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奶牛养殖小区。记者白永民摄□本报记者牛勇
初冬时节,天气渐寒。在号头庄回族乡河北伊人奶牛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小区内,只见高标准的牛舍干净整洁,一头头健硕的“黑白花”奶牛正悠闲地嚼着青贮饲料。一尘不染的挤奶大厅内,几百头奶牛排着整齐的队伍,有序地走到挤奶器前等着挤奶。饲料库里,工人们正忙碌地卸着饲料……这是号头庄回族乡奶牛养殖业的一个缩影。
目前,号头庄回族乡共有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16个,规模均在1000头以上,奶牛存栏达2万多头,日产鲜奶100多吨,成为伊利液态奶的重要奶源基地,形成了以吴定庄村、唐家庄村为代表的奶牛养殖专业村和以伊人奶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据号头庄回族乡乡长刘力威介绍,号头庄乡素有畜牧养殖的传统习惯,已有20多年的奶牛养殖历史,现在奶牛养殖业已经成为全乡农业产业化的最大亮点,已经成为号头庄回族乡名副其实的第一主导产业。
奶牛养殖成规模,龙头企业作用大。位于号头庄回族乡的河北伊人奶牛养殖有限公司是我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3年公司成立以后,经过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家集奶牛养殖、良种繁育、鲜奶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合作企业。目前,河北伊人奶牛养殖有限公司奶牛存栏2560头,日产鲜奶27吨,2012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并于2006年顺利通过了河北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公司董事长马宝强说:“我们公司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还积极致力于为养殖户无偿提供各种技术服务,与养殖户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把奶牛养殖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进一步降低饲养成本,促进全乡奶牛养殖业迈入规模化、现代化的良性发展轨道,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周边奶牛养殖业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养殖模式推新招,示范引领作用强。在号头庄回族乡,最先发展奶牛养殖的是吴定庄村。1998年,在市畜牧局和城市信用联社共同帮助下,吴定庄村的奶牛养殖从农户散养开始向规模化养殖转变,期间共经历了三次飞跃,最终确立了号头庄奶牛养殖业的基础地位。第一次飞跃在2000年,为将一家一户的奶牛散养进行规范,该乡党委、政府充分借鉴先进经验,并依托“托牛所”的形式,按照统一饲养、统一饲料、统一销售、统一防疫、统一价格、统一保险、统一核算的“七统一”原则,通过购置最先进的挤奶设备,建成了11个标准一流的奶牛养殖小区,形成了“公司+小区+农户”的养殖格局。第二次飞跃在2004年,在我市率先成立了第一家奶业协会“定州市号头庄回族乡奶业协会”,统一了鲜奶价格,减少了饲料中间供应环节,降低了养殖成本,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奶牛生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奶牛协会的引导下,提高了奶牛养殖户的养殖热情,带动养殖户人均增收2000多元,仅此一项,为全乡奶农提高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奶业协会每年还组织对奶牛进行四次免疫防治,对全乡劣质奶牛进行改良,奶牛产奶量也由改良前的日产20斤提高到了40-50斤。第三次飞跃在2008年,乡党委、政府按照统一标准对各奶牛养殖小区进一步规范,所有散养奶牛全部进入小区实行集中饲养,所有零散收奶点全部被整合,多少年来的传统饲养方式被彻底打破,整合后的16家奶牛养殖小区全部注册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号头庄回族乡奶牛养殖从此走上了市场化、集约化、规范化的养殖之路,加快了农业产业化步伐。
谈及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号头庄回族乡党委书记刘旺说:“近年来,随着奶牛产业不断规范,效益逐步提高,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养殖积极性,全乡从事奶牛养殖的奶农达800多户,仅鲜奶年产值就超过亿元。今后,我们会继续加大对奶牛养殖业的扶持力度,依托奶牛养殖龙头企业河北伊人奶牛养殖有限公司,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形成规模化养殖,把我乡的奶牛养殖业做大做强,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