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定州市大鹿庄乡寺市邑村的文化广场,正赶上一场热闹的秧歌演出,台上节目精彩纷呈,台下老人喜笑颜开。
近年来,大鹿庄乡坚持以民生实事为抓手,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凝聚多方力量资源,打造“福‘鹿’相守”志愿服务品牌,把多元化、精准化的暖心志愿服务送到“家门口”,让“老有颐养,幼有善育”落到实处。
秧歌唱起来,老人乐开怀
作为一项传统民间艺术,定州秧歌已经流传了千余年,还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寺市邑村的村民曾受到定州秧歌艺术家宋文川的传承传授,对秧歌戏这种戏文直白、生活气息浓厚的表演非常喜爱。
“没事就爱听点戏,村里每次有排练演出我都来,演得不赖。”台下的鲍国成老人看得津津有味,不时鼓掌喝彩。
《扫雪》《出庆阳》《接婆婆》等节目一一上演,演员们用铿锵有力的唱腔、专业精彩的表演、精心编创的节目,为乡亲们送上了高质量、接地气、喜闻乐见的文艺大餐。
“我们有自己的秧歌剧团,逢年过节都会给村里免费演出,让父老乡亲们乐呵乐呵,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寺市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会民告诉记者,去年村里还为剧团购置了一批服装道具,就为了让大家看到更好的演出效果。
为丰富辖区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大鹿庄乡依托互助幸福院,为辖区老年群体提供休闲娱乐健身场所;联合乡派出所开展养生、反诈、电子设备使用指导等宣传培训活动;依托“结对子做善事”活动,定期入户走访……丰富多彩的活动,点亮了老人的晚年生活。
与此同时,该乡还依托农家书屋、妇女儿童之家等基层阵地,定期开展作业辅导、亲子阅读、手工制作等课外活动,解决部分家庭日间照护问题,为未成年人提供学习娱乐场所。
修墙、搭棚、庭院硬化,为安全加码
“下雨墙塌了,多亏了大家伙儿,帮我又给垒起来了。”看着结实美观的院墙,68岁的独居老人陈占生显得有点激动。
陈占生是东北齐村的五保户,沿街居住,今年夏季多次降雨导致院墙倒塌,这让无力修缮的他犯了愁。
得知这一情况后,东北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庆山马上组织多名志愿者着手解决,帮老人修建院墙。忙活了一天,一堵结实的全新围墙展现在眼前,不仅解决了陈占生的难题,也排除了行人的安全隐患。
为大力改善困难群众庭院环境,入汛以来,大鹿庄乡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工作原则,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对19个村的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五保户进行全覆盖走访摸排,为安全加码。
排查中,工作人员不顾雨势,分片分组对特殊群体的房屋安全情况进行实地走访,查看是否存在屋顶漏雨、墙体开裂、线路老化等情况。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就地取材、因户施策,发动志愿者出工出力,修缮房屋、搭建棚子、硬化庭院,问题严重的,第一时间动员住户进行搬离。
聚合资源构建“一老一小”服务圈
临近中午,大鹿庄村互助幸福院里飘出阵阵饭菜香,结伴而来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聊着家长里短,等待着开餐,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大鹿庄乡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参与、资源整合”,统筹聚合政府、社会、志愿者等各方力量,积极构建“一老一小”服务圈。
依托互助幸福院建设“孝老食堂”,按照“个人出一点、企业捐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筹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保证食堂正常运转,满足困难老年群体的基本就餐需求。
成立19支志愿服务队,统筹乡、村两级民生保障方面的干部和技术人才,将其纳入志愿服务组织,壮大志愿服务队伍、丰富关爱帮扶内容。联合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医疗机构,对60岁以上老人定期进行免费健康检测,对出行不便的老人上门问诊。发动辖区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以慈善捐助的方式支持“一老一小”关心关爱活动。联合商超、餐饮、医药等个体工商户,采取打折、满赠、指定惠老商品区等形式,开展爱心个体创建活动,累计惠及老年群体9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