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南地北定州人>>

一世秧歌情,半生奋斗史

时间:2016-02-01 19:13:54  来源:  作者:

 





 
 
     受邀在省电视台演出后合影留念。
 
     在杨家庄乡杨家庄村演出受到欢迎

《三进士》剧照。摄影白永民
 

见习生马萌苏钟毓记者勤英新亮
定州秧歌戏又称定县大秧歌,是主要流行于华北平原中西部一个古老的汉族戏剧曲种,因发源地在定州而得名。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定州,经过岁月沉淀流传至今的秧歌戏已有一大批优秀剧目上演,并于2008年成立了兴定秧歌剧团。这支活跃在中山大地以演绎乡土风情而闻名的文艺团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用一种乡间小调语言改良、丰富了演出的句式和内容,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生动活泼,饶有风趣,带有极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泥土气息,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唱腔、配乐简单的定州秧歌戏,让一代又一代的民间艺人所痴迷,他们甘心放弃眼前的繁华,在清贫中付出,在保护中弘扬,只为挖掘、传承、光大祖国这一传统文化瑰宝。这其中,就有市兴定秧歌剧团创办人―――解计英。机缘巧,痴迷秧歌艺术
说起市兴定秧歌剧团,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剧团创办人―――党支部书记、团长解计英。解计英,1956年出生于西城乡解家庄村,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村里担任生产队长、治保主任、村主任、支部书记等职务,有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涌,已是不惑之年的解计英带着创业的激情和梦想南下“淘金”,做起了纺织配件生意。经过几年的艰苦打拼,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并在重庆成立了定州市顺发纺织器材驻重庆办事处,下设三个门市部,业务范围扩展到四川、山西等地,年收入在十几万元以上。
工作之余,解计英最大的爱好就是听家乡的秧歌戏。从小热爱戏剧的他是听着秧歌戏长大的,当得知定州秧歌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后,解计英兴奋不已,激动万分。他年轻的时候,正是定州秧歌风靡时期,当时人们大都会唱上两句,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流行歌曲一样。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定州秧歌的发展却一点点走下坡路,保护、传承的任务迫在眉睫。为了发扬光大定州秧歌戏这一传统地方戏种,解计英毅然离开重庆,受邀回到家乡传承、发展秧歌戏。
“解老板,放着几十万的生意不做,你傻呀?”生意场上的朋友劝他。“钱是身外之物,咱不能总为了钱活着,要做些对社会有益的事。”解计英语重心长地说。在家庭会议上,他告诉家人,定州秧歌已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放下手头的生意,解计英下半辈子就专门研究定州秧歌了。秧歌情,艰苦创业为传承
2008年初,在外经商的解计英回到家乡定州,抱着创业梦想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初衷,在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开始筹办定州市兴定秧歌剧团。
创业伊始,解计英把原定州秧歌剧团的顶梁柱相巧英、黄翠等人请出山做领军人物,缺少演员,就到市区周边的村子、镇子,远到曲阳县等周边县市求贤。解计英不辞辛劳,四处“招兵买马”,游说秧歌爱好者参加兴定秧歌剧团,不到一个月时间,队伍便扩大到30余人。2008年4月26日,解计英终于迎来了终生难忘的时刻,在喜庆的锣鼓声中,定州市兴定秧歌剧团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之初缺少资金,解计英牺牲小我保全大家,拿出自己早年经商所得的积蓄作为启动资金,为新建的剧团添置了必需的设备。没有经验,他就聘请原定县秧歌剧团团长作顾问,指导节目排练,并虚心学习管理经验。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秧歌剧团初具规模。
万事开头难。团建起来了,他又开始四处奔波跑台口,联系演出订单。创业之初的苦和累是不言而喻的,为不影响业务拓展,因长期奔波累病了的解计英晚上输液,白天跑单。功夫不负有心人。剧团成立不久,兴定秧歌剧团在北门街首场演出成功,在当地引起了轰动。观众们纷纷说:“唱的是咱自己的家乡戏,演的是咱自己身边的人,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太过瘾了!”观众的赞许和认可无疑是对解计英最大的鼓励,解计英对兴定秧歌剧团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自从兴定秧歌剧团首演获得圆满成功后,解计英开始在市区周边村子、镇子跑戏场,希望多得一些演出的机会,努力改善剧团困状和演员们的收入。成立之始,剧团设施并不完善,没有钱找工人,台前台后,演员们又充当工人的角色,搬运装服装道具的大木箱、音响设备等,都浸透着演员们的汗水,无论春夏秋冬,大家无怨无悔。2013年的一天,剧团去东坂村演出,刚刚演出完,大雨骤至,演员们顾不上休息,徒手将大风吹倒的幕布拉拽起来,雨水把演员的衣服都浇透了,但无一人有怨言。大家齐心协力冒着大雨抢运设备的场景,至今令解计英感动不已。
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壮大,剧团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演出场次也越来越多,先后在我市以及周边的新乐、无极、正定、曲阳、阜平、唐县、顺平、满城、望都等十几个县市演出1000余场,每场戏的演出费用从原来500、600元涨到现在的每场2000元,平均下来每个人的工资也由原来的每天30块钱涨到100元,大家也告别了原来吃馒头咸菜的艰苦生活,现在可以吃到四菜一汤。演员们说,这一切的功劳都与解计英团长的英明决策和组织协作能力是分不开的。肯登攀,志在高巅谱新篇
