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文化>>

欧阳修三劾中山知府李昭亮

时间:2012-03-23 17:10:02  来源:  作者: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忠。欧阳修一生为人正直,是非分明,刚直不阿,嫉恶如仇,为官时敢于为民请命,仗义直言。在庆历四年(1044年)八月,欧阳修作为范仲淹庆历新政的重要参与者和支持者,被贬出京城,以右正言、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出任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在任期间,他曾不畏皇权三次弹劾定州路节度使、中山(今定州市)知府李昭亮,此举受到百姓之仰慕。
究竟是何原因激怒欧阳修弹劾李昭亮呢?我们首先需要知道李昭亮显赫的家世,以及他在定州任职戍边期间所犯的罪行。
北宋时期的李昭亮不是一般的文臣武将,那可为“官三代”出身:其祖父李处耘宋初为枢密副使,太祖赵匡胤的左膀右臂;其父李继隆在太宗、真宗两朝历任马军都虞侯、都指挥使等管军之职,死后配享于宋真宗庙室,被视为一代最重要的武臣;其叔父李继和在真宗朝也曾官至殿前都虞侯;特别是其姑母为太宗李皇后、真宗之母;李昭亮“四岁,补东头供奉官”,在仁宗朝“以恩泽进”,历任殿前都虞侯、步军副都指挥使、殿前副都指挥使等职,禁军大帅,时人称其是“恩幸之人”。李氏家族可谓当时货真价实的皇亲国戚,曾荣耀数代。
具有皇亲国戚身份的李昭亮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到定州戍边的呢?
宋朝开国以后,由于战事少了社会相对安定,宋军的军纪也松弛下来,部分将帅恣意骄横,士兵的素质每况愈下,朝廷面对军队存在的隐患也有些担忧。而李昭亮出生将门,熟悉军队管理,在治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更重要的是他是皇亲国戚,他所获取的功绩被放大化了,再加上有人为他唱赞歌,很快晋升到武宁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后来,仁宗皇帝又任命他为真定路都总管,以及定州路节度使、中山知府,到北方戍边历练,按现在的说法也就是“镀金”。
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后来,在李昭亮管辖的保州发生兵变,直接威胁到了宋辽边界的安全。保州,就是现在的保定,北宋时期隶属中山府,当时中山府治所在定州。由于李昭亮管理不善,用人不当,不法军官克扣粮饷、鞭挞士兵的恶行得不到惩处,而且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云翼军兵变。宋仁宗诏令欧阳修、田况、李昭亮等率军围剿平叛,然而攻城数日未果,且伤亡很大。为防止辽国渗透,造成边境混乱,给朝廷带来更大的麻烦,欧阳修与有关的官员商议,请朝廷下令诏安。他在保州前线上奏给皇帝的折子《乞许同商量保州事札子》中说:“臣准敕差充河北转运按察使,伏见河北骄兵作过,见据保州,招之未肯开门,击之未能速破,诸将集于城下,而进退攻取未有定计。臣今欲乞每遇军马攻讨招抚应干保州事宜,许臣与田况、李昭亮等共同商量施行,庶几愚虑,有裨万一,如允臣所奏,乞特降圣旨札子付臣。”仁宗皇帝批准了欧阳修关于对叛军诏安的建议,结果赦免的诏书送到城里,叛军不予理睬,发出话来必须李昭亮亲自诏安才肯纳降。
欧阳修闻讯惊异,赦免的诏书如废纸,莫非李昭亮与叛军有染?但又不能明说,同意李昭亮前去诏安。在李昭亮的承诺下,参与造反的2000多叛军出来投降。但李昭亮又违背承诺私开杀戒,下令坑杀了429名降卒,后在欧阳修的保护下,其余2000余参与造反的降兵叛卒,被遣送到河北的各州县服苦役。李昭亮因平叛有功又获朝廷嘉奖。据《宋史》记载:“保州兵叛,杀官吏,诏遣王果招降之,叛者乘埤呼曰:得李步军来,我降矣。于是遣昭亮,昭亮从轻骑数十人,不持甲盾弓矢,叩城门呼城上曰:尔辈第来降,我保其无虞也。不尔,几无噍类矣。卒稍稍缒城下。明日,相率开城门降。改淮康军节度观察留后,复知定州,敕使存劳,赐黄金三百两,给节度使奉,以褒其功。”
