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文化>>

千年古塔雄姿依旧神秘文化传诵千古

时间:2013-12-20 10:14:57  来源:  作者:

前段时间,我有幸随上级媒体记者对定州开元寺古塔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做了实地采访。
我随他们驱车来到了城里南街东侧,东大街南侧,座北朝南的一处宽阔的院落,东南角是一座现代仿古四合院。前行,甬路东侧是一座面阔五间的文物陈列室,其内展有许多与宝塔有关的文物。院落里,花繁叶茂,空中的蝴蝶翩翩起舞,抬头便是巍峨耸立的宝塔。
定州的标志性建筑
我们看到了塔的全貌。塔高83.7米,为11层楼阁式建筑,是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的古塔,有“中华第一塔”之美誉,有“中山巨观”之美称。
塔因定州古朴而神圣,定州因塔美丽而迷人,令人神往。
导游很自豪地讲着,古城定州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五帝时期,尧受封为唐侯,筑城于唐河之岸的唐城村。商时这里建有方国……后燕慕容宝永康二年(397年),北魏鲜卑人拓跋?n率军攻陷中山,在中山设安州(取希望安宁之意),治所在中山。北魏天兴三年(400年),将安州改为定州(取平定天下之意),始有定州之名。
定州自南北朝历经唐宋直至明清,一直是我国北方重镇,佛教文化的中心。北宋定州的佛教活动极其兴盛,寺院林立,香火旺盛,且寺内所需,由朝廷供给,可见佛教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千年古塔肩负着佛事军事等使命,自然而然给它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历代帝王将相留下了众多铭文题记,新中国的领袖曾在这里驻足。新时期,宝塔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它融入了众多文化信息的艺术宝库,它是定州的象征和标志。
定州塔的独特设计
我们随导游向塔的方向走去,不由得为它精彩绝伦的每一处细节所震撼。塔的形制为八角楼阁式,由塔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十一级,从下至上按比例逐层收缩,塔身外部每层用砖叠涩挑出短檐,檐下悬挂风铃。
从第一层的东北之门,进入了塔内,中心位置上设有塔内最大的佛龛,称中心佛龛,佛龛顶部是穹窿顶的藻井,四周有斗拱承托。正中原供奉一尊泥塑彩绘立佛,据《定州志》记载:“高可盈丈”,文革期间被毁。现承托佛像的石座尚存,青石质地,正六边形,中间有孔,周圈有精美的雕刻。座下即是传说中通向龙宫的海眼。
由中心佛龛沿阶而上,到了第二层,我们看到了塔的基本结构,大塔套着小塔,之间形成八角形的回廊,至十一层皆如此。相邻的上下两层之间,在内塔中设有升登的踏道,上下相邻的踏道,相对垂直,呈不相交的异面直线。内塔留有窑洞式的佛龛。在回廊内转过九十度(或二百七十度),可继续盘旋登高。这样的设计,可使塔体四面受力均匀。回廊的顶部(1-7层)设有斗拱,下垫平板枋,上承平棋,平棋上浮雕各式各样的精美纹饰。每层均开券门兼有窗口的功能,可以远眺市区甚至广袤的大平原。它高超的设计,不由得让我们惊叹,它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勤劳智慧的先民为我们筑起了文明的丰碑。
建塔经过及功能
我们在第二层看到了一块“功德主”石碑,记载了建塔的详细情况,有“咸平四年岁次辛丑七月庚午朔十八日丁亥丙时建……”的字样。史料称,宋太宗时期,开元寺僧人会能奉旨去天竺国取经,得“舍利子”归。咸平四年(1001年),皇帝诏会能建塔,宋仁宗时期才得以竣工,历时50多年。工程浩大,有“砍尽嘉山木,修成定州塔”之说。塔建于开元寺内,用来珍藏舍利和经卷,故称“开元寺塔”。
接着我们随导游登上了第三层,导游提示,相传塔内有苏东坡的墨迹。果然,我们在西券门墙壁上发现了宋四家风格的墨书题记。不由得让我想起了2010年上拍的黄庭坚的作品《砥柱铭》,价值4.4亿。两者均为行书,风格极似,凝练有力,结构独特。书法以塔壁为载体,可以满足多数书法爱好者的欣赏愿望。到第四层,东券门对面,踏道北侧墙壁上嵌有明代的石刻题记,并悬挂其拓片,是董其昌的韵味,董字飘逸空灵,神气十足。
