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张永辉
□本报记者周永见习生梦怡子月
冬日的晏阳初旧居古色古香、清静优雅。这里,曾因居住了“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先生而得名。
如今,这里同样居住了一位中国书法名家,他以传承晏阳初平民教育为己任,融众家之长,承传统神韵,创自家风格,多篇书法论文在专业报刊发表,书法作品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赢得欧阳中石、张同印等一批著名书法家的交口称赞。带着对文化艺术的尊重之情,在一个空气清爽的上午,我们专程采访了晏阳初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河北金石协会常务理事───张永辉。少时初闻翰墨香
走进晏阳初旧居,一股浓郁的书墨之香迎面而来:室内四周墙壁上挂满了居室主人收藏的书法作品,幅幅笔力雄健、笔法苍劲朴实,足见主人寄情于书法艺术的执着;而古朴桌案上摆放的文房四宝以及一沓沓的习写作品,也似乎诉说着主人的发愤忘食,乐而忘忧。
定州文化底蕴深厚,子位镇更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969年,张永辉就出生在该镇的东内堡村。张永辉的父亲是一名赤脚医生,与从张家口医学院退休的张崇一先生交情甚好,怕五六岁的张永辉到处乱跑,便每天带着他到张崇一家交流医术。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张崇一先生不仅医术精湛,而且书法造诣颇深。时间一长,张崇一先生身上的儒雅之气便深深感染了张永辉。就这样,张永辉接受了最启蒙的书法学习,也由此打开了他通往书法艺术殿堂的金色大门。艺术殿堂任翱翔
张永辉先后做过饭店、宾馆、冷库等很多生意,但都由于他的“不务正业”,整天陶醉在书法世界里,致使生意日益惨淡。38岁那年,张永辉的生意失败,迎来了他人生中最拮据、最窘迫的日子。即使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他依旧没有放弃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进行深造。
“那是2007年,家里基本没有了任何经济来源,只有妻子每天忙里忙外,当我告诉她我要到学院进修时,她很不理解地大声质问我为什么,我告诉她,我就是为了心中的永恒信念,她被感动了。我冒着大雪四处筹集学费,那时雪水、泪水都粘在了脸上……”张永辉告诉我们,在学习期间,他遇到了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时至今日,他都将欧阳先生的话铭记于心:书法不是‘练’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要在不断研究、探索前人的基础上,独具匠心,形成自己的风格。
与此同时,他还有幸结识了张同印、吴元真等一批书法名家以及篆刻名家郑振国、赵俊奇、王祖祯等,通过长时间对诸多大师作品的不断研习,他的书法艺术和篆刻作品取得了长足进步,质的提升。挥毫探寻中山史
自2003年开始,张永辉重新将历代藏书、碑帖取出,静心学习。他每天四点钟起床,坚持抄写《论语》、《二十四史》、《经史子集》、《四书》等古籍,数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笔耕不辍。
2008年,张永辉从首都师范学院以研究生学历毕业,回到了家乡定州,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迁至晏阳初旧居。承借着世界伟人的遗风,他一面追求书法艺术,一面撰写多篇书法论文。其中,《古意盎然烂漫姿───北庄子汉墓石刻文字研究》、《笔墨老健意态闲───苏东坡中山松醪赋欣赏》、《新发现的唐代柳氏墓志铭研究》等多篇论文在专业报刊发表,书法作品参加《中国美术馆展》、《中韩书法交流展》等国内外大型展览,并被馆藏和书法爱好者收藏。
为弘扬书法艺术,促进我市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2010年,张永辉筹备成立起晏阳初文化交流中心,同年成功举办刘金凯书法展;2011年,组织举办史德生───韩阳书画展;2012年,加入河北省金石学会任常务理事,同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2013年,与众多书法名家共同恢复了定州贡院楹联,并聘请欧阳中石先生撰写了正门对联:为国为民遴萃拔秀、弘文弘德选贤举能。笔端生辉意韵长张永辉,字一弛,号省庐,取自《论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刻苦进取、拼搏努力。
成为陇上书家之后,许多书法爱好者纷纷慕名来到他的画室,近距离感受他隶书作品中的恢宏大气、笔苍墨沉;行书作品中的笔势连绵、流畅潇洒。而每逢朋友到访,他都会亲自下厨做几道好菜。朋友们笑谈:“你不仅书法造诣一流,还是特级烹调师。真可谓是,在烹饪界里书法写得最好,在书法界里做菜做得最棒。”
执着艺术几十年,挥毫逐浪跃九天。继承经典求通变,壮志凌云再登攀。如今,已经功成名就的张永辉并未止步不前,而是把目光放得更长,投得更远。他告诉记者:“为了答谢家乡这块孕育了悠久文化的沃土,感谢家乡人民的关心和支持,我将筹资300多万元,成立占地2000平米、集休闲健身和书法展览为一体的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同时,我已经与景德镇陶瓷厂展开合作,通过开发文化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书法、学习书法,充分领略书法与陶瓷相得益彰、互相融合的艺术之美!”定州市十项十佳百面旗帜评选活动候选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