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小麦喜获丰收,村民满脸笑容。记者白永民摄
麦收时节,麦浪滚滚,机声隆隆。在东留春乡北邵村,3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驰骋,颗颗饱满的黑小麦麦粒从收割机仓门倾泄而下。
“今年亩产能到750多斤,相比去年多了150多斤,按每亩地返利800元,我入股的5亩地能收入4000元,土地不用管就能挣钱。”村民吴明丰看着自家正在收割的黑小麦,脸上挂满了笑意。
和吴明丰一样,北邵村的村民都种植了黑小麦。“按照今年市场行情,普通小麦亩产1000斤左右,每斤1.2元左右,黑小麦亩产750斤左右,每斤5元估算,每亩黑小麦比普通小麦要增收2550元。”村民高立民捧着颗粒饱满的黑小麦算了一笔经济帐。
北邵村是我省2016年扶持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通过集体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形式,整合村集体资产和资源,吸引村民以土地、资金入股,实现集体、农户双增收。
“2016年11月,北邵村集体股份合作社正式成立。”村党支部书记兼合作社负责人吴开勋说,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村民不仅可以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股入社,也可以按每人每亩地800元入股成为“股民”,“股民”将享有稳定的股权分红。今年年初合作社盈利150多万元,第一时间给入股村民分了红。
种植黑小麦让农民尝到了甜头,但吴开勋心里隐约有丝不安:“卖原粮虽然赚钱,但粮价受市场波动大,附加值低,赶上年头不好,农民则有‘丰产不丰收’的风险。近年来,我们深入挖掘黑小麦价值,注重拉长黑小麦生产链,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
合作社不仅成立了邵麦香面业,注册“邵麦香”商标,还积极引进了国内先进磨面设备及挂面流水合作台,建成了石磨面粉加工厂和挂面生产烘干一条龙综合加工厂,采用先进石磨工艺,低速研磨,低温加工,研发制作了黑小麦石磨面粉、挂面、黑小麦仁儿、黑小麦酒等系列产品。现在产品已进入北京、上海、广州、石家庄等大城市连锁超市销售。近期,还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机遇,主动与雄安新区企业对接,签订了3000万元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成立合作社的目的,就是为了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让大伙儿的生活过得更幸福。”谈起今后的发展,吴开勋表示,将进一步扩大黑小麦种植面积,通过深加工,生产黑小麦面包、功能酒等一系列衍生产品,壮大合作社集体经济,真正实现富民强村。记者马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