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文化>>

《陋室铭》的来历

时间:2013-12-27 10:57:58  来源:  作者:

刘禹锡关心黎民百姓,要求革新,得罪了权贵宠臣,他们在皇帝面前讲了他的坏话,一下被贬谪到大江北边的和州当通判。
和州知府姓策,是个赃官,见刘禹锡傲岸不俗,不买他的帐,也未给他行贿,对刘禹锡很是不满,便蓄意给他小鞋穿。按规定通判的住处应是三间三厦的屋子,一恼火,策知州就在城南门给了刘禹锡三间小屋子,想给刘禹锡来个下马威。哪知刘禹锡豁达大度,对策知州的诡计并不理会,对屋子大小,也不放在心上,收拾了一下便住进去。虽然新居不宽敞,但屋临大江,推窗便可以看到浩瀚的江面,白帆点点,来往游弋,刘禹锡一高兴,便写了一副对联挂了起来:“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每日在屋内读书作诗,累了,就眺望江景,依然不买策知州的帐。
几天后,策知州向书丞问道:“刘禹锡住到那里咋样?”
“心安理得,读书写诗。还挂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表明心志的对联!”
“呵,还真有点硬劲咧!”
策知州停了片刻,又吩咐书丞道:“给刘禹锡搬个家,房子再缩小一半。看看他是否还有劲‘争辩’!”
书丞遵命,便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南门搬到北门,房子只给一间半。
刘禹锡搬家了,看看屋子又缩小了一半,他是“一点就明”的精灵人,怎么会不明白这是策知州在故意刁难他呢?可是他还是不急不躁,心平气和,依然对策知州不理不睬。
北门面对德胜河,河堤边是一排排柳树,绿如翡翠,摇曳多姿,风景如画。刘禹锡看看景色,又即兴写了两句:“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又把对联挂了起来。他还是照旧干他的老行当:读书写诗文。
过了一阵子,策知州见刘禹锡仍不买帐。刘禹锡不烦恼,他烦恼了;刘禹锡不急躁,他急躁了;便找来书丞商量。书丞也无可奈何地叹口气说:“刘禹锡是个书呆子,没有招对他!”
“嘿嘿!”
策知州听了直冷笑,他本是个有名的刁钻古怪的家伙。笑后说:“猴子不上树,多打三遍锣。我就不信整治不倒他。现在再给他搬个家,只给一间屋子,看他还玩什么猴?”
于是,书丞便在城中找了一间屋子,又让刘禹锡搬家。刘禹锡自到和州,半年时光不到,便搬了三次家。常言说,“搬家三年穷”。刘禹锡是个清官,虽然宦囊不富,但是他有一些心爱的诗文,搬来搬去挺烦人的。刘禹锡心想,你们作弄我,要我愁,我偏乐;要我忧,我偏喜;让你们搬石头去砸天!
一到住处,刘禹锡四面瞧瞧,小屋旁长了一棵枯树,枯树四周的树并不因枯树的存在而停止生长,照样争荣竞秀,长得茂茂盛盛的。刘禹锡看着看着,一下豁然明白,便提笔又写了一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虽然一间斗室,仅容一床一桌一椅,可是刘禹锡因搬到新住处,写了新联,很满意,心里还是舒坦的。
光阴象江水一样逝去,一个月下来,策知州还不见刘禹锡前来赔礼道歉。刘禹锡身住斗室象“得其所哉”,而策知州自己却象“失其所在”。惶惶不宁地又把书丞找来说:“你去瞧瞧,看看那家伙在那一间屋里搞啥名堂?”
书丞去了,回来说:“大人,我早就说了,那家伙是个书呆子,屋子大小不管,还是搞那些看书、写诗、挂联的玩艺!”
策知州听了,气狠狠地说:“好个顽固的家伙!”
一瞥眼看到衙门前放了块三尺多长、八寸宽的青石,就对书丞说:“书丞,你把门前的石条,找人抬去送给他,羞羞他───顽固得象石头!”
于是,书丞找人抬了石条,亲自送到刘禹锡的住处。
刘禹锡在小屋住了一个月,处处跟策知州反着来,觉得怪惬意的。这天,心情恬静,欣然命笔,写了一篇小屋陋室的赞文,正写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时,恰好书丞送石条来到门口。书丞说:“刘通判,和州土多缺石,石条倒是很稀罕的物件。知州大人看你初到,想交个朋友,送一块石条给你做个纪念。”
刘禹锡见到光滑滑的一块石条,非常喜爱,特别听到做个纪念,心里一亮,想:我的小屋陋室的赞文写好,正愁没地方刻咧,来得正好。板着的脸孔顿时舒展开来,一改过去见到师爷沉默无言的场面,笑咧咧地说:“请谢策知州,刘某到此,有了这块石条,也不虚此行啦!”
书丞心想,知州大人是有意羞他的,他竟然象得了宝似地高兴,把“丑”字当“五”字念,真不晓得他心里究竟打的是什么小九九!赶忙告辞了。
刘禹锡写好文章后,命题为《陋室铭》,让石匠刻在石条上,放在屋前。这事传到京城,忠臣们替他在皇上面前奏本:刘禹锡虽身居陋室,仍不改其高洁,可羡可敬;策知州蓄意作践贤良,可恶可耻!于是,皇上革了策知州的职,擢升刘禹锡为和州刺史。不久,又召回京城。
作为古迹的《陋室铭》碑刻,一直保留在和州,供人们观赏。
黎邦农搜集整理




 

责任编辑:
下一篇: 定州吹歌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