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市教育局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

时间:2020-11-20 10:04:02  来源:  作者:

       本报讯(记者庞佳艺)市教育局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落实劳动课程要求。根据各学段特点,在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不断优化中小学课程设置。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中小学生课外校外劳动时间,小学一、二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3小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劳动教育课程,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
       完善校内劳动教育。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结合学校实际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通过为班级划分责任区、为学生安排值日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卫生大扫除、劳动值日(周)、学校服务岗位实践等校内劳动和公益劳动。每年五月设为全市“劳动教育宣传月”。各学校可以集体劳动为主,设立“校园劳动节”。
       组织校外劳动实践。各学校要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学校要与校外单位建立长期、紧密的联系,建立互助协作型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利用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时间或周末、假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体验多种形式的生产劳动。小学阶段的校外劳动实践主要安排在学校所在社区、附近的公园、适合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场所进行;中学阶段可组织学生到大型工农业或手工业基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特色产业园区等进行观摩体验;城镇学校可组织学生担任城市志愿者,农村学校可将劳动周安排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参与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
       引导参与家务劳动。学校要加大家庭教育指导力度,引导家长教育并指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自我生活服务。学校每周要安排一定的劳动家庭作业或志愿服务活动,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教师要加强跟踪指导,学校或班级要积极开展劳动技能展示、劳动成果比拼及最美劳动小能手评选等活动,提供展示机会,增强劳动积极性和收获感。
       巩固劳动教育成果。将劳动实践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小学1年级、2年级学生每学年至少掌握1门初级劳动技能、完成1件劳动技术作品,并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集体劳动;小学3至6年级学生每学年完成1份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至少2件劳动技术作品、完成1次社会服务或1种职业体验活动,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初中学生每学年完成1到2份较完整的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自主或合作均可)、至少2件劳动技术作品、完成至少2次社会服务或2种职业体验活动,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高中学生每学年自主或合作完成1份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且每学年参加至少1次志愿服务,并有完整的活动成果报告(或记录)。开展中小学生劳动竞赛“双百”评选活动,全市每年评选出“百名劳动小标兵”、“百名小巧匠”,为学生树立榜样。
       建立劳动素养评价机制。市教育局将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同时作为德育先进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各学校要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并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