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统计站站长陈林露: 真心真情扶真贫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我才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也多亏了陈站长,帮我们跑东跑西,让我们老两口住上了新房子……”9月6日,69岁的西城区王会同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乱哲,一大早就在自家刚装修好的新房里忙活起来。
谈起这一年的变化,王乱哲的老伴儿秦贵兰高兴得合不拢嘴。“以前,我们住着三间泥瓦屋,四面墙的泥皮都掉了一多半,墙面上坑坑洼洼,屋顶也透风露光,一到下雨天,屋里到处漏水。”秦贵兰说,“自从陈站长和我们结成帮扶对子后,处处帮我们解难题。这不,因为有了贫困户危房改造政策,我们才住上这40平方米的板房,圆了多年的新居梦。”
王乱哲夫妇口中的“陈站长”,正是西城区统计站站长陈林露。今年4月,脱贫攻坚结对帮扶进行调整,陈林露主动请缨,要求到困难最多、任务最重的村子。她被派往王会同村,分包张春喜、王乱哲两户贫困户。
“脱贫攻坚从哪儿入手?如何帮扶?刚去的时候,我也为这些问题犯过愁。”办法总比困难多,陈林露暗下决心:“既然来了,就要用心、用情、用力为贫困户多办几件好事、实事,让他们的生活变个样。”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政策性极强,再加上时间紧、任务重,想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就要吃透政策。陈林露开始系统学习中央、省及我市相关扶贫政策文件,反复研究,认真揣摩,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还去找民政部门干部请教。她说:“只有把政策学精、学深、学透,落实起来才不会走样儿。”
在入户走访之前,陈林露先向村“两委”干部初步了解了全村基本概况和分包贫困户的情况。随后,她先后深入到2户贫困户家中,和他们拉家常、交朋友,认真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详细记录、分析他们遇到的困难和致贫的具体原因。
贫困户张春喜今年86岁,老伴已经去世,由62岁的儿子张新科照顾生活。张春喜胯骨摔伤后,身体十分虚弱,行动不便,丧失了劳动能力,出行要靠轮椅,属于典型的因病致贫家庭。陈林露详细了解这个两口之家的经济来源,是否办理了低保,就诊就医报销比例是多少,两个人养老保险如何缴纳等等。
“平时这日子还能应付,只是一生病住院,家里就捉襟见肘了……”张春喜的话深深地触动了陈林露的心,要带领贫困群众实现脱贫摘帽,就要从切实解决他们的急需做起。
摸清了张春喜的贫困底码后,陈林露开始想办法帮他家增加收入。考虑到张春喜需要人照料的实际,只能帮张新科找份既能照顾老人,又能在家门口就业的工作。此时,恰逢王会同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招聘保洁人员,负责本村的垃圾清运和清扫。陈林露立即找到相关公司的负责人,向他们反映张春喜家的困难,恳请他们予以“特别”照顾。在陈林露的不懈努力下,8月15日,张新科正式上岗,每月工资收入800元,公司还配备了一辆崭新的电动车,既能清理垃圾,又能作为出行工具。
“在家门口上班,既能挣钱,又能照顾老父亲,真是太感谢陈站长了。”张新科说,自4月以来,陈林露来到村里后,每月至少入户四次,每周都要通过电话询他们的近况,和他聊收入、唠家常,全心全意地帮助他们解难题。
“王乱哲家的住房属C级危房,他患有心脏病,妻子秦贵兰视力一级残疾,均无劳动能力……”在陈林露的帮扶记录本上,详细而工整地记录着贫困户的信息、入户记录等,她把扶贫帮贫的真心、真情融入到工作的每个细节中。
这一点,王会同村支部书记王明辉深有体会。他说:“贫困户每家几口人、收入多少、有啥病、致贫原因等,陈林露不仅有一本明细账,还都牢牢地记在心里。她工作认真,为人朴实,许多时候,连口水都不喝,真是一名党的好干部。”
