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南辛兴村2016年商业街改造工程前后对比。□本报记者聂资滨、牛勇
“‘拦路虎’没了,路变宽了,大伙出门再也不用捂鼻子啦!”每每谈起村里的变化,南辛兴村村民都笑得合不拢嘴儿。
曾经的南辛兴村是远近闻名的“塑料村”。高峰时期,村里的塑料厂、塑料作坊多达上百家。几十年来,因随意丢弃的塑料废品难以分解,给当地留下了大量的存量垃圾。村党支部书记晋克军说,加上村内的5条南北大街年久失修,东西街巷21条全部是土路,村民也随意将生活垃圾倾倒在门前屋后,原本宽敞清新的村庄也渐渐变了样。进出村子的路边、街道两旁就形成了阻碍群众出行的“拦路虎”,也成为堵在百姓心上的“大石头”,严重地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晴天一层土,雨天两脚泥;踩在垃圾里,处处闻恶臭。”这首打油诗,上反映了当时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2014年,北方再生资源基地的建设,为该村展开村容村貌整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资金”。该村随即拉开了村容村貌整治大会战。该村召开“三会”,严格按照421工作法,研究决定将园区在本村的征地款全部用于乡村民生建设,把村民反映最强烈的“行路难”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决定一出,立即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一致拥护。说干就干,该村“两委”干部齐上阵,出动一台推土机、两台铲车和四辆翻斗车,边清理路边垃圾,边修路,利用两年时间,投资1200万元,硬化了村内所有大街和21条小街,并安装了120盏路灯,还在各个路口安装监控40多个。现在,每到夜晚,一盏盏路灯把南辛兴村的街道照得通明。
走在干净整洁、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76岁的村民王连生心里乐开了花:“村里真是为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以前一到下雨天大街就成了深泥潭,汽车到那儿都得陷进去,拉庄稼的车还翻过,现在大伙儿再也不用担心出现这些状况啦!”
路修好了,环境得到了改善,那么怎么保持这种干净整洁的状况呢?“首先建立了一个大型的垃圾填埋场,然后就是要纠正村民乱倒垃圾的不良习惯,我们每两名‘两委’干部包一条大街,天天巡视,只要发现有垃圾,两名干部自己拉走,同时每天用喇叭广播乱倒垃圾的危害,经过一年的时间,终于纠正了村民们乱倒垃圾的坏习惯。”晋克军说,现在村里虽然只有一个保洁员,但大街小巷再也看不到垃圾了。
自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村“两委”干部及广大村民又在“两委”会的带领下,投身到清运垃圾、拆除违建、整治广告“三大战役”中。每天清晨五点半,大部分人还沉睡在梦乡中,“两委”干部来到中心街打扫卫生、清运垃圾,几个月以来全村共清运超过一万五千方垃圾;村内小广告泛滥,村“两委”又组织人员专门清理此类“牛皮癣”,光铲子就用坏了上百把;看到店面各式广告牌林立、自行搭建的棚子随处可见,村干部们就不厌其烦地做工作,最终拆除了20余处违章建筑、70余块大小广告牌。
如今的南辛兴村,广大干部群众谋发展、议发展的信心十足。“2015年,市委授予我们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光荣称号,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鞭策。”晋克军说,“今后,我们要继续带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征程中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