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南地北定州人>>

丹青绘岁月 弦动谱人生

时间:2008-06-18 08:51:21  来源:  作者:

       人物档案: 张培公,1941年生于北京,籍贯定州市刀枪街。出生于中医之家,父亲张世华乃四大名医王逢春弟子,善书法。六岁随父临习颜体柳体、芥子园画传。1956年考入北京景山少年宫国画班,从师马耀华、王雪涛、陈半丁等前辈名家。并随师拜谒齐白石先生,得到面授演教。1961年经沈钧儒之子沈叔羊先生介绍到中央美院进修,受李苦禅、郭味蕖老师影响颇深,画风渐变。1978年应邀到中国美术馆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介绍中国画作品。2000年、2001年作品《松鹰》、《蟹》连续两届获中日韩国际艺术展优秀画家奖,作品《远瞩图》入选“当代中国高级人才成果展、全国画院院长新作精品展”,并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展出。现为文化部诗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东方白马画院副院长、农民日报大地画院副院长、三峡画院顾问等职。张培公五十年潜心努力笔耕不辍,被誉为绘画、书法、诗词、治印、戏曲五联艺术鲜有人才。
丹青绘岁月 弦动谱人生

——  记画坛奇才张培公
                                                                                                                                                                                      本报记者     贾旭鸿        绘画界,他是知名的国画大家,花鸟画名家;书法界,他的行、草、篆皆独具特色,自成一家;梨园界,他则是京城有名的京胡演奏家;他还擅篆刻,工诗词,他集书、画、诗、印、琴五艺于一身,他,就是今天我们的主人公,张培公先生。当我们一步步走近他,用心去感悟他、体会他的时候,得出这样的结论:他的山水画情真意切,他的花鸟画巧夺天工,他的人物出神入化;他的书法五体皆通,功力深厚;他的诗意境深远、韵味十足,感人肺腑;他的演奏精美绝伦,动人心弦……请跟随记者走近这位艺坛奇才,探访这位中山骄子——      近日,记者有幸在北京张培公先生的住所拜访了这位艺坛奇才。一踏进张培公先生的家门,墨香便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幅幅形态各异的传神之作,雄鹰远瞩,鹤啸长天,墨荷玉立……从走廊到客厅,再至书房,无一不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嘘唏!在张培公墨香四溢的家中,他滔滔不绝地为我们讲述了他的绘画、书法,聊他的京胡演奏和诗歌创作,谈他的艺术人生、成长历程……伴着悠悠茶香,伴着京胡的演奏,带我们走进了张培公的艺术世界……
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带我们走近画家张培公
张培公,祖籍定州市刀枪街,他的祖父曾经在城内东

