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文化>>

《定州历史文化通俗读本》摘登之物华天宝(一)

时间:2018-01-22 09:51:37  来源:  作者:

 
    
 
    
 
 
    定州,膏土沃壤,物产丰富,勤劳智慧的定州人民自强不息,“耕而食,桑而衣,伐木艺竹而材,服先畴之礼乐”,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
    农业与水利
    考古发现,在定州市王村、西南合、赵村、北庄子、木佃、刘家庄等古代文化遗址中,出土大量陶制品。其中还发现一陶罐中存有粟,粟虽已碳化,但皮壳却清晰可辨。这是定州先民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农耕生活的证明。《说苑.辨物》中说:“中山,大风飘谷,桑麻遍野,牛马杂牧,农畜并茂”。“中山有好粟”,“中山多美物”。这些记载,反映了定州当时的农业生产情况。
    战国时期,魏攻灭中山,封太子击为中山君,李克任中山相。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粜”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加产量,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粮食,荒年以平价出售,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说明当时的官吏已经有了指导农业生产的一套政策措施。
    三国、两晋时期,战乱多起,灾害频繁,大量土地荒芜,农民流离失所,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北魏时期,当时定州境域内战乱较少,农业生产得到稳定发展。对大量荒芜的土地,北魏统治者推行“均田制”,男十五岁以上受田四十亩,女二十亩,奴婢同样受田。稳定了农业生产关系,解放了劳动生产力,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定州当时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粮食作物主要是谷、粟、稻、黍、粱、秫、大豆、绿豆、麦等,人们已经掌握了耕田耙地、保墒、土壤改良、选种、调茬、轮种、施肥、灌溉、中耕等田间管理技术,农产品种类和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定州成为北魏统治者的重要财源。北魏宣武帝时,定州刺史杨椿,让他的儿子杨昱组织农民引唐河灌田植稻,开始了定州种植水稻的历史。
    北宋名臣薛向,在定州任安抚使期间,了解到唐河经常泛滥成灾,冲毁农田,于是亲自勘察河道和地形,制定规划,委派下属官吏管理督办治水工程。投入人工22684个,修缮旧闸门2个,新建闸门6个,疏浚清淤24个,开垦稻田3100亩,并上奏朝庭允准,设机构和官吏管理此事。清雍正七年(1729年),知州王大年挖浚泉源,疏通河道,灌溉吴家庄稻田1700亩,又新开唐家庄、吴家庄稻田5900多亩。
    清代,定州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产棉区之一。乾隆时直隶总督方观承,命人编制的《棉花图》中说定州植棉农户占总农户的十之八九,种棉之地占耕地总数的十之二三。书中还说,秋季收获棉花时,白花花的棉田一望无边,村内家家户户用苇箔、苇席晒棉,棉絮如白云,如雪堆。随着棉花种植业的不断扩大,定州手工纺织业特别是土布生产得到了一定发展,到1899年,定州土布产量达到94万匹,产值达94万银圆。精湛的冶炼和铸造技术
    1991年,在定州市北庄子村北发掘商代墓群42座,出土了品类繁杂的青铜器制品,礼器有鼎、爵、觚、豆、盘,兵器有刀、矛、戈、镞,工具有斧、凿、弓等。表明当时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已达到比较纯熟的地步,手工艺匠人已开始采用多种工艺铸造各种用途的青铜器。
    在战国中山都城遗址和墓葬发掘中,发现大量品类繁杂的铁器制品。生产工具有镘、锛、铲、锄、镰,兵器有刀、剑、矛、戟,生活用品有炉、釜、镜、尺等,可见当时铁器已普遍使用到农业、手工业、军事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满城中山王刘胜墓出土的精美青铜器,展示了西汉时期中山一带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满城汉墓出土了600余件青铜器,其中的铜错金博山炉、铜长信宫灯、中山府铜钟、蟠龙纹铜壶和鸟篆文铜壶等,都是青铜器珍品。有不少还刻有铭文,如一件铜灯的铭文云:“中山宦者常浴铜锭,重三斤十二两。三十二年。第二十五,卢奴造”。另一件铜盆的铭文云:“常浴,受卢奴。容十五斗五升,重十九斤十二两”。这两件青铜器显而易见是卢奴(今定州市)所造。
    两汉时期,冶铁业空前发展,铁制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都大大增加。满城中山王刘胜墓出土的中山靖王刘胜佩剑和其它兵器如刀、戟、短剑以及错金书刀等,经专家鉴定,是应用表面渗碳和局部淬火新技术铸造的,使刀剑的刃部局部淬火,得到高硬度,而刀背和剑脊仍保持较高的韧性,使之刚柔结合,保持了刀剑等兵器整体所必需的韧性。车锏、锄内范即使用了珠光体基的灰口铁,铁犁铧为灰口铁和麻口铁的混合组织。此外,生产工具如铁铲铁镢,都采用了可锻化热处理。这表明当时劳动人民已在实践中掌握了各种类型铸铁的性能和冶炼、热处理生产工艺,生产出不同类型的铸铁来制作不同要求的产品,冶铁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北魏太和十六年,僧晕为七帝庙建三丈八弥勒大佛像及二菩萨像,大弥勒佛像用铜三十六万六千四百斤,黄金两千多斤;二菩萨象用铜四万六千斤,黄金一千一百斤。如此恢宏高大的佛造像,足以证明当时的铸造工艺已达到了极高的地步。
    在唐代的货币铸造中,全国共有九十九炉铸钱,定州为其中一炉,年铸钱3300缗,役使工匠30人,用铜21200斤,?J(là)3700斤,锡500斤,每缗成本750文。发达的丝织业
    定州桑蚕丝织业早在汉代就有发展,因有绢的生产而出名。北齐时设有定州?r绫局,专管丝织业生产。到唐代,定州“桑麻遍野,户户机杼”。天宝年间产品的产量、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所生产的丝织品尤为著名,朝廷指定为贡品,八种丝织品中绫有六种之多。到天宝末年,每年定州常贡罗绫达1575匹,占全国总数的41.8%(见《新唐书.地理志三》)。丝织品生产不仅是民间最广泛的手工业,而且有了一定规模的作坊。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载:“定州何明远大富,主官中三驿,每于驿边起店停商,专以袭胡为业。资财巨万,家有绫机五百张”。
    北宋时期,定州的丝织业是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巅峰,主要表现在工艺水平的提升和生产专业化趋势,出现了独立于丝共织业的机坊、柜户,还出现了雇佣工徒的机房、染肆等。这个时期,定州以发展细巧的高技术织物―――――定州缂丝闻名于世。宋代庄绰撰《鸡肋编》记载:“定州织刻(缂)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木争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而成之,若不相连,承空视之,若雕铸之象,故名刻丝”。当时的定州缂丝迄今未见,但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都有丝织品包裹。多片的紫绢绣品花叶纷陈,布局紧密,不仅质地优良,且色泽鲜艳,就花纹织纹而言,立体感很强,应属缂丝的早期产品。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