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州经济>>

“我希望别人过得比我好”

时间:2013-01-17 10:03:39  来源:  作者:

 

图为麻玉超看望生活困难的老人。□通讯员高欣宝文/图
在息冢镇东王郝村有一位名叫麻玉超的退伍军人,他回乡后自主创业,致富不忘父老乡亲,致力于扶危济困,不图回报。村民提起“小麻”,无不由衷称赞:“小麻是个大好人,人能干又实在,还乐于助人,和大家的关系都处得挺好”,村民们用质朴的话语表达对“小麻”的喜爱。麻玉超不善言辞,但他真诚、善良,只要认准了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去做。几年来,他用一己之力无私地帮助身处困境的人们。军旅生涯坚定理想信念
1999年,麻玉超远赴湖北十堰市某部服役。他所在的部队前身是开国元勋贺龙所建,助人为乐,济贫扶弱,是所在连队的光荣传统。新兵期间,他同战友们一起,在省下零花钱的同时,拣拾饮料瓶、易拉罐等能“变钱”的垃圾,等攒到一定数量后变卖,资助驻地一名贫困小学生。三年中,他们一共资助3000多元,直到小男孩儿小学毕业。麻玉超说,“当兵之后,救助弱势群体的信念在我的心里面越来越强烈,无论我以后发展如何,不管挣钱多少,我一定要关注比我更贫困的群众,实现一名军人的人生价值。”
当兵七年中,麻玉超一有空闲就到十堰市房县敬老院,与那里的老人们一起说笑聊天,并给老人们带去喜欢吃的水果和点心。其中,有一位老红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他81岁,是孤寡老人,性格孤僻。每每“小麻”到来,这位老人都显得特别高兴。在麻玉超看来,老红军是国家的功臣,作为年轻人应该让他们安度晚年。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大,耳朵听力出现了问题,麻玉超省吃俭用,把自己的津贴节省下来,攒了3个月花1000多块钱为老人买了助听器。扶危济困的好青年
2006年,麻玉超退伍回到家的时候,村里60多岁的卜增堂老人,做农活时不小心从农用三轮车上摔了下来,腰部严重受损。老人家里生活困难,没钱看病,只能躺在家里硬撑着。麻玉超知道后,二话不说,从自己的复员费中拿出3000元,捐助给卜增堂看病。由于摔了腰,卜增堂睡硬板床受不了,麻玉超又给他购买了席梦思软床,感动的卜增堂泪水涟涟,哽咽中只叫了一声“小麻”,就再也说不出话来。谈起这件事,麻玉超说,我与卜增堂老辈子无亲无故,但我们是一个村的,我最看不了别人受苦。
从那时起,村里的孤寡老人、困难户成了麻玉超最放不下的牵挂,一间间草坯房、旧瓦房成了麻玉超跑动最勤快的地方。谁家生活上遇到困难,麻玉超用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接济他们,有空的时候就主动上门与孤寡老人拉拉家常,逢年过节就带上米面粮油到困难家庭看望。麻玉超动情地说:“我希望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大家快乐,我就快乐。”别看麻玉超对别人这么大方,对自己却很吝啬。他自己买衣服从来不买贵的,因为他觉得花几百上千元买件衣服也只是自己一个人穿,如果把这些钱用来救济困难的乡亲,就能解决他们的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生活过的好一些。
村民陆平国老伴儿患有疾病,日子过得十分拮据。冬天里老两口就靠一个小炉子取暖,麻玉超在看望老人时,见到老人冻得瑟瑟发抖,他鼻子一酸,心想再也不能让老人受这个罪。麻玉超立即行动起来,给老人安装了锅炉,并安装上了热水器,陆平国老两口从此用上了暖气和热水,生活条件大大改善。陆平国激动地说:“玉超这个孩子热心肠,不嫌俺们脏和穷,看着俺们日子不好过,经常给俺们买点米面的拿过来,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2012年春天与朋友聚会时,麻玉超提议以“一个老兵”的名义,资助定州中学4名贫困学生每人每月300元生活费。麻玉超说,300元基本能够一名学生一个月的伙食费,学生们吃得饱穿得暖是我最大的心愿。那天晚上,麻玉超睡觉时都面带笑容。
麻玉超退役回到家乡后,利用在部队学到的特长,成立了定州市中逸科技有限公司,代理家用电脑、冰箱、洗衣机等家电。靠着薄利多销、诚信经营的理念,公司业绩蒸蒸日上。致富不忘父老乡亲,经济上的宽裕,使麻玉超有了能力去做更多的好事、善事。去年的六一儿童节,麻玉超向村小学捐赠了价值25000余元的学习用品。
“我曾是一名军人”是麻玉超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当兵的经历赋予他顽强拼搏的精神,更让他扶贫助困的理想信念转化为现实。在他看来,“军人”两个字就意味着帮助别人摆脱困境,救人于危难之中,这两个字已经深深融入了他的血肉。“我希望别人过得比我好”,麻玉超的想法非常简单,不图名、不为利,只为看到困难群众脸上的笑容。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