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丽乡村>>

“种”下光伏斩掉穷根

时间:2016-12-02 09:39:01  来源:  作者:

在确定扶贫项目中,砖路镇对全镇产业摸底调研,进村入户征求群众意见,把决策权交给广大干部群众,交给贫困家庭,借助”河北省光伏产业示范镇”优势―――

 

□本报记者赵海涛张玉凤
    在前往砖路镇南渠河村的路上,远远地就看到村内屋顶上银光闪耀。走近细瞧,原来是一排排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在冬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砖路镇党委副书记鲁川说:“千万别小瞧这些太阳能发电板,它们可是砖路镇贫困群众的‘聚宝盆’”。
    精确识别,找准原因,迈好扶贫第一步
    “建成全面小康,不能让一个人掉队。”为了让贫困人口摆脱困境,迈向富裕,砖路镇按照全市统一安排,紧盯“精准”二字,对扶贫资源精细化配置,对贫困农户精准化识别,精准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向贫困户倾斜和聚集,探索出一条拔掉“穷根”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
    “精确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鲁川说。
    为了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砖路镇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各村由村民提出申请,村民小组汇总后申报,再通过村民代表、党员、村“两委”班子成员、包村干部等进行民主评议,最后确定贫困户,并张榜公示,让群众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确保了贫困户认定工作透明公开、公平公正。
    镇包村干部还对所包村进行全面走访,坚持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全面掌握贫困家庭的第一手资料。结合科级干部联村包户工作,将贫困户纳入所包户,定期走访,镇扶贫领导小组统一汇总,分门别类录入档案、建立台账,切实做到无虚报、瞒报、漏报和错报现象。
    “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我们镇最终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329户,958人。”鲁川说,通过建档立卡,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找准了致贫原因,摸清了帮扶需求,明确了帮扶主体,落实了帮扶措施。
    摸底调研,集思广益,选出扶贫好项目
    贫困户识别出来了,下一步就是如何帮扶。面对全镇300多户贫困群众,砖路镇集思广益,探索脱贫致富新思路。“选择一个结合本地特色、适合本地发一次投入,长久受益,脱贫产业暖民心
    确定了光伏发电扶贫的主攻方向,砖路镇迅速行动,筹措资金,引进项目,集中建立光伏发电站,当年投产,当年见效,预计年底将完成扶贫攻坚任务。“项目建成后,由村委会进行集中建设、统一管理,所得收益定期给贫困户分红。”砖路镇民政所所长郑永伟说。
    砖路镇有20个自然村,涉及扶贫任务的有18个村。该镇在所涉村统一安装了0.8千瓦的光伏发电装置。经测算,年发电量在1200度左右。光伏发电标杆电价0.98元?M千瓦时,省补贴0.2元?M千瓦时,合计电价1.18元?M千瓦时,这样算下来,每户每年可获得收益1427元,能够满足脱贫需求。一次投入,长久收益,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脱贫难题。展,能够为贫困群众提供稳定收入来源的产业,是抓好扶贫工作的前提。”鲁川说。
    很快,牛羊养殖、牲畜屠宰、农业合作社、光伏发电等几个老路子、新办法一齐摆到砖路镇领导班子面前。是依靠传统屠宰产业搞牛羊养殖,还是让贫困群众加入农业合作社,还是借助“河北省光伏产业示范镇”优势,搞光伏发电扶贫?如何真正“斩”穷根,有长效?
    面对系列问题,砖路镇党委政府决定,把决策权交给广大干部群众,交给贫困家庭。“只有群众才最清楚哪个对他们真有利,能更长久、更有效地帮他们脱贫致富。”镇党委书记尹亚凡说,经过对全镇产业详细摸底调研,邀请各村党支部书记召开专题座谈会研讨,进村入户征求群众意见,经过慎重比选,最终确定了光伏发电项目。
    “我们一致认为光伏发电这个扶贫项目好,因为它的效益长达26年,环节还少,只
要安在房顶上,贫困户就可以收钱了,而且还不需要劳动力,照顾到了许多缺少劳动力的贫困家庭。”南渠河村党支部书记杨振才说。元?M千瓦时,这样算下来,每户每年可获得收益1427元,能够满足脱贫需求。一次投入,长久收益,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脱贫难题。
    南渠河村民贾启娥今年35岁,公公和丈夫都因故去世,家里还有无劳动力的婆婆和三个上学的孩子。“家里家外全靠我一个人,老人孩子都需要照顾,除了种地我们家基本上没有别的收入。如今有了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不用我出工出力,每年就能多收入1000多元,对我们来说真是太重要了。”贾启娥感激地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砖路镇结合实际,巧妙地将精准扶贫与光伏发电项目结合起来,走光伏发电扶贫之路,形成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项目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真正把扶贫工作做到了精确、持续与效益的三重结合,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化。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