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与老伴在修家谱的过程中快乐地交流
李茂带回来的棉花、棉桃和土壤
文·摄影/本报记者 奥妮莎
在呼和浩特万达广场西侧的小巷子里,还留有一片老旧平房,墙面的裂痕仿佛时间老人的皱纹,在讲述着岁月的故事。81岁的李茂和老伴儿王凤仙就居住在这里。回想起来,他们一家人在这里已经住了20年了。走进老式平房中,雪白的墙壁上挂着李茂孙子李涛书写的几幅书法作品,为这个书香家庭增添了几分雅静、逸致。
在屋里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大部头,10厘米厚,翻开来墨香扑鼻,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一行行仿宋字。这本大部头不是名著,而是李茂撰写的家谱。在他的影响下,只有初中学历的老伴也开始了艰难的写家谱之路,截至目前,两部各7、8万字的家谱即将大功告成。说起为什么已经80高龄的老人还痴迷于这项艰苦的工作,李茂和老伴不约而同地说,是读书让他们一大家子人都从中感受到了乐趣,也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和精彩。
以书为用
2006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76岁的李茂萌生了写家谱的想法:“让后人也能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把李家人的优秀品质传承下去,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当时,李茂远赴河北省定州市老家寻根问祖,对当地上百处李姓居民聚居地进行了走访,汇总整理了数十万字的笔记。
在那次寻根之旅中,除了带回很多珍贵的家族资料外,李茂还捧回了一抔故土、几个棉桃和一卷棉花,留作纪念。从老家回来后,李茂开始着手撰写家谱。有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挺难的。“当年,我的爷爷从老家出来到内蒙古闯荡,我不知道期间发生过什么事情。”李茂说,手头只掌握这么一点简单的线索,撰写家谱的难度可想而知。于是,李茂积极走访许多上了岁数的本家亲戚,查阅相关资料,为撰写家谱做足了准备。
“家谱这种东西,不单只是简单的罗列,而是要丰富它的内容。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需要家谱有内涵有深度。”李茂说。理科生出身的李茂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技术工作,李茂说,自己对于文史类的内容不是很精通,李茂开始了他的“文人”生涯。从此,逛书店、访名家、蹲地摊,就为了能找寻到对自己有用的书籍。为了加强自己的古文学知识,李茂还购买了《中国通史》、《史记》、《四书五经》、《资治通鉴》进行阅读,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5年来,他每天一早就出门寻访本家亲戚了解情况,下午回到家后开始撰写家谱,到了晚上,看完《新闻联播》后,就会坐在沙发上读书。这似乎已经成为这位耄耋老人每天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前不久,他终于收笔,完成了家谱现有的撰写任务,续写工作将留给后人。在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后,李茂的家谱除了按照辈分排行之外,还将家谱分为《七彩人生》、《寿星高照》、《留住记忆》、《春影燕语》等20多个小栏目,囊括了李家6代180多人的故事。“家谱不单单是记录辈分排行的本子,更应该是弘扬美德的精神食粮。”李茂说出了自己对家谱的认识。在撰写家谱的过程中,每每遇到疑难问题,他就钻到书中寻求答案,有时描写家谱中人物励志方面的内容,他多次查阅资料,有时为了弄清楚一个久远的时间和地点,他甚至跑遍了呼和浩特市的书店。读书带给了这位老人莫大的帮助和乐趣。
“幼背唐诗三百首,少练书法得奖多,瑰宝书法附佳诗,赠送客人视珍品,业余电脑学打字,家谱成书书具名。”这是李茂在家谱中对于孙子李涛的描写介绍,读起来朗朗上口。就这样,李茂用七言诗对家谱中180多人进行了描述。此外,家谱上的每个人或附有照片,或附有画像,可谓用心良苦李茂说:“其实,我就是想通过这本家谱来记载家族的发展史,为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回忆。”
看到自己撰写的家谱即将被印刷成册,李茂说:“要不是这些书籍的帮助,估计我的家谱也不会这么快成形。所以对于我来说,读书不仅仅是撰写家谱的‘充电器’,更是心灵的营养素,精神的快乐之源。”
以书为宝
在日常生活中,李茂不但自己读书,还带动自己的家人读书,他在家里设立了一个读书角,只要他认为值得读的图书都会非常乐意向家人推荐。李茂的老伴王凤仙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王凤仙常说:“书是我们家的宝贝。”读书看报成为他们一家的必修课,一有空闲就人手一册,家中总是充满着浓浓的书香,就连孙子和外孙女也加入到读书的行列,已经上高中的孙子业余时间还喜爱书法,他写的书法作品屡屡获奖。
