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北频道4月23日电(袁志广)灰黑色的琉璃瓦、突兀横出的飞檐、色彩斑斓的彩绘、赤红色的仿古门窗……在河北定州,一场古城恢复改造工程已全面展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正成为当地发展的新抓手,一座“京南文化名城”正悄然崛起。
定州地处京津之翼,自古就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之称。该市是被联合国地名组织命名的“千年古县”,是河北省三大主要历史文化之一“中山文化”的重要发祥传承地,曾是古中山国的国都。定州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九处之多,国家级文物1000余件,数量居全省各县(市)首位。
汉中山墓群,出土了一批金缕、铜缕玉衣,为定州赢得“金缕玉衣之乡”的美称;定州的文庙,始建于唐代,是河北省现存规模最宏大、建筑格局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孔庙建筑群;开元寺塔,世界上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有“中华第一塔”之美誉……
然而这一古老的文化资源优势长期以来却被忽略了。知情人士介绍,定州的众多文物古迹曾一度散落在破乱的民宅中,周边的环境脏、乱、差……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复兴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尤其是定州被纳入到省直管县改革之后,文化兴市、文化产业化成为了当地发展的一大主攻方向。
在这种背景下,定州古城恢复改造提上日程。据悉,定州古城恢复改造将重建中国北方著名寺院“开元寺”、新建“中山博物馆”、复建“贡院”等项目,力求重现中山古国风貌。其中,定州贡院(民间俗称考棚)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科考场所,但武考场等建筑已经不复存在,此次将对武考场进行复建,竣工后,文、武考场将进行场景演示,游客可体验“科举考试”过程。
定州市城乡规划局总工程师杨丽娜表示,“古城恢复改造”项目总占地2400亩。总体工程落成后,该市城市核心区内将形成一个连接起开元寺塔、贡院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旅游景区,届时,具有中山文化风貌和气象的古城将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