经过8年的艰辛努力和磨练,如今的兴定秧歌剧团在解计英的领导下得到了空前发展:在演职人员演艺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他们自编自演的一些紧跟时代变迁、反映时代风貌的新秧歌剧目、音像资料极大丰富了演出内容,为定州秧歌的传承、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他们排演的大型古装剧《秧歌情》荣获保定市“五个一”工程奖,多次在定州电视台播放;2011年河北电视台在文博园录制了他们排演的《秧歌情》全剧;2012年3月他们排演的现代戏《双插门》荣获河北省第十届“燕赵群星奖”,河北电视台、保定电视台、定州电视台经常特邀录音录像播放;2013年,受中央电视台邀请录制了定州秧歌的传统剧目《杨二舍化缘》选段,把地方戏搬上了央视大舞台……
从柔弱到壮大,从低谷到高潮,从跑台口到接邀约订单,兴定秧歌剧团迈入一个利好发展的新时期。截至目前,先后投资150万多元建起了现在的团址,购置演员专用客车2辆,拉衣箱、道具运输车1辆,防水、防火航空衣箱、现代音响设备以及LED灯、布景、字幕、服装等。从一穷二白的演出小队到现在各种服装道具、灯光音响基本设施齐全的正规化演出团体,前进的每一步,无不凝结着解计英创业、奋斗的心血。如今,他们每年演出均在200场以上,每场演出观众500人左右,高峰人数达千人,年收入40多万元,较好的传承和弘扬了定州秧歌,活跃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为定州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抬望眼,挂云帆济沧海
说到下一步,解计英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目前的基础上,准备再投资100多万元新选团址建设新剧团,建设一座有规模、有时代感的大剧院,让定州秧歌传播有基地,让群众学秧歌有地点,看秧歌有剧院,让广大群众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定州秧歌带来的欢乐,真正感受到看秧歌戏是一种文化享受。
解计英在接受采访时说,为进一步挖掘秧歌艺术,传承秧歌文化,将组织全团演职人员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带着任务演出,带着任务挖掘,做到演出到哪里就调查挖掘哪里,通过座谈、访问等形式,尽可能把秧歌艺术挖掘整理好。另外,千方百计把现时健在的秧歌老艺人组织起来,人人回忆秧歌史,能写就写,不能写就说,团里派员记录整理。通过这些老艺人们回忆进行挖掘、整理,进一步总结定州秧歌的发展脉络和经验,鼓舞演员、学员们的思想斗志,让他们更好地学秧歌、唱秧歌、演秧歌,自觉地将定州秧歌传承、弘扬下去。
同时,下大力办好秧歌艺校,培育秧歌新人。现在剧团有伙房、宿舍、排练厅,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广招学员,除给生活费外,对学习好、进步快的还大力奖励,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还计划与保定戏校挂钩,聘请专家教授定期来团授课,提高演员的技艺,使定州秧歌戏这门传统艺术变得更加完美,更加与时俱进。系民生,热心公益彰大爱
在为剧团发展忙前忙后的同时,作为市七届政协委员,解计英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他时刻牢记,政协委员是地位、是荣誉,更是责任。他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履行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倾听群众呼声,认真撰写政协提案,积极参政议政,为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建言献策,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为让“文化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解计英不遗余力,积极开展义务下乡演出,为广大群众献上精彩的秧歌戏,让他们享受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魅力。截止目前,剧团先后义务演出二十八场次,大大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除了情系民生,解计英还热衷于各种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一己之力。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每有重大灾情,捐款现场都少不了他的身影。解计英说:“我岁数大了,虽然不能为国家、为社会做什么大的贡献,现在只是想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影响身边更多的人,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献一份爱心、出一份力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努力。同时,为了让定州秧歌真正走进百姓生活,今后,我还要和剧团的演职人员一起为老百姓创作出更多接地气、喜闻乐见的秧歌戏!”
春华秋实,硕果飘香。因贡献突出,解计英多次被市委宣传部评为“群众文化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被保定市委、市政府授予“十佳先进民营文化企业”,2013年被定州市评为“十项十佳文化建设领军人物”,并光荣当选为市七届政协委员。他的兴定秧歌剧团也被评为“河北省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文化建设院团”。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