“作为一名普通干部,在扶贫攻坚中,我只能做点实实在在的事。”陈林露说,“干好扶贫工作其实也没什么高招,只要你把贫困户当成自己的亲人,他们就会把你当成家人,工作起来就得心应手!”记者张晓红
谈起这一年的变化,王乱哲的老伴儿秦贵兰高兴得合不拢嘴。“以前,我们住着三间泥瓦屋,四面墙的泥皮都掉了一多半,墙面上坑坑洼洼,屋顶也透风露光,一到下雨天,屋里到处漏水。”秦贵兰说,“自从陈站长和我们结成帮扶对子后,处处帮我们解难题。这不,因为有了贫困户危房改造政策,我们才住上这40平方米的板房,圆了多年的新居梦。”
王乱哲夫妇口中的“陈站长”,正是西城区统计站站长陈林露。今年4月,脱贫攻坚结对帮扶进行调整,陈林露主动请缨,要求到困难最多、任务最重的村子。她被派往王会同村,分包张春喜、王乱哲两户贫困户。
“脱贫攻坚从哪儿入手?如何帮扶?刚去的时候,我也为这些问题犯过愁。”办法总比困难多,陈林露暗下决心:“既然来了,就要用心、用情、用力为贫困户多办几件好事、实事,让他们的生活变个样。”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政策性极强,再加上时间紧、任务重,想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就要吃透政策。陈林露开始系统学习中央、省及我市相关扶贫政策文件,反复研究,认真揣摩,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还去找民政部门干部请教。她说:“只有把政策学精、学深、学透,落实起来才不会走样儿。”
在入户走访之前,陈林露先向村“两委”干部初步了解了全村基本概况和分包贫困户的情况。随后,她先后深入到2户贫困户家中,和他们拉家常、交朋友,认真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详细记录、分析他们遇到的困难和致贫的具体原因。
贫困户张春喜今年86岁,老伴已经去世,由62岁的儿子张新科照顾生活。张春喜胯骨摔伤后,身体十分虚弱,行动不便,丧失了劳动能力,出行要靠轮椅,属于典型的因病致贫家庭。陈林露详细了解这个两口之家的经济来源,是否办理了低保,就诊就医报销比例是多少,两个人养老保险如何缴纳等等。
“平时这日子还能应付,只是一生病住院,家里就捉襟见肘了……”张春喜的话深深地触动了陈林露的心,要带领贫困群众实现脱贫摘帽,就要从切实解决他们的急需做起。
摸清了张春喜的贫困底码后,陈林露开始想办法帮他家增加收入。考虑到张春喜需要人照料的实际,只能帮张新科找份既能照顾老人,又能在家门口就业的工作。此时,恰逢王会同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招聘保洁人员,负责本村的垃圾清运和清扫。陈林露立即找到相关公司的负责人,向他们反映张春喜家的困难,恳请他们予以“特别”照顾。在陈林露的不懈努力下,8月15日,张新科正式上岗,每月工资收入800元,公司还配备了一辆崭新的电动车,既能清理垃圾,又能作为出行工具。
“在家门口上班,既能挣钱,又能照顾老父亲,真是太感谢陈站长了。”张新科说,自4月以来,陈林露来到村里后,每月至少入户四次,每周都要通过电话询他们的近况,和他聊收入、唠家常,全心全意地帮助他们解难题。
“王乱哲家的住房属C级危房,他患有心脏病,妻子秦贵兰视力一级残疾,均无劳动能力……”在陈林露的帮扶记录本上,详细而工整地记录着贫困户的信息、入户记录等,她把扶贫帮贫的真心、真情融入到工作的每个细节中。
这一点,王会同村支部书记王明辉深有体会。他说:“贫困户每家几口人、收入多少、有啥病、致贫原因等,陈林露不仅有一本明细账,还都牢牢地记在心里。她工作认真,为人朴实,许多时候,连口水都不喝,真是一名党的好干部。”
“作为一名普通干部,在扶贫攻坚中,我只能做点实实在在的事。”陈林露说,“干好扶贫工作其实也没什么高招,只要你把贫困户当成自己的亲人,他们就会把你当成家人,工作起来就得心应手!”记者张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