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文化>>

昙曜高僧与定州佛教的传播

时间:2012-04-27 15:35:05  来源:  作者:

华明琪 北魏时期著名的高僧昙曜,定州人,出生于石匠之家。他不仅是云冈石窟的创始人,他还是复兴佛教的功臣,也是创造佛教文化奇迹的巨人。
北魏时期,定州已成为北方地区佛教中心,其鼎盛期则是在一代高僧昙曜出现以后,据《诸山圣迹志》一书记载:定州“有大寺五所,禅院八所,小院四十所,僧尼三千余人。四时讲唱,梵钟如鸣,凡有所需,宫中恭备”,“佛寺皆精致,禁军无所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顶礼膜拜,虔诚信奉,由此可见定州佛教活动的兴隆。昙曜首开开窟造像之风,是开辟云冈石窟的鼻祖,为保护佛教、发展佛教、扩大佛教影响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他的带动下,定州佛教事业蒸蒸日上。
据史书记载,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发生了诏令毁佛焚经坑杀沙门的灭佛事件,直到六年后文成帝继位,遂下令“复法”,佛教在北魏皇室的支持和信仰下大为发展,进入了崇佛的高潮时期。由于定州石刻造像工艺超绝,石匠人才众多,高僧昙曜奉旨携10万工师赴京待命,他到京后任沙门统,负责兴佛“复法”工作。为使佛教能够永远流传、发扬光大,不致因一时政治权利的迫害而使经像法物荡然无存,昙曜提出凿窟雕佛的建议,文成帝认为正可以借此忏悔祖父的废佛之过,同时也能为祖先追福,便很快批准了昙曜的建议,并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的支持。据《魏书.释老志》载,“和平初……昙曜以复法之明年,自中山(定州)被命赴京。……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民间又称“昙曜五窟”。
和平六年,昙曜于武周山谷北面石壁开凿窟龛五所,分别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为楷模,每窟镌造佛像一尊,皆高六、七十尺,窟高二十余丈,雕饰奇秀,气魄雄伟。据唐代道宣《续高僧传.昙曜传》记载:“去恒安西北三十里,武周山谷北面石崖,就而镌之,建立佛寺,名曰灵岩。龛之大者,举高二十余丈,可受三千许人。面别镌像,穷诸巧丽;龛别异状,骇动人神。栉比相连,三十余里”。数量众多的云冈石窟群,至今令人叹为观止,成为我国佛教史上的代表作。
北魏太和五年(公元481年),孝文帝驻跸定州时命在定州城东北造五级浮屠,从塔基地宫中出土的玛瑙、水晶、波斯银币、玻璃制品等大量珍贵文物,我们就可看到当时最高统治者对定州佛教的肯定和支持程度。为给本朝七位帝王祈福而兴建的定州七帝寺(即今天开元寺塔所在的开元寺的前身,其寺已毁)雄伟壮观,金碧辉煌,寺内雕刻高达三丈八的弥勒像一尊和二菩萨像。仅弥勒像就用黄金690.46公斤,铜91.85吨,历时10年才完成。这几尊佛像的雕刻,还得到了皇亲国戚前定州刺史彭城王元勰、定州刺史城阳王元鸾的资助。可见定州佛教之所以兴盛,与统治者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特别是定州佛教造像造型更加丰富,出现了思维菩萨像,雕刻绘画艺术更加高超,从发现的此时期的佛教造像上看,佛像上已采用彩绘贴金工艺,且背光上彩绘佛教人物故事,而且雕刻技法十分娴熟,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定州造像风格。此时期造像以上世纪90年代在定州城东北北魏塔基附近出土的五件汉白玉造像为主要代表。定州从佛教文化的传播,从佛寺的兴建数量与规模,从佛造像的雕刻水平上,使之当之无愧成为中国北方佛教活动的中心。
昙曜高僧一生不忘弘扬佛法,编译出大量经文著作,又奏请皇帝批准在州镇设立僧?户、僧?粟及佛图户制度,以此作为兴隆佛法之资。同时,昙曜也不忘家乡定州复佛兴寺之事,亲笔书写“兴福寺”,寺名源自“兴旺佛教,祈福百姓”,也寓意为“福祉兴起”。并派徒弟智能经五台至定州选址创建。智能出曲阳进入定州孟庄地界,只见这里河水湍急,沙丘连绵,四周幽静,遂决定在此建寺。宋宣和五年(1123年),苏轼之子苏过任定州通判时,曾在兴福寺内建亭勒石,撰文立碑,纪念昙曜高僧。
明建文帝二年四月(1400年)发生的“靖难之变”,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燕王扫北”,定州所属各县成为这次战争的受害者。由于各地官民的大力抵抗,燕王的军队连受挫折,引起了朱棣的极大愤怒。于是每攻一地,便屠其城,赤其地,惨无人道地屠杀百姓,即所谓“燕王愤甚,燕京以南,所过为墟,屠戮无遗”,孟庄也不例外,民房寺院俱焚,村民僧人四下逃生。直到清康熙59年(公元1720年)定州居士钱至伦重修兴福寺,香火才重新兴旺起来。谁知二百年后兴福寺又遭兵灾,焚与战火,现仅剩重修兴福寺石碑和山门石刻横匾。现闻之我市已将被毁掉的开元寺、兴福寺列入地方重建规划,如果昙曜高僧地下有知,也许感到很欣慰。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