我们虽然只登上了第7层,依然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触。北宋时期,宋辽对峙,定州地处边陲,军事地位十分重要。登塔可望契丹,了解敌情,故又称“料敌塔”。相传,杨六郎正是利用此塔打败了辽寇。当年,杨家将被困,粮草匮乏,心急如焚,便登塔望,见辽军驻扎唐河岸边,跃跃欲试。宋军忽生一计,把谷糠草料撒在了高大的汉墓群之上,遥望极似粮囤。辽探马回报宋粮草堆积如山,辽军惊慌失措,士气大减,于是放弃了等宋军粮草殆尽,再突围的计划。而宋军一鼓作气,冲出重围,杀退了辽军,反败为胜。
一座开元寺古塔,千年佛教兴衰的见证
导游带有很迷惑的神情说,开元寺毁于何时,并不知晓。我不得不查阅史料,借用一下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开元寺位于定州城内,历史上曾几立几毁,至今除开元寺塔外,其他建筑已荡然无存。相关文献和出土的实物表明,开元寺的前身可追溯到北魏太和十六年(492年)兴建的七帝寺。“七帝”指北魏开国以来的七位皇帝,建七帝寺意在为七帝祈福。开元寺塔的位置应该是北魏七帝寺所在,七帝寺是开元寺的前身。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武帝灭佛,七帝寺遭受毁灭性打击。而后,隋文帝杨坚大力推行佛教,开皇初年七帝寺得以恢复,开皇十六年,七帝寺更名为正解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为开元寺,沿用至今。
唐会昌年间的灭佛运动,使定州开元寺遭受沉重打击,唐代的开元寺大殿大概毁于此时。五代时期,开元寺仍然是北方地区重要的寺院之一,曾派出僧人参学四方。北宋时期,开元寺作为定州乃至中国北方的著名寺院,除了具有佛教宣传佛法,政治上为皇家祈福的作用外,还赋予了军事上的作用───望北方军情。塔前有蔚为壮观的大殿及东西配殿。据碑刻记载,北宋建塔前后,开元寺曾分上生院、上生阁、百法院等院落。金代,开元寺下辖毗卢院(后改为崇教院)和圆教院,毗卢院位于开元寺的东南方向。元代开元寺仍受到皇家的重视,依旧是北方重要的大寺院。明代开元寺下属的毗卢院(即金代的崇教院),另立为毗卢寺,明代对开元寺塔的大修,多达四次。清前期,开元寺仍然存在,按有关资料推断,开元寺殿堂建筑毁于道光戊戌年(1839年)以前,而被毁的具体时间和原因,至今未发现。
科学揭秘千年古塔之谜
古塔自建成,历经多次自然灾害的摧残。其中最为惊心动魄的一次,发生于光绪十年(1884年)六月,开元寺塔在强烈的地震冲击下,耸立了800余年的塔身之东北侧,从上至下坍塌坠落。塔的东北角塌陷,并非偶然,更不是神鬼作怪。因为定州是季风气候,雨雪天多东北风,用于粘合的石灰粘土,潮湿冰冻以后,风化则分解,潮湿也致使作为拉筋的木材腐朽,加之东北角为上塔之处,且地基碱化严重,都是此角坠落的原因。
上世纪80年代,国家文物局做出了复原修缮古塔的决定,迅速成立了修塔指挥部,古建专家、力学专家、设计专家云集定州,动用了上万根优质杉木架杆,用最优质的材料,最优良的施工,对宝塔进行了为期十多年的修复,是声势最为浩大的一次维修工程,于本世纪初才对外开放。
美丽的传说
皇帝降旨建塔,定州知府不敢怠慢。召集了众多能工巧匠,均无奈塔身太高,束手无策。知府一怒之下,众工匠被斩,只剩一人。他惴惴不安地回到了家,茶饭不思,睡梦中见一鹤发童颜的老人,问道:“你有何事,痛不欲生?”工匠诉其因,老人劝道:“吾本有心帮你,但老朽年迈,已是土埋没脖之人,力不从心啊。”说完老人便拂袖而去。工匠回味梦里老人之语,茅塞顿开,悟出了屯土建塔的方案。即建塔一层,土屯一级,一直到塔顶。相传,塔建到顶层时,堆积而起的土坡一直延伸到了距塔基以北十华里以外的唐城村。
会能高僧欲建高塔,卖鸡蛋的老汉前来对他说:“你想建塔并不难,只要你将这篮鸡蛋摞多高,你就建几层。”会能想:“圆卵不能垒高,方砖则可以垒高也。”于是,让人将方砖垒摞而起,谁知老汉微吹一口气,将砖吹到,会能始悟。也是在梦中,见六位仙人背靠在船上睡觉,虽风浪大作而始终不倒。于是,古塔的地基采用了“仙人睡”的建构形式。
很久以前,雷神奉玉帝之命,捉拿藏在塔底殃及定州百姓的妖孽,一不小心,对宝塔造成了伤害。玉帝大怒,罚雷神来到人间修塔。一日,锯盆锯碗的手艺人,吆喝“钉大家伙”,对拿着盆碗的客户置之不理,当地百姓很生气地说:“嫌小,你有本事锔定州塔!”。不料,正好迎合了这位手艺人的心愿。第二天,人们看到塔身的裂缝不见了,宝塔真的修好了,锔钉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责任编辑:
下一篇: 文庙之西庙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