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新闻>>

点“绿”成金!跨界种养绘丰景

时间:2025-01-14 15:58:27  来源:保定日报  作者: 邸志永 安亚静  见习记者 丁梦圆

开栏语 又是一年新春,在这个万象更新的重要节点,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涌动着生机与活力。我们踏着寒冬的节点,向着温暖的新春再出发。

在2.2万平方公里的保定大地上,你能看到城市守护者在寒风中坚守的身影,能听到乡村振兴一线开拓者的心声,能感受到各行各业为美好生活拼搏的蓬勃力量。这些火热的基层一线故事,是新春最温暖的注脚,也是时代前行的生动写照。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再造一个新保定”的交卷之年。举全市之力攻坚新颜值、决胜“十四五”,聚焦新颜值、新消费、新产业,发展不等人,时间不等人,奋力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更不等人。

今起,本报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记者们深入到城市的大街小巷、乡村的田间地头、建设的施工一线,企业的生产车间等,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充满温度的镜头,记录下基层工作者的坚守与奉献、普通人的幸福与憧憬、创业者的付出与喜悦。每一个故事,都彰显着奋斗者的风采;每一幅画面,都定格着新春的独特魅力。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报道,能让大家真切感受到新春的多元魅力,体会到奋斗者带来的力量,愿大家都能在新春里收获满满的温暖与希望。敬请关注。

河北良丰晓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鸟瞰图。      资料片

□保定日报记者 邸志永 安亚静  见习记者 丁梦圆

1月13日,腊月十四,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

在位于定兴县长安城村的河北良丰晓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鱼粮菜共生”的和谐场景跃然眼前:成群的鲈鱼在节能鱼舱中畅游,一旁的芹菜郁郁葱葱,经过处理的养鱼尾水浇灌着黑小麦,180亩的“小生态圈”实现良性循环。

绿色是现代农业的鲜明底色。良丰晓月紧跟时代步伐,完善循环种养模式,延链补链强链,走出一条绿色农业创新发展的致富路。

种养“混搭”,一池碧水循环使用

“我们这儿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养鱼的水经过微生物分解后释放出养分,变成自带有机肥的营养液供给蔬菜,蔬菜根系吸收水中的养分,将水净化,再回流到鱼池,供鱼生长。”良丰晓月总经理梁卓介绍。

为何会选择这一独特的“鱼粮菜共生”种植养殖模式呢?梁卓笑着告诉记者:“这也算是我父亲的初心吧,他一直想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

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需要勇气。2019年,在北京从事消防工程的梁志强通过定兴县招商引资政策,回到老家长安城村投资建厂。受父亲影响,95后的梁卓也回到家乡。父子二人详细规划后,决定养殖鲈鱼。

设施化养鲈鱼,比外塘养殖的密度要高很多,稍不注意水质就会发生污染,导致死鱼的情况发生。

怎样才能既实现高密度养鱼,又不让水质变差呢?梁氏父子先后走过荷兰、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学习先进的现代化设施农业,自主研发建设生态智能数字化节能鱼舱,“有了‘数智’加持,不仅能够精准控温,还能净化水质,极大提升养殖密度和效率。”梁卓感慨地说。

然而,新的挑战接踵而至。鲈鱼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粪便和饵料残渣,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但换个角度思考,这些粪便和残饵又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肥料,如果施用到蔬菜上,不是一举两得吗?

2020年,在北京农学院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农业农村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开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师光禄教授的帮助下,良丰晓月成功构建“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独立生态循环系统。利用全循环水养殖技术,108个鱼池每套系统(4个池子)每天补水量仅需8立方米左右,相比传统工厂化养殖企业的大排大换,良丰晓月的尾水利用率高达90%,能源节省率达50%。

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发展新动能

早上7时,良丰晓月的净鱼宰杀车间里,工人们已经忙活起来。打鳞、去腮、去内脏,刚出水的鲈鱼经过一系列操作,被送到流水线上进行真空包装。据工作人员孙萌介绍,这条生产线每小时可以处理2000斤鲈鱼。

目前,“三去鲈鱼”已经在预制菜市场中闯出门路。梁卓表示,去年全公司销售额约1200万元。未来,他们将加大研发力度,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开发鱼排、鱼柳、鱼酱等产品和即烹类预制菜。

