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染黄了又一茬稻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学生、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又想起了恩师:“老师,请您放心!经过实地考察,今年能实现您双季稻亩产3000斤的愿望。”
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3000斤的心愿,是袁隆平在90岁生日时许下的。为了实现这个心愿,90岁高龄时,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开展科研。虽然袁老未能看到今年扩大双季稻亩产3000斤的示范成功,但是,在他身后,他一生挚爱的水稻事业后继有人,一批批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1949年,从小立志学农的袁隆平,如愿报考了农学第一志愿。毕业后,袁隆平来到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1960年,一个寻常的课后,他在校外的早稻试验田里发现一棵“鹤立鸡群”的稻禾:一株足有10余穗,挑一穗数有籽粒200多粒,他如获至宝,收获时把这一株的籽粒全收了。第二年春天,他播下这些金灿灿的稻种,却发现抽穗时早的早、迟的迟,参差不齐,优异性状完全退化了。
“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这是当时学界的普遍共识。真是这样吗?袁隆平冲破传统学术观点的束缚,义无反顾地选择攻关水稻杂交优势利用。从1964年开始,他带着学生,在稻田里从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入手,用“三系”法研究杂交水稻。他举着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终于在第十四天发现了第一株雄性不育株;此后,他带领助手用上千个水稻品种进行了3000多次试验。直到1970年才打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突破口。1973年,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也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
“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
2019年,袁隆平获得“共和国勋章”。捧着沉甸甸的勋章,他觉得自己“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颁奖会后第二天,袁隆平匆匆赶回湖南。回去第一件事,还是下田去看他的水稻。
对袁隆平来说,下田就像一日三餐一样平常。为了缩短杂交水稻育种周期,几十年来,袁隆平师徒几人背着干粮,在云南、海南和广东等地辗转研究。
“袁老师常常对我们说,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李建武说。如今,几代年轻的科学家已经逐渐接过种业振兴的担子,继续攻坚在一块块水稻试验田中。
“我拉着我最亲爱的朋友,坐在稻穗下乘凉”
“风吹起稻浪,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成垛,谷子迎着阳光哔啵作响,水田泛出一片橙黄……”“走在田埂上,它同我一般高,我拉着我最亲爱的朋友,坐在稻穗下乘凉……”今年5月22日,袁隆平先生走了,带着他念念不忘的“梦”。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是袁隆平的一个梦想,他曾说:“全世界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的稻田,如果其中有一半稻田是杂交稻,每公顷增产两吨算,可以增产一亿六千万吨粮食,能多养四到五亿人。中国的水稻将为人类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现在,杂交水稻已经在亚洲、非洲、美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金黄的稻谷,让无数人享受到了吃饱的幸福,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联合国如此评价他。
人民日报记者郁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