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虽然战功赫赫,他却悄然回到老家四川省岳池县农村,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从来不提自己的功绩。1984年,这位战斗英雄终于被找到。
他就是“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
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1926年,柴云振出生于四川省岳池县。淮海战役时,柴云振加入人民解放军,为全国解放南征北战。1949年12月,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1年,柴云振随部队入朝作战。在朴达峰阻击战中,敌人在猛烈的火力掩护下向朴达峰进攻。虽经历连续多天攻击,我军仍坚决不退,战斗相当惨烈。
危急时刻,柴云振挺身而出。柴云振率3人连续夺3个山头,捣毁敌人营指挥所1个,歼敌200余人,柴云振自己就歼敌百余人。
志愿军政治部给他记特等功一次,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他的事迹激励着广大战友。在1952年上甘岭战役中,柴云振所在的连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被誉为“上甘岭特功八连”。
然而,柴云振在战后却“消失”了。在与敌人的搏斗中,柴云振身受重伤,被辗转送到国内的医院治疗,与原部队失去了联系。
原来,柴云振本名柴云正,由于抗美援朝期间战斗紧张,部队文书在移交人员名册时,将“柴云正”误写为“柴云振”。部队曾多次派人查找他的下落,因种种原因没有结果。
1952年4月,柴云振养好伤后,便回到四川省岳池县乡下。
扎根乡村默默奉献
随后的日子里,柴云振劳作于田间地头,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数十年间,柴云振从未提起自己的功绩,连朝夕相处的儿女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竟然是一位战斗英雄。
老部队一直没有忘记柴云振这位战斗英雄,从未放弃过对柴云振的寻找。
部队寻人组在走访柴云振的战友孙洪发后,得知“柴云振可能是四川人”。寻人组随后迅速联系《四川日报》,刊登寻人启事。
1984年9月12日登载寻人启事的报纸,被柴云振大儿子柴兵荣看到了。他找到父亲确认了寻人启事上的班排信息和战役名称,确定父亲就是部队要找的人。
起初,柴云振连连否认:“不是我,不是我。”“你不是天天想见战友吗?去看看老战友老首长吧。”经过家人劝说,柴云振终于下定决心,前往老部队驻地。
人民日报记者刘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