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庞博
初夏时节,从河北省定州市出发,沿定魏公路南行。路边树木葱茏,约莫20分钟,便到了钮店村。
镌刻着“政策播富”字样的高大牌楼,是钮店村的标志性建筑。牌楼前方是一条宽30米、长1100米的商业街,时值晌午,清一色瓷砖到顶的二层商业小楼熠熠生辉,正赶上市集,市面上熙熙攘攘,好一番热闹景象!
村党支部书记赵建平介绍说:“我们村有1189户,5086人,现有耕地4800亩,工商企业86家,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近2万元。”数字是枯燥的,但背后却凝聚着全村人的心血。
翻开钮店的村志,昔日的贫穷跃然纸上:大街小巷晴天一身土,雨后一身泥,大坑、坟地、破房旧屋散落村中。“宁可姑娘垫了圈,也不嫁给破钮店”是该村的真实写照。
“改变自1992年开始,从赵守坤书记上任,到现在的赵建平书记,两位书记21年间带领我们做了100多件大事!”副书记张国平谈起村里的巨大变化,难掩激动:“手中没把米,唤鸡都不灵啊。发展生产、致富村民是治理穷村的最大挑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役。”
从沙荒地造田种植速生丰产林,到建起华北最大的雪松基地;从组建短途运输车队,到建立商业街、集贸市场;从招商引资打造工业小区,到引进年出栏8万头生猪的国香养殖项目,钮店村发展的步伐坚实而有力。
2008年,赵守坤书记卸下了重担,赵建平书记继续着钮店的梦想接力。2012年,首农集团投资15亿元的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区项目落户钮店,“现在村里许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首农项目2014年建成后,将会吸引大批年轻人回来在家门口就业!”赵建平说。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居环境的改善。现如今,村里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组建了专业保洁队伍,家家户户用上了沼气,房前屋后整洁干净,再也看不到乱堆乱放、乱丢乱吐、乱贴乱挂的现象。村里14条主要街道、20条小街小巷实现了路面硬化,栽种各类树种150多万株,形成了樱花街、玉兰街、法桐街等高质量、高品质的绿化带,走在钮店村笔直、宽敞的街道上,仿佛置身画中,真正实现了“村在花中、村在绿中”。
转眼间,已到傍晚,支部门口传来音乐声。“走,到我们村的生态文化公园看看吧,这会儿正热闹呢!”顺着赵建平的手势,从支部出来南行50米,便到了公园门口的饮食一条街,摊位早已占满,行人如织,“这是定州第一个农村文化公园,平时晚上十里八乡的人都愿意来这里,现在门口的饮食一条街摊位租金一米最便宜也要700元!”赵建平说。
入园,门口左右一黑一白两只意义深远的石雕大猫,如同一弦弯月的文化墙,富有中国农耕文化、镌刻有24节气的八尊天地柱,枝叶茂盛的法桐,树影如盖的云松,青翠欲滴的冬青,小桥、潭水、亭榭以及远望如同白云托巨龙般的园墙,令人赞叹不已。谁能想到这竟是一个农村文化公园呢!
公园的广场上,村里的舞蹈队正在活动,十几个身穿鲜艳服装的妇女载歌载舞。67岁的村民赵占芬是这支舞蹈队的队长,“如今村里条件好了,群众的日子过得舒坦,自然就不愿意老憋在家里,目前像我们这样的舞蹈队村里已经有5支了!”
在文化墙前,许多游人驻足良久。“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班子讲团结,心齐有力量”……原来是“和谐篇”、“敬老篇”、“婆媳篇”等顺口溜、“三字经”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这些都是根据村里实际编写的,包括了政策法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计划生育等内容。”赵建平介绍说,“文化墙是咱村文化建设的缩影,这些年,村里先后建起了文化广场、图书室、文化娱乐室、锣鼓队、秧歌队、合唱团,一户送一份报纸,这些举措都使村民素质得到了提高。”
天蓝、地绿、气爽、村洁、人和,一个大气、文气、秀气兼备的魅力钮店在崛起,“沙河南岸第一村”发展变化的脚步正稳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