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村道整洁平坦,一排排民居粉饰一新,一棵棵树木迎风轻摆,一盏盏路灯照亮夜景……走进定州农村,处处皆怡心美景,如卷卷画轴徐徐展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定州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作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生工程,大力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五大工程,结合定州开展的“乡村道路建设”、“低压电网改造”、“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三个三年攻坚战,进行配套改造、整体提升,全力打造“环境整治、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田园风光、舒适宜居”的新农村。分期分批合理规划
定州遵循镇村同步规划,本着“发展中心村、提升一般村、打造特色村”的基本思路,按照面上整体推进,沿高铁、高速公路、国省干道、支干道和沿城、沿景区、城乡结合部、产业园区周边和乡(镇)政府所在地等重点区域率先突破的工作路径,分期分批全面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力争全市农村面貌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
2013年,在全市统一指导下,各村制定三年改造提升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完成“四清”和“四化”任务。突出抓好重点村庄的改造提升工作,并建立“四清”“四化”长效机制。未列入改造提升重点的村庄,逐村搞好规划,同步启动,整体推进。2014年,由点扩面,在总结2013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完善配套政策,巩固和扩大“四清”、“四化”成果,并着力对重点区域村庄进行全面改造提升。2015年,全市行政村全面推进改造提升工作,确保任务全面完成。突出重点示范引领
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定州按照“点、线、面”联动的思路,突出抓好“两高”沿线78个重点村,通过集中项目、集中投入、集中攻坚,打造示范点、示范线和示范区。
突出规划引领。聘请高层次规划设计单位,因村制宜编制改造提升方案。定州市委主要领导亲自上阵,用一周时间走遍36个沿高铁“重点村”,认真听取农村干部群众意见,逐村分析研究,现场确定建设计划。78个“重点村”全部分包到副市级以上领导干部,抽派234名科、股级干部包村,落实目标责任制,明职问责,挂账督办。
落实重点项目。把“五大工程”、“十五件实事”逐一落实到项目上,投资6000余万元,实施民居改造3007户;投资近4500万元,完成民居平改坡3000余户;投资1700多万元,对民居墙体喷刷保温水漆265万平米;铺设饮水管道302公里;改造厨房5000余个;铺设排污管道22万余米;修建沼气池275个;饮水安全工程全部完成;2万农户用上了太阳能,完成村庄绿化面积6200余亩,实现了“洁、净、亮、美”目标;培树了4个“美丽乡村”参评村。周村镇前屯村被省委评为“美丽乡村”,钮店村入选“中国十佳小康村”。同时,坚定不移推进新民居建设,34个省级“示范村”有32个村已经竣工。今年,市财政再列支1亿元,用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新确定的26个重点村各项工作已全面铺开,投资3.5亿元的北王家庄中心村三村联建项目5月份开工,建成后可腾出建设用地1200亩。整体推进提升改造
在抓好“重点村”建设工作的同时,定州坚持点面结合,举全市之力打好三个三年攻坚战,全面改善提升农村整体面貌。
乡村道路三年攻坚战。投资10亿元,按照县道一级路、乡道二级路、村道不低于四级路的标准,三年内新建农村公路1700公里,实现村村通高标准公路。按照县道养路工区负责、乡道相关乡镇负责、村道村级负责的原则,出台制度性规定,开展田路分家、全民治超攻坚,加强农村道路养护工作,提升公路使用效益。
农村低压电改三年攻坚战。加快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改造,保障农村用电需求。投资2.5亿元,2013年完成70个村的农网改造,再利用2年时间,完成全市农村电网改造,彻底解决线下“三违”,并全部纳入市级统管。
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三年攻坚战。市财政拿出500多万元,对“四清”工作进行专项奖补。按照“专人负责,村民缴费,政府补助,定点投放,定时清理”的思路,成立专业保洁队伍353支,每个村都建立1─2个垃圾填埋场,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到100%,369个村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常态保洁。同时,加快定州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步伐,投用后将进一步建立“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的无害化垃圾处理模式。
今年,定州还将继续下大力抓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在做好2013年78个“重点村”扫尾工作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26个“重点村”和1个中心村建设,全力打好三个三年攻坚战,分期分批抓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确保全市农村面貌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西坂社区新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