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文化>>

苏东坡知定州典故

时间:2010-01-15 11:22:50  来源:  作者:

    北宋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河北诸路相继遭灾,万民饥流,百姓日趋陷于贫困。这时,苏轼辞朝贬官,以双学士衔出知定州。‘
    苏公初至定州,时常忧心朝政,闷闷不乐。只好寄情于山水、书画、怪石、花木。在定州半年多的时间里,共得古今体诗五十五首。一日,新任主簿李之仪携夫人报到。李之仪是“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词作的作者,曾从师苏东坡学诗半天,说“虽是半日师,毕竟终生父。”在此之前,任本州曲阳县令。这次是苏公亲自向朝廷举荐来当自己的助手。之后,二人一同采风巡访,入乡问俗。有时微服出行,体察民情。夜晚经常研讨为政大计,商议治理之策。逐步了解到“帑廪日益困,农家日益贫,禁军屡逃亡,饥迫聚盗贼”之情况,其原因主要是官吏贪暴,为政黑暗所致。苏轼为拯救大业,采取了“择吏”、“强兵”、“富民”之策,肃贪倡廉,“警众革弊”。
    严明法纪 惩恶布新
    定州长期以来,军纪松弛,贪污盗窃成风。对这些,苏轼一一进行查办。这年适逢春天大检阅,苏轼命令全按旧有的规章制度,主帅穿平常的服装到帐中来,将校官吏穿军装供给使令。副总管王光祖自认为是老将,觉得这样做很耻辱,假装生病不来。苏轼叫来书吏,让他起草奏章,王光祖惧怕而出来参加阅军,检阅结束,没有一个怠慢的人。苏轼还对都统石曼华等违法乱纪的高层官员进行严厉处置。对千夫长戈振飞等一批苛扣军饷、聚众赌博、放债取息、执法犯法的中下级军官“付狱按治”。对少数罪大恶极者“摔首斩之”。正法之举大得民心。
    保国守边 增修弓箭社
    定州地处大宋边陲,北临契丹,是军事重镇。苏公一方面奏请朝廷,加强禁军边备。另一方面强力组织各村各庄少壮弓箭社,把年满十八至四十五岁的青壮年组织起来,“带弓而锄,佩剑而樵。”一面生产,一面备边,分番巡逻,遇有,“虏情”,击鼓相召,顷刻可致千人赴前自卫。
    仅仅三个月,定州治下各县成立了由588个村组织的弓箭社651个,成员达31400余人,比所在地驻军总数还超过6000多人。为此,苏公对李之仪说:“如此下去,北贼必望而生畏,不敢轻举犯边,……”。
    扶危济贫 开拓生产
    为摆脱灾年困境,宽恤安民,苏轼一方面明令禁止苛捐杂税,免税五谷。并两奏朝廷:实行“粮米减价”和“开仓贷米”,让农民“候丰年以新还官”。这样,“不惟乘此饥年,人户缺食,伏加赈济;又使宫中却得新好白米充军粮支遣”。另一方面,召民充分利用黑、白龙泉和唐河水源,因地制宜扩种水稻面积和传授栽种技术。在他的倡导下,百姓乐其恺悌,纷纷响应。是年该域千顷碧绿,农貌大为改观。正像后人所说:苏公仅知不到一年,却为民造福千载。
    定县秧歌 千年遗产
    苏东坡知定州时,一日来到唐河岸的苏泉村、西板村一带访察民情,听到插稻秧的农民在唱插秧歌。生动朴实的歌词和活泼动听的曲调,感动了这位既擅长诗画,又精通音律的大文豪。于是他将歌曲收集起来,整理加工,丰富了曲调,提高了艺术质量,形成了定县秧歌的独特风韵,在稻田边插秧边教人们唱,人们开始田地里唱、村里唱,后来被搬上了戏台,在全县遂步形成了独特的地方剧种流传至今,如今,定县秧歌已被中宣部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轼在定州虽任期酷短,但他的遗迹甚多,酿造有“中山松醪”酒,为民编写了“定州稻秧歌

|<<<<<12>>>>>|
”,至今留有“雪浪石”、“东坡双槐”遗迹,题写了《开元三首》、《鹤叹》、《刘丑斯诗》、《石芝》等大量脍炙人口的不朽诗作。还有资料表明:苏公被贬英州,临别上路时,街人沿途相随,挥泪送别的场面尤为感人。他所留下的巨大文化遗产永恒不朽,世代相传。
|<< <<<12>>>>>|

责任编辑:
下一篇: 张忠苦心修炼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