“江苏、浙江、广东是鲈鱼的主产区,从南方运到京津再到消费者手中要耗时好几天。定兴北距北京89公里,东至天津122公里,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我们把目光落在京津市场。”梁卓坦言,定兴地缘优势明显,一天内即可到达京津的企业、超市。

除预制菜外,将农业产业与微藻产业、制造服务业等领域有机融合,也是良丰晓月延链补链强链的“利器”。

“在利用微藻解决养殖尾水过程中,我们发现微藻是很有潜力的开发项目。”梁卓介绍说。如今,该公司已建立企业微藻藻种库,研发微藻自动化智能扩培设备、小型化应用场景智能设备,落地多个大田肥料植物营养液产品,还开发了含有天然虾青素的口服液等产品,与武汉江汉大学签订水蛭素成果转化协议。

同时,良丰晓月紧抓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鱼舱设备这一核心优势,积极探索为其他企业参与水产养殖提供智能化管理模式。目前,已成功为天津国本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立体种植养殖的水产大棚,既符合天津本地政策要求,又能一边养殖、一边种菜,养殖效益提高40%。

把握发展大势,打造现代农业新样板

易县豹子峪村有一处闲置塘坝,距离清西陵游客中心不过10公里,三面环山,碧波荡漾,起伏的山峦在水中勾勒出一幅北国独有的水墨画卷。

2024年5月,塘坝承包人找到良丰晓月,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用藻种技术改善水质,并尝试在此养殖鱼类,让闲置的塘坝重焕生机。良丰晓月也秉持着“资源不闲置,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双方一拍即合,一场关于生态与经济的“实验”悄然拉开序幕。

行动迅速而有力。良丰晓月团队精心挑选适宜的鱼苗,为豹子峪村的塘坝量身定制一套科学的养殖方案。从5月份投放鱼苗到10月份的渔获,30亩的塘坝产出8000斤鲈鱼,营收达16万元。

“保定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像豹子峪村这样的废弃塘坝不在少数,它们大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前,肩负着防洪与灌溉的历史使命。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这些塘坝更像是被遗忘的宝藏,等待着被重新发掘和利用。”梁卓感慨地说。他们希望通过豹子峪村的成功案例,激发更多地区的灵感,让沉睡的塘坝焕发新生,成为乡村振兴的又一引擎。

早在2019年,良丰晓月就投身绿色农业发展浪潮,响应加强校企地合作号召,用好高校专家团队、博士农场、优惠政策等资源,推动成果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养殖基地门口,“保定市博士农场”的牌子在仲冬阳光下照得反光。良丰晓月与河北农业大学、江汉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博士团队合作,建立良丰晓月土壤方舟博士农场,专注原位微藻藻种库的研究,把最新微藻生物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转化到示范田和养殖系统当中,形成了经济、环保效益双高的智慧农业新样板。

“在瞄准京津冀市场后,我们便开始布局预制菜项目,目前已经与天和晟、四季民福、民福居、北平楼等多家北京大型连锁餐饮公司签订初步框架协议。”梁卓介绍说,其注册公司北京耕天下也是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一边吸引北京人才聚集,壮大良丰晓月的“最强大脑”,一边加快布局合成蛋白、碳汇开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我们除了养鱼、种菜之外,还会做精做深农产品加工,定期组织科普教育,吸引京津游客来定兴,再逐步带动村里农家乐、民宿的发展和土产品的销售。”梁卓笑着说,“新的一年,要再加把劲儿,把一二三产全部带动起来。”

■短评

向“绿”而行,点“绿”成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要求。紧盯方向,稳扎稳打,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更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河北良丰晓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打造“鱼粮菜共生”循环种养生态模式,实现鲈鱼亩均年产量6万斤,产值超百万,用地效率提升20倍,尾水综合利用率高达90%以上,接近“零排污”,彻底打破传统渔业高耗水的局面,形成了经济、环保效益双高的智慧农业新样板。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期待保定农业向“绿”而行,涌现出更多像良丰晓月这样的绿色农业企业,共同绘就更加美丽的广阔田野、绿水青山,点“绿”成金,书写乡村振兴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