|<<<<<1234>>>>>|
街开着一家有名的商铺“曾盛号”,做漆的生意。因为张培公的伯父没有子女,作为家中长子的张培公一出生便过继给了伯父,而伯父张世华因此成了他的“父亲”。
父亲张世华乃四大名医王逢春弟子,善书法,每次开药方张世华总是在宣纸上用毛笔写字,然后盖章,本身就是一幅书法作品。张世华对幼年的张培公要求十分严格,张培公六岁随父亲临习颜体柳体、芥子园画传等。因为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故乡丰厚文化底蕴的影响,张培公从小就喜欢在纸上涂抹写画,对吹拉弹奏也颇有兴致。由于张培公的天资聪慧和好学上进,少年时候的他在艺术上已是“小荷才露尖尖角”。1956年,张培公考入北京景山少年宫国画班,从师马耀华、王雪涛、陈半丁等前辈名家,并随师拜谒齐白石先生,得到面授演教。同年,获北京市少年儿童画展优秀奖。1961年经沈钧儒之子沈叔羊先生介绍到中央美院进修,受李苦禅、郭味蕖老师影响颇深,画风渐变。自此,张培公的艺术之路渐行渐宽广。
  “艺术源于生活,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艺术要师于古,而不拘于古,要古为今用,有所创新。”这是张培公追求艺术的原则。张培公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从不间断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素材,积累素材。1976年,他深入太行山、燕山一带感悟生活,深深领悟了古人山水画中的四时变化,季节变迁,对大自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情,画了大量画稿,还写下近百首《太行山诗篇》。他创作的每一幅画都与他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息息相关;他创作的每一幅作品都强调师古人与师造化相结合。在他眼里,不学习传统,不吸收消化传统的精华,就无法创新。张培公的山水画墨色浓厚而不粗狂,精微细腻又不失气魄,既有传统功底,又极富生命力,更具明显的时代感,意境深邃,绝无俗气。
  张培公画作中较多的当数花鸟画,从书房、画室随处而见的牡丹、墨荷、雄鹰、雄鸡等可见一斑。为了画好花鸟画,张培公常常到植物园、动物园进行写生。几十年来,张培公坚持不懈地收集大量鸟类摄影画册,剪裁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一些山水、花鸟、人物画作品,多年来,他剪裁的作品已达几千件,一有时间他就悉心琢磨,刻苦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每一幅花、鸟、鱼、虫、草,都神态逼真,极富生命力,而且章法自如,构思巧妙,布局严谨,可谓巧夺天工。1996年,张培公所作的《鸷鸟薄天图》、篆书《唐宋名篇》被海外人氏收藏。2000年、2001年其作品《松鹰》、《蟹》连续两届获中日韩国际艺术展优秀画家奖。2001年8月其作品《远瞩图》入选“当代中国高级人才成果展、全国画院院长新作精品展”,并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展出,张培公的绘画艺术向更高层次大踏步迈进。
走近书法家、篆刻家张培公
  “书法是浓缩的艺术,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中华民族独特的书法艺术在千百年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内容和哲学美学内涵。”从张培公先生那里,我们聆听着他对书法的独特见解。“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民族传统艺术,它讲究结构、布白、神采。书法具有优美的意境,丰富的表现力和节奏感,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既有实用性,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张培公学习书法始于6岁,当时跟随父亲临习颜真卿和柳公权的字帖。因为父亲的严格管教,他的业余时间除了绘画就是写字。张培公难忘暑热天气时,同龄的孩子们在院里树荫下玩耍,他则在家里一笔一画拼命地练字,汗水浸透了衣衫……因为那时家境不是很好,买不起笔,他常常用竹筷当笔,碗底当砚,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锻造了张培公坚韧的性格和执着的追求。随着绘画艺术的不断精进,他对自己的书法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年以后,他再次遍临诸多名家字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如今张培公的书法艺术,用笔沉着稳健
,结构严谨不苟,气度丰腴开朗,线条圆浑凝练,意含韵生。有人称其书法既有闲庭信步之古风,又有恬静淡泊之雅气。他的篆书《唐宋名篇》工整圆润,气度不凡,被海外人士收藏。
  曾经有位艺术家说过“艺术创作在于醒悟,醒悟的条件在于博览而广学于变化与统一中,求其创作的完整性。”为了追求绘画、书法艺术的完整统一,数十年来,张培公在不断提高绘画、书法艺术水准的同时,还练就一手过硬的篆刻功夫。在不断的创作研习中,张培公对中国的书法篆刻美学思想及其审美基础的形成与发展都进行了探源和研究。他从中国美学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和强调形象思维在艺术和审美中的重要性中不断思索和探求。正是美学理论的不断升华,为张培公书法篆刻艺术的创作与个人风格的树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在篆刻的实践中,张培公善于以多变的刀法,使作品达到阳刚美与阴柔美的对立统一,从而形成疏密适度,流畅自然、刚柔相济、浑厚博大的风格。正是由于绘画、书法、篆刻三者相得益彰,相互辉映的完美结合,使张培公的绘画艺术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从而奠定了张培公在艺术界良好的声誉和地位,他也因此被聘为东方白马画院副院长、农民日报大地画院副院长、三峡画院顾问等职。
走近诗人张培公
  “一个优秀的书画家不仅是画画的技巧,更重要的是画家自身的人品、学识、修养和气质。”言谈中,张培公透出儒雅学者之风。
