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976年)河北涿州人,出身于一个世代做官的家庭。从小喜欢骑马、射箭、练武,广交豪杰,幼年在定州安喜县辛文悦先生的塾中读书,结交了许多英雄豪杰,如柴荣、郑子明、石守信等,都为他创建大宋江山,发挥了重要作用。外公杜三翁处
香孩儿出世 定州求学
后唐、明宗天成二年 (公元927年),在洛阳夹马营内,一香孩儿出世,据说那香孩儿出生时,体有红光,异香满室,经宿不散,这香孩儿便是赵匡胤,河北涿州人氏。高祖讳眺,曾经做过唐朝的永清、文安、幽都三县县令。曾祖单讳挺在唐官居节度,并御史中丞。祖讳敬。曾为营、蓟、涿三州刺史。父亲双名“弘殷”,少骁勇,善骑射,神力过人,相貌魁伟。后唐庄宗时,因其勇猛,有胆略,命典禁军,官拜都指挥使。娶妻杜氏,乃定州(今河北定州)安喜人,杜三翁之女,杜氏幼年熟读诗书,生性严正,治家极有礼法。
赵匡胤性情豪迈,胆略过人;性喜武艺,最好的是骑马射箭,舞刀弄棒。又复膂力甚大,十八般军器,莫不一学便会,一会便精。其父弘殷,本是武官,历事后唐、后晋两朝,未尝失职。因此每逢校阅军伍,操练行阵的时候,匡胤必定前来观看,且喜出入营中,开硬弓、骑劣马,习以为常。弘殷爱子心切,也不禁止他。唯有杜氏见儿子专好武艺,不肯读书,心下甚为不悦;又见弘殷任他如此,不加以禁止,更觉不快;便对弘殷说道:“香孩儿年纪渐长,应该使他入塾读书,将来学成之后,可以效力王家,光宗耀祖,方不负你我生他一场。倘若听凭他在外荡游,将来一字不识,如何能够出仕,岂不堕落赵氏的家声么?你应该劝他认真读书为好。” 弘殷听了杜氏一番言语,心下深以为然,他对杜氏道:“匡胤在家读书,无人训诲,仍是没用,我若亲自教他,又因身典禁军,没有空闲,只有你父杜三翁,他是饱学之士,现在隐居家中,我想请他教授匡胤诗书,不知你的意思如何?”杜氏点头称是。
次日清晨,弘殷便送赵匡胤到安喜县的外公家。杜三 翁得知他的来意后说道:“要我亲自教你读书,若在十年以前,我还可担任此事,现在白发盈颠,眼目昏花,哪里还能教读?幸得这里有一位饱学文人,姓辛,名文悦,住在本县五马坊前,离此并不很远。他开着学塾,专赖教读为生。你若得拜在他的门下,受领训诲,进步很是容易。”
匡胤在安喜县五马坊辛文悦先生那里读书,因为辛先生是个饱学之士,道德、文章都是独一无二的。匡胤心内很觉佩服,所以在此读书甚为安静。
郑子明寻杰卖宝弓 天汉桥英雄三结义
在学塾中的学生中,有两个人和匡胤交往最是莫逆。一个叫罗彦威,一个叫石守信,两人都只有十七八岁,生得相貌魁伟,膂力无穷,和匡胤一见如故。每日到了放学之后,三个人便预约好了,到城外的旷野,是驰马,或是射箭。这一年的中秋佳节,在外公
柴荣见匡胤出自一片真诚,并无假意,也就点头答应。两人商议了一番,又取出历书查看,见明日便是黄道吉日,遂决定次日赴北门外关帝庙去结拜。到次日午前,便换了一身衣服,直奔柴荣寓所。柴荣也换了洁净衣服,正在寓中等候,见匡胤到来,心下欢喜。二人出了寓所,径奔北门,直向关帝庙而去。
二人行至北门天汉桥前,忽见天汉桥上围了许多人,不知看些什么,把过桥的路堵塞的水泄不通。两人一时不能前往,心中十分焦急。匡胤忍耐不住,让柴荣紧跟其后,他纵步向前,用双手将众人向两旁分开,中间闪出一条路来,匡胤忙携着柴荣,跨步向桥上冲去。来到桥上,举目观望,只见那桥的北面,站定一位黑脸大汉,面前摆放着十几张宝弓,被观看的众人围在中间。
匡胤和柴荣见此情景,心感好生奇怪!便问身旁一位老人:“这位黑汉是那里来的?众人为何围观,他面前摆放着十余张宝弓,又是何故?”那老人含笑答道:“二位公子不知,这位黑脸大汉,前天来此卖弓,向众人言道:‘我所卖弓,于众不同,他人卖弓,是做生意赚钱;我卖的宝弓,只要有人能将弓拉开,我不但分文不取,还要将弓奉送。’
到现在还没有人将那弓拉开。黑汉却不移往它处,每天仍在桥北站立,每日都等到夕阳西下,方收弓而去。今日已是第三日了,不知是否有人,能将他的弓拉开。众人因感到非常奇妙,故每天前来围观。”
匡胤听了老人之言,心中想道:“这黑汉虽说卖弓,并不收钱,其中定有缘故。”一面想,一面举目细观那位黑汉,只见他生的面如黑锅,黑中透光,两眼似铜铃一般,左目微眇,颔下一部钢须,根根倒卷;身长七尺有余,站在那里,好似一座铁塔,令人望而生畏!匡胤便对柴荣说道:“这位黑汉,威风凛凛,相貌堂堂,像条英雄好汉,他必另有缘故,以卖弓为名,引动众人,欲达己求。你在此略待片刻,待我上前去把弓拉上一把。”
匡胤走上前去,向黑汉深深弯腰拱手后拣起一张较小的弓,拿了起来,伸手便拉,只听“嚓啦”一声,只因用力过猛,那弓竟应声折断。匡胤将折断的弓丢在地上,弯腰又取了一把最大的弓,轻轻一拉,那弓早如满月一般,扯将开来。 黑汉见匡胤并无费力,便将弓拉开,面上也露出惊愕之色!原来黑汉是郑州人,姓郑名恩,字子明,自幼父母俱亡,遗有良田千倾,颇可度日,因为他生性好武,不惜重资,延请名师,教授武艺;又爱结纳英雄,闻得有武艺出众、本领惊人的好汉,即便他远在天涯海角,他也要想了法儿,请他来家。因此,他虽年纪不大,但已经学成一身本领,十八般武艺,无一不精。这次借着卖弓为由,意欲结识几个英雄豪杰。匡胤听了,喜之不胜,他说:“我们有幸相遇,正是天缘,今日我与柴兄来此,原是到前面关帝庙结拜异姓兄弟的。既然天意安排结识郑兄,何不一同前往,咱三个人共同结拜,就可仿继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佳话了。”
三人来到关帝庙内,见家人已将香烛点好,三牲祭
礼,摆设齐整。三人中柴荣年纪最大,应为兄长,匡胤居次,郑恩第三,三人面对关帝行过大礼,盟过誓言,又互相对拜。
从此以后,匡胤除了读书之外,便经常与石守信、罗彦威一起到柴荣、郑恩寓所谈古论今,有时高兴起来,便一起骑马射箭,练习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