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下的洱海,水光万顷,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李跃兰的海之悦客栈,未来一个月预约“客满”。
门口的洱海生态廊道,是客栈的金字招牌。鲜为人知的是,眼前的廊道,2019年前还是李跃兰的老房子。李跃兰介绍,拆迁前,还没等自己提条件,老父亲就说,既然保护洱海需要,那就拆。
从建设环湖截污管网,到生态搬迁、禁用化肥,过去十年,古生村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围绕保护洱海在不断转变。环湖15米生态搬迁,人退湖进,为洱海构筑起一道绿色屏障;启动“大祥巍”一体化建设,大理努力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转变……如今,洱海水质下滑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部最近两年公布的洱海水质评价结果连续为优。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持续推进九大高原湖泊治理,以湖泊水质改善倒逼流域转型发展。在古生村科技小院,来自全国的科研人员齐聚洱海,破解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农民持续增收的难题。“以前种田只算赚了多少钱,现在大多数群众都选择生态优先。”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局副局长熊仲华说,更深刻的变革是群众理念的转变。
借助绿色低碳的东风,近年来云南着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水电、光伏、绿色铝硅产业从弱到强,已成为云南省支柱产业。
湖中水澈如玉,岸上游人如织,云岭大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正在持续书写。
人民日报记者杨文明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