今年78岁的王凤仙只有初中文化,她从铁路部门退休后,本应安享晚年,怎么就突然想起了要费时费力地修订家谱呢?原因之一就是她的老伴李茂修了家谱。在帮助老伴修家谱的过程中,王凤仙发现自己的家族同样有很多传奇故事,于是也萌生了修家谱的念头。她笑着说:“刚开始我还担心自己一个女子,干不成这样的大事哩!后来老伴说都解放这么多年了,你是共产党员,不要这么封建。他还列举了一些从古至今的名人轶事鼓励我。”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只靠想法支撑远远不够,只有初中学历的她,加上11年前还曾动过大手术,修家谱这个工作真是难上加难。看到老伴每天忙得充实有趣,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王凤仙再也坐不住了,她首先拿起家中的《中华典故》,用里面的名人小故事来激励自己,与此同时,她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书,希望把自己多年来的不曾掌握的知识都通过书籍来弥补。于是,每每遇到一些美词美句及励志小文章,王凤仙都会像一名小学生一样,认真地把它摘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别看我今年78了,在读书方面,和那些研究多年书籍的学者来比,我还只是一名小学生,我会认真阅读每本书,汲取其中的营养。”王凤仙笑着说。
王凤仙的家族世系自清朝中叶开始,自祖上在内蒙古托克托县种地开荒扎下根来,历11代人,共有280多年的历史。后来祖上兄弟两门分别居住在马四窑村和王彦窑村,王凤仙就是马四窑村这一支的。在她的家谱中就记录了自己祖上开荒筑坝、务农安家的历史,还包括现今可查到的亲戚共1100多人的情况。家谱初稿目前已经完成,分为《前言》、《世系表》、《文影情怀》、《七彩人生》、《留住记忆》等13个主要栏目,近4万字,图片和照片有200多幅。《留住记忆》栏目主要介绍了家族中的有名人士,既有带领村民筑城修坝的大能人,也有拉起队伍抗日的神****。在最具有特色的《文影情怀》中,王凤仙以七言打油诗的形式,为收录在内的每个成员都撰写了百余字的小传,“独人包饺十人吃,代替公婆待客人。裁剪衣裳家人穿,承揽外活帮孤寡。养猪养鸡院整洁,屋檐吊筐喂羊草。天时地利人和顺,双子双女天伦乐。”寥寥数语,一个勤劳的好媳妇便跃然纸上。
别看只是寥寥数句,可是起初撰写起来也不容易,又要朗朗上口又要抓住人物特点,这可难住了王凤仙,于是她有针对性的看起了古典文学名著,着力研究里面七言绝句的写法,于是用铅笔写了擦,擦了写,历经几个来回,终于写出了第一个人物。在3年修家谱的过程中,她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事关整个家族的历史,肩上的责任重大,如果做不好,有损我们整个家族的荣誉。用咱们的土话说,家谱总得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辈哇,要是修出不像样的家谱来,还不如不修呢。”王凤仙说。
所以,王凤仙购买了不少历史书,通过自学历史知识,了解老家的历史背景。当然,她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幸亏众多叔伯兄弟、儿女孙辈给了她巨大的帮助:弟弟仅1个星期就帮她收集了200多人的资料,80多岁的老伴帮他回老家收集素材,孙子打字、女婿排版、儿子跑腿,全家齐上阵,才收集了大量文字、照片和口述实录,加之王凤仙细致地考订,认真地梳理核实家族辈分,才使得这部家谱初具规模。王凤仙计划在家谱完成后,给家族每个成员都发一本。“这是属于我们这个家族的历史财富,对于年轻人以后了解自己的祖先也有帮助。”王凤仙说。家谱一般是由家族中有名望的男性来修订,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但是王凤仙的家谱很特殊:首先,她是以女性的身份主持修订;其次,她的家谱中还记录了媳妇、女婿、外孙的情况,总之,不落下家里的每一个人。“我这是体现男女平等的家谱呢!”王凤仙认真地说。在看过王凤仙修订的家谱初稿后,一些专家认为,这部现代家谱内容包罗万象,再现了难忘的历史瞬间,牵出了尘封已久的故事,有利于民间历史文化的传承。
以书为乐
在李茂、王凤仙老人的带领下,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来。只要一闲下来,全家讨论的都是有关家谱的话题。“爸,我查阅历史典籍了,和您这里描写的地名好像有点出入,您再看看。”女婿徐春文说道。“妈,我在给您的家谱打字时发现,这里的图片有点模糊,我在一本书上找到了这幅图片,重新给您拷下来吧。”儿媳武雪梅一边打字一边说。在帮助二老整理家谱的过程中,大家都翻阅资料、寻找典籍,打字、修改、校对,这个大家庭成了名副其实溢满书香。虽然两间并不大的平房论装修比不上高楼大厦中的住宅,虽然数九寒天这里还需要生炉火取暖,但是李茂一家人其乐融融读书的感觉让这个家庭充满了温暖和欢笑,每个人的脸上都呈现出满足和幸福的笑容,读书给他们一家人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也带来了无穷的动力。
来源:北方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