  在品读张培公先生的画册时,记者看到一首首含义深远的律诗、小令。张培公先生告诉我们,这些诗都是他几十年来创作积累而成,已有上千首,不久他的诗集将出版。这些诗大多是五十年代至今的格律诗,字里行间反映出他的创作历程、人生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作品所表达的主题丰富多样。细细品读张培公先生创作的各种体裁的诗歌作品,让人感受到他的昂扬激情,他的豁达淡泊,不得不让人对他油然而生敬意。他何止是一个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他是当之无愧的诗人。这里辑录了他两首诗,让我们近距离触摸他诗的语言,感受他艺术的气息。
  春暮游玉渊潭(于1973年)
日落黄昏暮霭低,几归鸣凫复东西。
蹉跎使我忆少壮,临风新柳荡春堤。
      观梅(于1994年)
一树梅花底事开,堂前白鹤舞徘徊。
东风欢喜青春在,频吹香瓣落满怀。
走近京胡演奏家张培公
  在北京梨园界,没有人不知道张培公的名字,在许多梨园界人士眼里的张培公是一个出色的京胡演奏家,工老声,还能反串青衣,是个不可多得的多面手。他精通多种乐器,京胡演奏、伴奏炉火纯青。数十年来,他常常走到哪里都是手携画笔、肩背乐器,既书法、绘画,又演奏,颇受人们喜爱。而每次只要他登台演奏,便是曲曲不凡,因而被人们誉为“多才的艺术家”、“天才的艺术家”。
  当听到记者说也喜欢京戏时,张培公先生便从墙壁上取下一把京胡,只见他动作娴熟,边调试琴弦,边酝酿感情,几分钟后,一典优美的传统京戏《锁麟囊》飞进我们的耳畔脑海,曲调悠扬婉转,音色华美丰润。随后,他还兴致勃勃地用手拍打桌案,字正腔圆地为我们演唱了《探阴山》中的经典唱段,“扶大宋锦华夷赤心肝胆,为黎民无一日心不忧烦……”那京腔京韵在我们耳畔余音袅袅,久久不能散去……
  说起学习京剧的渊源,张培公非常兴奋:“我儿时生活的地方,唱戏的、画画的、捏泥人的,京文化非常浓,我家和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家仅有一墙之隔,耳濡目染,我从小就喜欢京戏。再加上父亲张世华也非常喜欢京剧,从小父亲就不许我抽烟喝酒,而要我努力学习琴棋书画,就这样,14岁时我已经可以唱《钓金龟》、《二进宫》,而且能够‘一赶三’,一人分饰青衣、花脸、老生三个角色。”后来,因为变声的原因,张培公就改学乐器,师从杨
似云和葛桐。七十年代张培公在北京财贸文工团京剧队任首席琴师,为普及现代京剧作出了重要贡献,其间曾为京剧名家梁小鸾、孙毓敏、高宝贤以及后来奚派名家张建国等伴奏操琴,并着有独幕京剧《送伞》剧本问世。
  一位老画家对张培公这样评价:“初识培公,以戏会友,听其操琴,执工执令,弦音不同凡响,音律行走之间,如一股清泉,流露出阳春白雪,脱腕而溢的书卷气沁人心脾,自思有故,莫得其解。再会培公,知其庐山真貌。漫道琴音如故,却是同道中人。继而观其画,赏其书,听其吟,识其印,不禁令人汗颜,以此五艺集于一身者,实在难得。”
  张培公何以做到五艺通透呢?难道他天生就是特殊材料吗?其实不然,是他坚定的信念,是他坚持不懈的恒心和毅力,是他善于学习,勤学苦练成就了他的“五艺”通透。
  张培公先生说,“学习,就本身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可以说是脑力、体力劳动的总和。在长时间、乏味、枯燥、单调的学习中,没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恐怕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张培公把求学分为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形容人们在初学阶段有如登高望远,在无限辽阔的知识领域面前,意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于是产生一种迷惘之感、惆怅之情,并由此立下求学的志愿。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明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百折不挠、废寝忘食地学习,即使身体消瘦了,脸色憔悴了也不后悔。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比喻获得知识,还须一个“千百度”的钻研和探寻过程,而那“蓦然回首”时的发现引起的欣喜,正是从知识的迷津进入豁然开朗的自由天地里的心情的体现。由此,我们便探寻到了张培公先生能够五艺通透的缘由,就是凭着这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他才能在绘画、书法、篆刻、诗歌、戏曲等方面得以长足发展。
  培公先生说:“祖宗留下的众多灿烂文化,着实叫人爱不过来。唯有丹青戏曲两相夹,不可一日无此君。于是吟诗填词、抚琴客戏、刊石款曲如吾三食,成为文人雅士必修课程……”
采访后记:画家情系桑梓地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采访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张培公这位生在北京的定州人,对定州的无限深情和眷恋。每次谈及故乡时,张培公先生都特别高兴:“定州是我的家,也是我的福地,虽然没有生在定州,长在定州,但定州的深厚文化底蕴让我终生受益!”张培公回忆说,7岁那年因为患病,家人感觉无力回天,就把他送回定州亲生父母家中,父母的悉心照料,加之上天的福佑,挽回了他的生命,他也在定州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那时我登上了定州塔,看过白果树,还去过考棚,定州的文物古迹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后来我学画时,画的第一张画就是定州塔,那幅画到现在我还保存着呢!那是咱们家乡的象征。”张培公先生如数家珍地谈论着定州文物,脸上写满自豪和感慨。
  “作为一个定州人,我为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我要多创作好的作品,歌颂我们的祖国,歌颂我们的和谐社会。我更希望我的家乡越来越好,有机会我一定回家乡去看看,为家乡人画画,画画家乡的美好景色!”张培公先生动情的话语深深打动了我们。我们期待着张培公先生常回家看看,也祝福他在艺术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 <<<1234>>>>>|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