平息叛乱之后,欧阳修收到叛军受害者的举报,揭发李昭亮与定州通判冯博文等官吏相互勾结、贪赃枉法。据《宋史》记载:河北都转运按察使欧阳修言:“昭亮入保州,以叛卒女子分隶诸军,有辄私入其家者。置不问。”欧阳修对此深恶痛绝,立即派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李昭亮与定州通判冯博文等人,在遣送叛卒时,乘人之危,强抢民女、私纳女眷,养为家奴。并且还挪用军饷,在定州私建豪华园林贪图享乐,在民间影响很坏。
原来,李昭亮到中山府任职后不久,曾动用抗辽战备物资,征调上千民工在定州城内东北隅建一豪华私家园林,“当时潴水为塘,广达百余亩,植有杨柳万株,花草繁茂,亭榭古雅。每到初春盛夏,波光粼粼,垂柳袅袅,风光绮丽。”自李昭亮案发后,该园林日渐荒废。庆历八年(1048年),韩琦任知定州后,将园林遗迹扩大重修,筑长堤,建门于西南角,取“偕众同春”之意,故名为“众春园”,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一生为官清正廉洁,爱民亲民的欧阳修,对于李昭亮、冯博文等这样的恶官自然深恶痛绝,但在他的权限范围内,只能将冯博文革职入狱。李昭亮知道情况后也采取措施予以掩
饰,威逼知情人严守自
己的嘴巴。欧阳修不避皇亲国戚,上奏朝廷《李昭亮私取叛兵女眷为奴》的折
子说道,“右臣近巡历至保州,访闻得部属李昭亮昨因保州开门后入城,将云翼第九兵士妻女分配与诸州军军员等,本为是作乱兵士妻女,配与军营,要行戒励,却于其中拣选军人女子,先自将入昭亮本家及手下兵士,使臣、通判官等递相仿效,亦各私取归家,军民传闻,道路喧沸。”以确凿证据说明,李昭亮有恃无恐掠夺官军女眷为己有,并纵容手下竞相仿效,以及挪用军饷私建豪华园林破坏边防建设等罪行,予以进行弹劾。
宋仁宗看到欧阳修反映的情况后,下诏给欧阳修以各种理由予以搪塞。仁宗顾的是皇家脸面,不顾大义公理,结果放纵外戚,使李昭亮逍遥法外。这对欧阳修精忠报国、做官为民的远大胸怀构成很大伤害,但他仍然抓住不放,决心再上谏书。
李昭亮发现欧阳修追查此事甚紧,竟将宅中私藏女子转移外地。欧阳修通过审讯冯博文,找到了被李昭亮所霸占民女的藏匿地,以及负责转送民女的杨遂、王在等三名兵士。人证物证俱在,但李昭亮拒不放人。欧阳修在无奈的情况下,仗义直言,再次上奏《乞推究李昭亮》的折子说道,“身为定州路节度使的李昭亮,是国家的大将,不能统辖将士,导致保州兵士作乱,所幸的是朝廷颁诏安抚,叛卒方肯归降,可是,这个李昭亮一方面张贴号令,不许诸军私取人口、财物,他自己却先将叛卒的女口私入本家,他真实忝(有愧)为大将,不恤国家忧患,我的职责就在于为皇帝查处贪官,所以,我当面询问李昭亮,可是他妄称不曾收得,我拷问通判冯博文时,他知道我已经觉察,遂急送保州陈首。我经过盘问,查清了冯博文收藏的许秀女一人,于是,令真定府差官置院彻底查处,本来也是为了令李昭亮交出私取叛兵妻女,可是,朝廷给我的指示,却不让我纠察。李昭亮身为大将,不忧国家,幸此乱兵,私取妻女,其情理不轻,况已发觉,仍不自首,我再次请求朝廷允许我勘查,催促李昭亮私取人等,我当此任,就应该负责纠察,如果我发现了官吏的罪行,而不做根究,便行疏放,那么,按察之司,是为虚设,今后官吏作过者,无由纠举,特请皇帝允准我处置此人。”在欧阳修的严正压力下,在宋仁宗私下调教下,李昭亮不得不将抢占的民女放出。
但是,刚直不阿、大义凛然的欧阳修始终不屈服皇帝的私情,坚持为民请命,弹劾权奸,尽管皇帝一再挫伤他的政治抱负和爱国情怀,欧阳修却不屈服与皇帝的私情,坚持严明吏治,惩治腐败,为民请命,他第三次上书朝廷予以劝谏,要求追究李昭亮的法律责任。欧阳修不依不饶的倔脾气,使宋仁宗左右为难,由于宋代皇帝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对欧阳修这样的重要文臣也不敢轻视,但对李昭亮这样的皇亲国戚也要袒护。在欧阳修紧盯不放的情况下,最终李昭亮还是被仁宗皇帝调离中山,征调为淮康军留后,到异地为官去了。确切的说,欧阳修这一举动对河北腐败的吏治毕竟产生了一些震慑。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李昭亮案件带给我们众多的文化思考。
 

责任编辑:
下一篇: 苏东坡在定州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