袖手旁观者因为处于心平气和中,所以看棋步步清楚。由此可见,像你这样做人主的人,就应该“常静而无心”,即静观默想大事,而后产生自己的主见。做到这一点,“天下其孰能欺之?”世界上还有谁能欺负你啊?!
苏老师担心小皇帝刚执政,急功近利,又以历史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启发他:“汉景帝即位之初,首用晁错,更易法令,黜削诸侯,虽成七国之变。景帝往来两宫间,寒心者数月,终身不敢复言兵。”汉武帝即位不久,就出兵攻打周围少数民族。战争带来很大祸害。他30多年后才悟其错,悔恨当初冒失,沉痛下诏,“封宰相为富民侯”,欲使百姓富裕、安康。当然,他们虽然事后有悔,但总不如汉文帝。文帝“常静无心,终始无悔”,他早悟出不该急于求成,要先静观其变。
最后,老师又以治病用药作比。他说:“为政如用药方。今天下虽未大治,实无大病。……虽未能尽除小疾,然贤于误服恶药、觊万一之利,而得不救之祸者远矣。”苏老师,贤臣也!终于写出最担心的事了。小皇帝啊,你别被新党人物所蛊惑,朝政再起风波,带来大乱!
这篇文章虽然是呈给皇帝看的奏章,也可以判定为一篇很漂亮的议论文,更算得上是老师给学生的临别赠言───最后教诲。文章针对实际,有的放矢,主题突出,条理明晰,有理有情、具体生动,有说服力。体现了东坡先生的一贯文风:文理自然,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随心所欲,无拘无束,汪洋恣肆,挥洒自如。东坡公不愧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之妙,落笔即现。




 

责任编辑:
下一篇: 成语典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